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第1页)

&lso;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rso;。我们的智慧如同大海一样,充满整个法界,充满整个虚空;&lso;照了诸相&rso;,对于外界的一切现象,以及内心的现象,都能清清楚楚地知觉明了。

&lso;此名如来随顺觉性&rso;。到了这个境界就叫作佛。看完了这一段,只好一笑,原来凡夫就是佛。有位禅师悟了道,说:&lso;鼻孔原来是向下&rso;。还有一位禅师悟了道,人家问他:你悟到什么?他说:&lso;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rso;这一段就是佛境界,如此如此。

接下来,佛讲用功的方法,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这一段是大乘道平时修持的法门。在修持这个法门之前,先要认定&lso;心即是佛&rso;。一般人学佛修道都在希求一个东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个最大毛病--不敢承认&lso;此心就是佛&rso;,这是众生的大病所在。人总是把佛、菩萨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测,所谓&lso;高推圣境&rso;。人都受幻想或回忆的宰制,就是不愿面对眼前的现实。如果能够很平实地认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若能认清这个道理,那么便能&lso;居一切时,不起妄念&rso;,在任何时间,不起虚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么平静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这就是菩萨道,不须再念什么咒,或是观想、拜佛。这时就如苍雪大师所说的:&lso;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rso;,&lso;什么是佛呢?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lso;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rso;,非常平实,这是真正的观心法门,正修行之路,这也就是禅,如来禅所标榜的法门。

但是,你说我做不到,还是有妄想怎么办?&lso;于诸妄心亦不息灭&rso;,妄想来了就让它来嘛!妄想自己会走,用不着急急忙忙拿个扫把去赶走他,他自来还自去。我在&lso;楞严经大义今释&rso;上写了十七首诗,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

&lso;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rso;

我们的妄念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到处飘,到处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扫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个妄念去掉了,第二个妄念又来了,你把旧的树叶扫干净了,新的树叶又掉下来,这样你一天到晚忙不完。&lso;一笑罢休闲处坐&rso;,不如我不扫了,不管了,&lso;任他着地自成灰&rso;。妄想用不着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唐代的诗人杜甫有两句诗,可以拿来形容妄想自性空,

&lso;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rso;

佛告诉我们第二步,&lso;于诸妄心亦不息灭&rso;,什么道理呢?因为你你很平静坐在那里,妄想来时,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时,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够知道妄想的那个&lso;知&rso;,他没有动过,他是&lso;居一切时不起妄念&rso;的。

接下来,佛告诉我们第三步,&lso;住妄想境不加了知&rso;。我们学佛的人往往认为妄想不对的,妄想来,我总要看住他,没有妄想才是道。佛说你错了,例如我现在讲话是不是妄想?是妄想。不要怕妄想,妄想就妄想。妄想来的时候,不要再去研究这是无明啊!因缘啊!业力啊!&lso;不加了知&rso;。

第四步,&lso;于无了知,不辩真实。&rso;你就傻乎乎地坐在那里,听也听到了,看也看到了,很平安,很自在,坦然而住,这样就好了。你不要再去分辨这是不是清净境界?这是不是空?这样不晓得对不对?那么简单,应该不是吧?自己又骗起自己来了。

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这么简单。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明白?因为不肯平常。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一般人学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学佛的人好忙哦!这里拜佛,那里听经;又是供养,又是磕头;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连自己家人都不顾。结果,什么都没有,当然没有,因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佛说假如将来的众生听到我讲的这个法门,信,相信&lso;心即是佛&rso;、&lso;平常心就是道&rso;;解,也理解到了;受,接受;持,照这样修持。你说我有时做不到,忙时,开车时,做生意时,办公时,都要用精神,动妄想,怎么办?此时如何修持?&lso;住妄想境,不加了知。&rso;这是入世的修持。等事情办完了,则&lso;居一切时,不起妄念。&rso;好了,出世法与入世法都讲了。你不要听了以后认为这样才是佛法,那我吃了十二年的素,不是白吃了?又起妄想,有起后悔。吃素就是吃素,吃素与佛法有什么关系?那是你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清净心,很好。但是,可不要认为吃素就会得道。你能如此&lso;信解受持,不生惊畏。&rso;这样就有资格学佛了,&lso;是则名为随顺觉性,随而顺入菩提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佛说假如有人听了我刚才所讲的修行正路,能够&lso;信解受持,不生惊畏&rso;,此人过去生过去世曾经供养百千万亿位的佛和菩萨,已经种下了许多的功德,今天才会有这样的智慧和信心。&lso;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rso;,此人以后将会通达真空妙有一切法门和一切学问。那么,在其他的佛学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明心见性悟了道的人,称为得根本智。得根本智的还要修,不算学佛完成,还要学佛法、外道、魔法、世间法等等一切法,如此成就一切差别智。根本智也可以权作一切种智看,只要了解了自心,就可以开发一切智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要把自己所讲的话,再扼要总结,作成可以歌颂的偈语。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清净慧当知清净慧菩萨,你应该了解。清净慧菩萨的名字就代表了这个法门,我们的心智本来清净,不用再去求个清净。不管你打坐不打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清净的。你懂得了清净,自然开发了智慧,此名为清净慧。

