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我们难以断定,这一点是否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抑或仅仅适用于那些有创造天赋的人。我们至少应该相信,凡正常人皆有创造力的潜质,区别仅在量的大小而已。
一般而论,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独中,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一种情形是牢狱之灾,文化史上的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在牢狱里。例如,波伊提乌斯的《哲学的慰藉》,莫尔的《纾解忧愁之对话》,雷利的《世界史》,都是作者在被处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内写作的。班扬的《天路历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也是在牢狱里酝酿的。另一种情形是疾病。斯托尔举了耳聋造成的孤独的例子,这种孤独反而激发了贝多芬、戈雅的艺术想象力。在疾病促进创作方面,我们可以续上一个包括尼采、普鲁斯特在内的长长的名单。太史公所说&ldo;左邱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rdo;等等,也涉及了牢狱和疾病之灾与创作的关系,虽然他更多地着眼于苦难中的发愤。强制的孤独不只是造成了一种必要,迫使人把被压抑的精力投于创作,而且我相信,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的,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
不过,对于大多数天才来说,他们之陷于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而是由于自身的气质。大体说来,艺术的天才,例如作者所举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忧郁型气质,而孤独中的写作则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说:&ldo;我写忧郁,是为了使自己无暇忧郁。&rdo;只是一开始作为一种补偿的写作,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成了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创作过程无疑能够抵御忧郁,所以,据精神科医生们说,只有那些创作力衰竭的作家才会找他们去治病。但是,据我所知,这时候的忧郁往往是不治的,这类作家的结局不是潦倒便是自杀。另一类是思想的天才,例如作者所举的牛顿、康德、维特根斯坦,则相当自觉地选择了孤独,以便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地专注于意义和秩序的寻求。这种专注和气功状态有类似之处,所以,包括这三人在内的许多哲学家都长寿,也许不是偶然的。
让我回到前面所引的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一方面,孤独的精神创造者的确是野兽,也就是说,他们在社会交往的领域里明显地低于一般人的水平,不但相当无能,甚至有着难以克服的精神障碍。在社交场合,他们往往笨拙而且不安。有趣的是,人们观察到,他们倒比较容易与小孩或者动物相处,那时侯他们会感到轻松自在。另一方面,他们却同时又是神灵,也就是说,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和不很需要通常的人际交往了,对于他们来说,创造而不是亲密的依恋关系成了生活意义的主要源泉。所以,还是尼采说得贴切,他在引用了&ldo;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rdo;一语之后指出:亚里士多德&ldo;忽略了第三种情形:必须同时是二者??哲学家……&rdo;
四
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这种面对整体和万物之源的体验,便是一种广义的宗教体验。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过程中,孤独的经验都起了关键作用。释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家以后,而且是在离开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后,他是独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树下连日冥思,而后豁然彻悟的。耶稣也是在旷野度过了四十天,然后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月期间,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
我相信这些宗教领袖决非故弄玄虚。斯托尔所举的例子表明,在自愿的或被迫的长久独居中,一些普通人同样会产生一种与宇宙融合的&ldo;忘形的一体感&rdo;,一种&ldo;与存在本身交谈&rdo;的体验。而且,曾经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表示,那些时刻是一生中最美妙的,对于他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永久的影响。一个人未必因此就要归依某一宗教,其实今日的许多教徒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体验,一个确凿的证据是,他们不是在孤独中、而必须是在寺庙和教堂里,在一种实质上是公众场合的仪式中,方能领会一点宗教的感觉。然而,这种所谓的宗教感,与始祖们在孤独中感悟的境界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体验把人超拔出俗世琐事,倘若一个人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的精神视野就未免狭隘。尤其是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弗洛伊德。在与他的通信中,罗曼?罗兰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来源是&ldo;对永恒的一种感动,也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洋似的感觉&rdo;。弗洛伊德承认他毫无此种体验,而按照他的解释,所谓与世界合为一体的感觉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自欺,犹如婴儿在母怀中寻求安全感一样,属于精神退化现象。这位目光锐利的医生总是习惯于把一切精神现象还原成心理现象,所以,他诚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却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思想家。
