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毫无疑问,这是两套班子。
两套班子是早就有的。汉初,皇帝与宰相分工明确各得其所。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宰相所处为府(相府),机构为曹;皇帝所处为宫(皇宫),机构为尚,分别叫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很清楚,六尚基本上都是管生活的,与相府之十三曹并不矛盾。
汉武帝却把这个制度破坏了。一方面,他从朝中选调能员担任尚书处理政务;另一方面,任命大司马主持工作参与密谋(西汉叫&ldo;领尚书事&rdo;,东汉叫&ldo;录尚书事&rdo;)。结果自然是大司马和尚书的意见变成国策,尚书也由秘书班子变成决策班子,相府反倒由决策机构变成了执行机构。
一国两府由此诞生,尚书的地位也从此改变。
不过,由大司马领导主持&ldo;尚书事&rdo;并不正规,领录尚书事也不是官衔,以人事代制度更非长远之计。于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便干脆建立尚书台,也叫台阁。从此,尚书不再是宫廷秘书或临时事务,而是正式的国家机关。
尚书事(事务)变成尚书台(机构)以后,一国两府就成了制度。但,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可怎么办公呢?也很简单:宰相保留官职,政务交给台阁。换句话说,三公的相府徒有其名形同虚设,尚书的台阁才是真正的枢机。
因此,到曹魏黄初三年(222),尚书台便移出宫外,正儿八经地成为了中央政府。到西晋或刘宋,它又变成了尚书省。尚书台为什么能改名为尚书省?因为台和阁都是皇家建筑,只不过台在禁省之内,阁在宫城之中,所以台阁又叫台省。改台为省,不过是换了称呼而已。
中书省的来历也差不多。
汉武帝让尚书越权去管朝政,原来由尚书所做收发保管文件的工作,只好派给别人,这就是中书。但是,领导主持&ldo;尚书事&rdo;的大司马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之后,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皇帝又受不了。因此,汉宣帝刘询便效法他曾祖父武帝的办法,用中书去取代尚书,把大司马架空。
这当然是担任大司马的外戚不能接受的。所以到成帝建始四年(前29),他们又把权力夺回尚书台。到曹魏时期,由于尚书台移到宫外,宫内不能没有秘书处,身边不能没有自己人,魏文帝曹丕便将秘书令改称为中书令,把官署设在宫中,叫&ldo;中书监&rdo;,晋以后叫&ldo;中书省&rdo;。
结果怎么样呢?
一如前例。宫禁之中的中书省,逐渐取代宫禁之外的尚书省成为决策机关,时人谓之&ldo;凤凰池&rdo;。一个官员,如果由中书令变成尚书令,是要被视为明升暗降的。
中书省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府,当然又不行,门下省便冒了出来。门下省的前身是侍中寺,曾与东寺和西寺合称&ldo;禁中三寺&rdo;,东汉末年改称侍中省,曹魏时与散骑省并为&ldo;禁中二省&rdo;。到东晋哀帝时二省合并,就是&ldo;门下省&rdo;。
门下省的本职工作,主要是负责皇帝的日常事务。但因设在内廷,近在帝侧,万机之事,无不预闻,又成为新的政府替代者。北朝的门下省长官,更是成为实际的宰相。
这就是三省的来历,重要性则没有一定之规,全凭皇帝高兴。不过,大体上是东汉重尚书,南朝重中书,北朝重门下。到隋唐则三省并重,一起成为中央政府。称谓也沿袭汉代尚书台旧例,称为台阁或台省。唐高宗时,又把尚书省叫中台,门下省叫东台,中书省叫西台。
当然,这时的门下省,早已移到宫外。
移出宫外的三省三足鼎立。中书和门下面对面,门下省在东,中书省在西,合称两省或北省。尚书省则位于承天门大街,在中书门下之南,又称南省或南宫。
三省当中,尚书省的级别最高,长官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左右仆she(读如夜)从二品。这当然因为尚书省出道最早又管事最多,直到隋代仍然是总揽一切的机关,高颎和杨素便是以左右仆she的身份成为隋的宰相。
尚书省的规模也最大,下辖六部二十四司。其中,吏部管官员,相当于组织部或人事部;户部管度支,相当于财政部兼民政部和商务部;礼部管祭祀和教育,相当于文化部兼教育部再加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兵部管军政,相当于国防部;刑部管刑律,相当于公安部和司法部;工部管营造,相当于建设部兼交通部、农业部、水利部。
六部的长官都叫尚书,正三品。副长官都叫侍郎,正四品(吏部侍郎正四品上)。每个部下面还有四个司,司官都叫郎中,从五品上;副司官都叫员外郎,从六品上;其下为主事,从九品上。六部二十四司,每部第一司即为本司,比如吏部第一司为吏部司,户部第一司为户部司,等等。
这六个部,在尚书省分左右两边办公,两边各有一个分管领导和秘书长。吏、户、礼为左,兵、刑、工为右,领导和秘书长则分别为左右仆she和左右丞(正四品)。左右丞只负责协调具体事务,大事则必须向左右仆she请示汇报。
除分管领导和秘书长外,尚书省还有一个总办公厅,叫都省,也叫都堂。各部的办公厅,则叫部堂。六部尚书和侍郎,每天上午都要到都堂集中开会,下午再回本部办公。如果尚书要出席国务会议,就由侍郎主持工作。[7]