圆满菩提性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以后,到达了大圆满的菩提觉性。这是什么境界呢?

无取亦无证什么都没有,无所得。佛法是空的,什么都抓不住,你们拼命得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能让你抓得住呀?念佛不是嘴里叫佛。心念一清净,阿弥陀佛无量光寿本来就在这里,念佛,念佛,念就是佛,心即是佛。

温故而知新  历史的经验  笨狗  我说参同契  烈狗  何如  严拓  唯识与中观  金刚经说什么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论语别裁  两面派  斯文败类  孟子旁通  如何修证佛法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白话易经  太极拳与道功  

热门小说推荐
尖峰战神江唯林南烟

尖峰战神江唯林南烟

十五年前,他是豪门弃子,流落街头,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糖果送给他。十五年后,他是东方第一战神,权财无双!王者归来,甘当大龄上门女婿,只为那一颗糖果的恩情,当我牵起你的手时,这天下,无人再敢欺负你。...

修罗杀神

修罗杀神

邵平穿越到仙武大陆,拥有神级杀戮系统,成为修罗杀神的故事。...

一品富贵

一品富贵

主角穿到乾德元年的立国不久的宋朝,此时宋朝正在统一中原,但赵匡胤有惩五代之乱,收拢兵权,重文轻武,这造成宋朝以后重内虚外的悲情的局面。而此时赵匡义羽翼渐丰,宋朝内部危机悄然扩大。这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坏的时光,主角在这种大势下渐渐成长茁壮。宋九的两句名言宁肯撑着死,不愿饿汉活。穷了只能自顾自,顾不了别人,富了午夜梦回里说不定会想想其他人,不是俺说的,是孟子教我的。(这是老午的第三本北宋架空小说,质量保证,信誉保证,尽管放心收藏)...

墨先生,不爱请早说

墨先生,不爱请早说

作者火狐狸的经典小说墨先生,不爱请早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墨先生,不爱请早说阮默对墨湛十年的爱,却抵不过他前女友的一滴泪,她选择放手成全。可是离婚了的他,却对她黏腻不行她说墨先生你够了,我绝会不吃回头草。他答墨太太,你等着给我吃就好。...

弃女仙路

弃女仙路

出生于小修仙家族的少女孟长星,身具三灵根,可修炼五年,却依旧无法引气入体,经历过被嘲笑被利用被算计长星摸索着前行,在跌跌撞撞中一路前行,终于步入正轨,可突如其来的阴谋,让长星坠落深渊,却也打开了救赎的通道原来一切都不是偶然,往事如烟,可并不是所有的往事都能如烟,总有些过往,在灵魂深处留下鲜红的烙印,让你想起时,微笑回味或者泪流满面...

刀纵天穹

刀纵天穹

谢尘重生了,只不过身上又多了一个屠龙刀灵。这里是一个崇尚天赋的大陆,只有拥有本命灵,才有机会成为大陆的强者。只不过,在谢尘看来,大陆的强者只不过是登临巅峰的道路上,必经的一步阶梯而已。生而不俗,谢尘必将看得更远,站得更高!问吾名,斗灵大陆,妖刀重生。宣我志,混沌归墟,刀纵天穹!已完本小说苍穹印三国之魔乱群雄欢迎品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