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第1页)

「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你得到了这个道理,寂灭是空,生死也是空,念念皆空,也没有空的境界可得。正如我跟你们讲的准提法,「亦无虚空之量可得」。你真达到这个境界,虽然有病也等于没有病。但是学佛的人有个大病,比住医院还痛苦,是空病,抓住一个空。你看有些居士,你告诉他做这件事可以多赚钱的,他说,「哟!我们学佛的人是不贪利的。」但是他要不要利呢?「有时要的,要吃饭嘛!」统统是矛盾的,被空所困。所以空病是菩萨的大病,要空病也空,空的境界都放下。

禅宗有位天王道悟禅师,他开悟了,有次得罪官府,官府派人把他抬起来丢到水中,衣服都没湿,大家马上就皈依他了。他临死时生病,「唉哟!唉哟!」叫痛。徒弟受不了,请他不要叫了,再叫下去给外边听到,大家脸都丢光了,师父神通到哪去了。他说,喔!这样啊!我现在叫痛,还有个完全不痛的你知不知道?徒弟说,不知道。他说,你过来,我教你。徒弟凑过来,他在徒弟耳边说,「喔哟!喔哟!懂了吗?」徒弟说不懂。他把枕头一摔,腿一盘,就走了。你去参参看,参懂了你就懂《维摩诘经》这个道理了,「唯有空病,空病亦空。」如何调伏 除病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你懂了吧?唉哟!唉哟!是痛的,喔哟!喔哟!是不痛的。大菩萨境界,「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感受境界在他已经无受了。换句话说,唉哟!唉哟!同唱唱歌一样的。这徒弟太笨了,他可以请师父痛起来时换成唱歌,师父一定干的,反正都是叫嘛!得了道的人你看不出来的,同凡夫一模一样,冷的时候他会冷,热了他会热,痛的时候,该叫的还是叫,不叫时就不叫,就是《中庸》的道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所以,悟了道的人等于未悟,但是他毕竟是悟了的,可是表面上是凡夫,你不知道的,他只是不具备叫做出家相的那个佛法。大乘菩萨,一切皆在世间法。诸佛菩萨真得道的,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没有不来的,这个世界不来,别的世界他早去了,不逃避的。想离开这个痛苦烦恼的世界,想得定清净,想住山修道,都是邪见。大乘菩萨亦不灭受而取证涅盘,不讲空寂,因为诸法本空嘛!哪里证个空寂?你觉得有个空寂那是你的心假造的,是小乘的法门,《楞严经》把它列为五十种阴魔最后十阴境界的魔,是外道之见。今天晚上吃饭时,有个同学讲,他怕来不及学佛法了。你慢慢来,包你来得及,什么是来不及?你赶个什么啊?要赶到涅盘去啊?真正学佛法,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搞清楚,搞不清楚,你所有学的佛法都成了外道之见,有如此严重。所以说「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维摩居士怕上面讲的大法印你听不懂,现在退一步来说,自己生病了,有苦,要怎么去思想呢?我这一点苦固然是苦,想到世界上同我一样生病的、痛苦的,太多了,怎么去帮助他们?有些人做生意垮了,对我说要找某某人帮忙,因为某某人有钱。我就告诉他,你全错了,世界上真正同情穷人的是穷人,你找穷朋友帮忙不要找有钱人,因为穷朋友知道穷的痛苦,可能还会借一点给你。所以生病的人要人同情,就去找个病人,伤心人对伤心人还差不多。你去找那个运动场上打篮球的人,请他们停下来同情你,那一脚就把你踢开了。

学佛的人身体有病痛时,知道病痛的苦,所以要去救助病痛的众生,这就是菩萨行。我叫你们同学要发心,去医院看那些残废和得了绝症的人,讲了半天也没反应,这就是禅宗讲的:「皮下无血」,你参一下,什么生物皮下没有血的?告诉你吧,那是冷血动物。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要念着地狱、畜生、饿鬼乃至人道中有病的众生,菩萨道就在这个地方起行,不是去那个莲花世界起行。到莲花世界是留学去的,到了极乐世界,证得阿鞞跋致菩萨以后,都到十方国土广行菩萨道。菩萨专向恶趣众生而来,越苦难的时候越要来,也就是你们天天念《楞严经》的偈子:「五浊恶世誓先入」,能做到吗?只有嘴无心也不必念经了。

