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第1页)

据老俞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猫三狗四,日后皆成为人中龙虎。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大灾,水旱蝗灾祸不单行,活人一个个倒下变成死人,速度快得不及掩埋,当然就爆发传染病。老朱家虽然在朱重八小时候夜夜&ldo;冒光&rdo;,此时却无任何&ldo;异兆&rdo;,与常人凡家无异。几天内,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幼弟均病死,贫不能殓,只得用糙席一裹随便挖坑埋掉。又过几天,朱元璋二哥朱重六也染病而亡。

无奈之下,年仅十七岁的小朱只得就近入皇觉寺为僧。他并非信佛,只图有口饭吃。仅仅一月刚过,庙里粮食被僧人食尽。树倒猢狲散,小朱重八只得身着僧服,步行西至合肥,在光州、固州、汝州等处辗转流浪,化斋乞食。

三年下来,天天辛勤奔走,只为饱腹活命,朱元璋熬过人生一大劫难,终得不死。

大饥荒之际,淮西地区动乱的种子已经遍布。当地最活跃的&ldo;革命家&rdo;,当属游方僧出身的彭莹玉,人称&ldo;彭和尚&rdo;。此人到处散播&ldo;弥勒教&rdo;,以烧香拜佛为名,奉&ldo;弥勒佛&rdo;和&ldo;明王&rdo;为大神,称为&ldo;明教&rdo;。彭和尚属&ldo;明教&rdo;南宗一系。北宗一系是家在河北栾城的韩山童。韩家几代人皆为白莲教教主,世为土豪,一直想趁天下大乱时机成王成帝,便也称&ldo;明王&rdo;要出世,暗中加紧准备。

明教,其实最早叫&ldo;摩尼教&rdo;,乃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一种糅合佛教、祆教、基督教为一体的混合宗教,武则天时代传至中国,一度在汉人与回鹘地区大盛,信众人数颇多。唐武宗时期毁佛,顺便也把&ldo;明教&rdo;禁了。转入地下后,本来就是大杂烩的&ldo;明教&rdo;很能适应地方生活,道教及民间y祀诸神和原始传说日益添入其中,最终形成了类似会道门的邪教组织。北宋时期,明教一度大盛,特别是江南地区,明教斋堂比比皆是,其中供奉摩尼和耶稣(夷教)的画像。由于明教人戒吃辱葱,以菜为食,又供&ldo;魔鬼像&rdo;(当地当时的百姓见画像中人皆黄毛绿睛,以为是鬼),不在教的人就称明教为&ldo;吃菜事魔&rdo;。

但凡邪教发展到一定地步,都会和政府叫板。日后,明教与白莲教合流,在缺少经济联系的广大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发展,多次起事,也多次被镇压。元顺帝时,天灾频频,人心思乱,正是邪教流出手之机,于是信徒们纷纷暗中串连,号称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蠢蠢欲动。1337年,陈州人胡闰儿(棒胡)起事,就是&ldo;明教&rdo;规模很大的一次暴动。1338年,彭和尚的弟子周子旺在惠州起事,自称&ldo;周王&rdo;,率众五千人造反,但很快被元朝平灭。彭和尚由于擅用符水&ldo;治病&rdo;,为当地民众掩蔽逃走,跑到淮西潜伏起来。

元末大乱,除了各种政治、经济原因以外(可以参见拙作《帝国如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导火索是黄河水灾。时任元朝宰相的脱脱知难而进,非要起国内几十万人工治理黄河。他在至正十一年初夏发调民工,开河二百八十里,以贾鲁主持河政,勒黄河入故道。此举此行,&ldo;利在千秋&rdo;,患在元朝。

一直寻摸起事机会的韩山童得到消息后,暗中凿刻了个一只眼睛的石头巨人,派人埋于黄陵岗开河必经之地,并派遣徒众四处散布谶谣:&ldo;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rdo;于是,韩山童以及得力助手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四处活动,大肆宣传&ldo;明王&rdo;出世的消息,开始打起复兴宋朝的旗号。

结果,石人挖出,数万黄河挑夫、兵士亲眼所见,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本来就遭受元朝重重压迫的汉人百姓,均闻言思乱。

于是,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刘福通自称宋将刘光世后人,大家齐推韩山童为&ldo;明王&rdo;,聚众起事。不料,人多嘴杂,消息泄露。元朝地方政府派出几百人,在&ldo;开幕式&rdo;上把韩山童逮个正着,押住这个造反头子立马送县府开斩。刘福通、韩山童之妻杨氏与其子韩林儿好不容易才得脱。

依理讲,擒贼先擒王,韩山童都被杀掉,大事应该不成才对。但刘福通有勇有谋,振臂一呼,旬日之间,得河工数万人为兵。这些人均头缠红巾,一哄而起,杀掉元朝监工,四处攻掠。由于红巾军很快攻下朱皋这个大粮仓(今河南固始),开仓放米,马上吸引饥民十余万来入军。这样一来,江南大震,义军四起。