显然,这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因此从隋唐到明清基本保持不变。六部的部数、部名、职能、排序、结构和官衔都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有官阶和权力。简单地说,官阶是清代最高,权力则明代最大,但这已是后话。[8]
明清两代六部位高权重,不仅因为经过隋唐和宋元四朝的实践,完全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行政制度,还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不再有中间环节。六部直属皇帝,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当然与隋唐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明清两代也只是名义上没有宰相。明的内阁和清的军机,其实是没有名分的宰相,或者说是不伦不类羞羞答答的半个宰相。这当然是皇权政治的胜利,但这种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帝国制度的彻底灭亡。
隋文帝和唐太宗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言人,他们要做的事情是改变制度创造历史。事实上他们也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很漂亮。可以说,正是由于制度设计的合理和成功,他们才创造了世界性文明。
那么,隋唐政改的紧要之处又在哪里?
政事堂
要说隋唐,先得看汉。
汉代中央政府的组织制度是三公九卿。三公,在西汉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东汉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他们都是宰相。九卿则是九个或九个以上的部门负责人,相当于政府部长。三公有府,公府相当于三省;九卿有寺,卿寺相当于六部。隋唐政改,就是要以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尽管为了这一天,魏晋南北朝准备了三百六十九年。
这就有了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改?第二,改了哪些地方?第三,怎样改的?第四,效果如何?
先看六部和九卿。
汉代风云人物 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 读城记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帝国的终结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中华史17:大宋革新 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 帝国的惆怅 从星空到心灵 易中天中华史14:禅宗兴起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书生意气 女生贾梅 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 西北风东南雨:大话方言 高高的树上
伊诺作为准新娘,即将嫁入豪门,却因为一场蓄意迫害,与陌生男人欢度一夜,事后事情曝光,她被抛弃,远走他国,七年后,她带着IQ超高的儿子归来,萌宝一心想给她做媒,凡是长得帅,有钱,素质高的,他都不放过这不,前男友,现任上司全被她的宝贝儿子招惹来了,一个愿为她赴汤蹈火,一个可给她如画江山,他们到底谁才能入宝贝儿子的法眼呢,谁又是他的亲生爹地呢?...
世间有传,疯子出手,或生或死。她是杀手界第一的代号疯子,出手狠辣让人闻风丧胆她还是医学界泰斗,只有她不想救的人,没有她治不好的人。世事难料,她遭出生入死的搭档惨害,她只有拉着搭档自爆而死,她就是个疯子!一朝穿越,别人说她废柴,那就修炼到最高等级好了没有资源,那就丹药自己炼好了没关系,你说你会什么,我奉陪。疯子,不论到哪里,都要当那个世界的主宰。某男人屈居身后目光灼灼的看着尹舒枫...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别人穿越好歹是个人,为什么我就是只跳蚤,还让我这只一毫米的跳蚤去征服一个金龙,火凤,冰麒麟纵横的世界,是神疯了还是世界疯了?...
我打造了修仙界一款修仙建设游戏,竟然带着玩家穿越?抽中最低级位面的我,带着修仙位面建设系统,不仅要努力修炼,争当表率模范,还要秘密肩负起建设位面的责任。唉,别人穿越,再不济也能当个普通人,而我却是乞丐出身,你让我慢慢当休闲养成游戏玩?别开玩笑了,这些都要当成考核依据的。季度考核,年度考核,一个不慎,就要灰飞烟灭。唯有完成终极目标才能获得活着穿越回去的资格以及一亿人民币。你问我挑战时间?无限期!现在游戏开始!...
公司的美女同事经常不小心与我身体摩擦,唉,我可是有老婆的人,她是漂亮火爆的警察局长,虽然因为合约婚姻的关系,她不吃醋,但她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