「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我自己把病治好了,也要治好一切众生。我要的,想到别人也要。我有苦难,还念别人的苦难。我有好处,要想到给大家都有好处。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只去除众生的痛,这个修法不除去。

「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为了要断除生病的根本,以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行为,实际去教导一切众生。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什么是生病的根本?是攀缘,就是我们的思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爬楼梯一样,一阶一阶上来。我们的心一天到晚在攀缘,要想求财、要求子,要这要那。《西游记》中用猴子来代表这攀缘心,猴子不抓东西不舒服。因为有攀缘所以就有病,求东西求不到就有痛苦,就生病,是病的根本。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大攀缘是三界,我们普通在欲界中攀缘,要名,要利,要好看,一切都要。昨天有位同学来这里,他在为佛教做事业,做得很痛苦,又没有帮手。我问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停下来?他说怕人家笑。我说学佛的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吹不动,你管人家笑不笑?要做的时候也不要人赞叹,直道而行。这就是在欲界攀缘,好名、好胜、好强。贪图清净是在色界攀缘。连清净都不想,逃避了一切的一切,就跑到了无色界去了,还是在三界中攀缘。攀缘心不断,病不能去,生死也不能了。

「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怎么断攀缘?一切无所求,没有要求,只有布施出来就算了,不想要求回报,身体和生命尽量布施完了。「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你们要真实做到,不要嘴里光念,连吃这一颗米都有因果的。至少要把这两句话进到心里去,能做到了,起而行之就是菩萨行。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告诉你,菩萨的打坐叫「宴坐」,是「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于三界,于三界中,不得身心,是为宴坐」。你们要学禅,打坐就要做到这样才成功。也就是离内外二见。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维摩居士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这个心调伏了,就可以断除老病死苦,这就是菩萨得的菩提大道,大彻大悟。如果不是这样,你修了一辈子也白修的,永远不会智慧成就,永远也不会有利益。就好像与冤家敌人战斗,要一拳把他打下去就成功了。你修行所得的智慧就是你的勇力,若你没有智慧,又不懂法门,修了半天只是盲修瞎搞。敌人战不胜,攀缘妄想烦恼都断不了,还修行个什么?你永远是失败者,永远是个可怜人,上要诸佛菩萨可怜你,下要一切众生可怜你。所以必须修行调伏这个心,断除老病死,就是所谓菩萨修行治病。

被金主抛弃后我又去跪着求他了  海岛相亲  我爱吃肉肉  资源咖的我和黑料爱豆相爱了  桃色镜头  皇上逼我去宫斗(重生)  娇宠小厨娘  旧疾  卿宓  我在皇宫当妖妃  有效婚约  道系小甜甜  是不想死[网游]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林楚徐露  猫犬系男子  易经杂说  你妈就在那里  每次睡醒都在拯救世界  一树海棠压梨花  修车沦陷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南朝争霸

重生之南朝争霸

南朝刘宋末年,皇帝驾崩。四皇子刘松作为史上最荒淫的皇帝,杀兄夺位,淫嫂杀侄,乱伦姐姐姑母,大肆削藩,荒芜朝政齐国公萧绍之子萧瑾言,崭露头角,临危受命,扶保猪王刘熜承继大统。刘熜,经历非人虐待之后残暴异常,疑神疑鬼且看乱世英雄萧瑾言如何推翻暴政,建立大齐!...

魔葫

魔葫

修道炼魔,同指长生!修道需要根骨,需要仙缘。而没有根骨,没有仙缘之人要想长生又当如何呢?炼魔之路,一条属于没有根骨,没有仙缘之人的长生之路…...

萌宝来袭,苏先生是女儿奴

萌宝来袭,苏先生是女儿奴

三年后温迟带着两岁半的萌宝归来,与孩子的亲爹苏烨重逢,苏烨是个炒鸡女儿控,两人开启女儿宠爱争夺战的同时,温迟脚踩后母,打脸绿茶妹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唐朝好医生

唐朝好医生

王平安,现代中医世家的子弟,一次偶然机遇下,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唐朝,那个中华医学大放光彩,同时开始向世界传播的辉煌时代---------------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依靠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九州战神秦九州

九州战神秦九州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我有十万个分身

我有十万个分身

我叫袁虎,我有十万八千分身。  我所有分身排成队列,一会组成牛字,一会组成逼字。  我觉着吧,这世界快放不下我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