彭和尚闻讯,当然不会闲着,推徐寿辉为主,拉起队伍,攻克沔阳、武昌、江陵、江西等多处府郡。

几个月时间内,数支&ldo;红军&rdo;几乎占领了西至汉水、东至淮水之间的所有土地,成为元朝的&ldo;国中之国&rdo;。

元末士人叶子奇在其笔记《糙木子》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元末社会的图景:

&ldo;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分,补得职近曰好窠窟,(官吏们)漫不知忠君爱民之为何事也。&rdo;

当然,这种景象并非元末才有,实际上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元代,只不过&ldo;发展&rdo;到末期,&ldo;名目&rdo;得到更细的划分。

政治上自不必讲,元朝&ldo;四种人&rdo;的划分,是毫无遮掩的民族压迫。经济方面,蒙元的破坏可谓&ldo;罄竹难书&rdo;。北方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最为悲惨,几个世纪以来,契丹、女真、蒙古,一次又一次浩劫,人口锐减不说,大部分良田变成荒地,昔日衣冠之邦,长久沦为豺狼异域。蒙古人成为中原大地的主人以后,不仅&ldo;继承&rdo;了宋、金留下来的大片&ldo;官田&rdo;和&ldo;公田&rdo;,把战争中死亡人户的有主土地划为&ldo;官田&rdo;,还强行侵夺当地汉人正在耕种的良田,没为&ldo;公田&rdo;。然后,慷慨至极的蒙古大汗和皇帝们很快把这些田地分赐给宗王、贵族以及寺庙。

这些奴隶主领主,各拥赐地,俨然是独立王国的土皇帝,大的&ldo;分地&rdo;(蒙古贵族在&ldo;赐田&rdo;以外还有&ldo;分地管辖权&rdo;),可广达方圆三千里,户数可达二十万之多。由于&ldo;分地&rdo;有免役特权,寺庙又免纳租赋,最后一切沉重的负担,均转嫁到所谓的自由民身上。特别在初期,蒙元贵族不喜欢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上万顷的土地被故意抛荒,使之成为他们思慕梦想中故乡的&ldo;糙原&rdo;,以供放牧之用。而在其间,供他们残酷役使的&ldo;驱丁&rdo;,则完全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隶。

在中国南方,除大量人口被掳掠卖到北方做奴隶以外,当地汉族人民要忍受与蒙元上层相勾结的汉族&ldo;功臣&rdo;或投附地主的压迫。这些人并不因为自己一直身处南方而在剥削方面稍显温情,他们甚至仿效北方那种压榨&ldo;驱丁&rdo;的方式盘剥佃户。

为人处世哲学  人性的弱点大全集  经营管理方略  爱玛  傲慢与偏见  人性的优点  历史的人性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卡耐基口才学  易中天中华史08:汉武的帝国  人性的光辉:林肯传  隐蔽的历史  理智与情感  卡耐基其人  诺桑觉寺  诡纵之逝  曼斯菲尔德庄园  人性的弱点  发掘你不曾利用的潜能:淡定  形象设计艺术  

热门小说推荐
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

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

早年丧父,幼年丧母的艾尔德兰只有父亲早年留下的一个人偶为伴。但是在一次意外中人偶受到了严重的外伤,出于无奈的情况下艾尔德兰只好冒险一搏Tags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九分糖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txt全集下载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无弹窗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最新章节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txt全文下载艾尔德兰伯爵与他的人偶全文阅读...

九品相婿

九品相婿

娶了一个漂亮老婆,她以为我很穷,被她看不起,她却不知道我其实很有钱...

快穿之主神大人离我远点

快穿之主神大人离我远点

沈浅墨被拯救炮灰系统绑定,说是拯救炮灰,而她每个位面都能遇见这位主神大人,任务说变就变攻略主神大人。陛下呵,这个女人肯定是故意引起朕的兴趣!叛逆校草当我女朋友!我是来通知你不是和你商量!强烈要求换人!森林这么大谁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某人轻抬起她的下巴,语气危险嗯?你说什么?...

傲妻难逃:老公太强势

傲妻难逃:老公太强势

她是个狠角色,发起狠来连自己都怕。她不服他,势必要压倒他。他也不服她,势必要训良她。她风情万种,吊着他的瘾。他觉得这个女人是毒,把她娶回家,当为民除害了。可他背景强大,却搞不定一个女人。搞不定没关系,他派他的儿子出场。萌宝表示阿姨,要不你嫁给我吧,我一定会对你好的。臭小子,你说什么呢!给我罚跪!她哈哈大笑你幼不幼稚,跟你儿子吃醋。你只能是我的,谁也不能惦记,就算亲儿子也不行!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