五
在斯托尔的书中,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ldo;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rdo;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中国的读者也许会提出异议。我们目睹的事实是,今天中国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集体活动,他们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谊舞,活得十分热闹,成为中国街头一大景观。然而,凡是到过欧美的人都知道,斯托尔的描述至少对于西方人是准确的,那里的老年人都很安静,绝无扎堆喧闹的癖好。他们或老夫老妻作伴,或单独一人,坐在公园里晒太阳,或者作为旅游者去看某处的自然风光。当然,我们不必在中西养老方式之间进行褒贬。老年人害怕孤独或许是情有可原的,孤独使他们清醒地面对死亡的前景,而热闹则可使他们获得暂时的忘却和逃避。问题在于,死亡终究不可逃避,而有尊严地正视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一项光荣。所以,我个人比较欣赏西方人那种平静度过晚年的方式。
对于精神创造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独心境就不但有助于他们与死亡和解,而且会使他们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斯托尔举了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等一系列作曲家的例子,证明他们的晚年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精神领域、不太关心听众的接受的特点。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灵、更超脱、更形而上的,那时候他们的灵魂已经抵达天国的门口,人间的好恶和批评与他们无关了。歌德从三十八岁开始创作《浮士德》,直到临死前夕即他八十二岁时才完成,应该不是偶然的。
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灵魂只能独行 爱的四重奏 幸福的哲学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风中的纸屑(短篇集) 周国平自选集 另一种存在 周国平论人生 岁月与性情(短篇集) 闲情的分量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碎句与短章 两宋风云 宝贝,宝贝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爱情不风流(短篇集) 把心安顿好
末世雄兵为兄弟受的伤,咋伤都好看。为家国流的血,再多都值得!为你走的路,再长,都愿意!末世人间,人人自危。他们却拍着胸膛站了出来我愿为这个祖国,赴汤蹈火。...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酒元子的经典小说恃宠成婚小甜妻,真要命!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他是翻云覆雨的大人物,却独独纠缠一个身世不明的顾家养女。她以为自己不过是替代品,他自有他的白月光。她转身就跑,但是他步步紧逼。一天,某男拿出一枚戒指,问她你猜,这个贵不贵?贵吧。说完,某男跪下,把戒指套在她手上,你说跪就跪。明明是冷漠禁欲,腹黑霸道的大总裁,为什么这么没脸没皮又任性?...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简介苹果新书已有200万字老书质量保障暑假来临,苏白觉得自己不用出门,所以也见不到万恶的情侣。但没想到的是,老爸直接给了自己一张船票,让自己有多远滚多远,不要打扰他和老妈的二人世界。在这一刻,苏白又明白父母是真爱,自己是多余的道理。乘船离开这片伤心之地,但没想到的是,一场海难直接让他流落荒岛。好在倒霉蛋但不止他一个,居然还有隔壁S大校花林梦瑶。更没想到的是,救下林梦瑶之后,她居然要自己负责。多年以后,林梦瑶抱着苏白,轻微吐了一口热气问道小白!我们再要个孩子吧苏白看着地上爬滚的三...
荣隆874年慕容一氏,上至慕容丞相,下至三万精兵,世代忠贞大靖。皇帝委以重任,一时权倾朝野,无人能与之争辉。奈何有传慕容丞相与帝妃有染,其大儿大将军遭人陷害,导致慕容三万精兵尽数命丧黄泉。嘉靖帝大怒,下旨免黜慕容上下官职,将慕容一氏驱赶指南州青山,不召不得回京。一朝睁眼,商界大鳄沈朝野成了四岁的女娃娃,不仅财富权势成了黄粱一梦,还听说命中不详,先有害慕容氏败落,后又克死了自己的母亲,还被亲爹取野字,名门贵女不过是个笑话。女娃娃摊手,没钱没势不要紧,附赠复杂家世也行,但你要真拿我当笑话,我先让你含笑九泉。时隔十四年。南湘王与京都第一才女沈朝歌,一见倾心,向皇帝请旨赐婚,俊男贵女,十里姻缘,传为一段佳话。与此同时。沈家嫡长女沈朝野因截获贪官有功,特令回京,乘宝马香车,认祖沈家,受封承宴翁主。她携慕容一氏怨愤而归,内斗口蜜腹剑沈家,外抗虚伪皇亲贵胄,以命为棋,步步为营。呵,你想安安稳稳风光大嫁?先把债还了!她玩转权谋,势要翻覆慕容冤案,还慕容一氏清白,让慕容三万烈士,铮铮白骨在黄泉之下得以安息。吾名朝野,上承天恩,下宴山河,以权为谋,注定策写一场盛世年华。...
十年前,他被迫逃出豪门世家,从此颠沛流离,惶惶如蝼蚁,人尽可欺。直到那一天,他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你若执我之手,我必许你万丈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