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修持功夫到了暖法的人,不管年纪多大,便如婴儿般,全身软绵绵的。但这个并不就是道,没啥稀奇!这是生命本能本来具有的。问题是你如何才能修持到这个暖法。这些问题,教理上的解释都不同,我们是以事相来解释的。
说到&ldo;顶&rdo;法,并不是头顶开花,而是与虚空一体,如庄子说的&ldo;与天地精神相往来&rdo;,才是达到了顶法。先做到了暖法,其次才到顶法。顶法修持到了,就是初禅。初禅有初禅的加行,二禅有二禅的加行……,然后才能到达忍法。
什么叫做&ldo;忍&rdo;法?就是一切都截断了,这时妄想截断,脱离世间,超然独立。无生法忍,&ldo;忍&rdo;是行容词,截断了,但这还没有证到空,只不过一切被截断了而已。世间的观念与烦恼都截断了,到达了这个境界,也不过是世间修持的一个最高成就而已,还没有跳出世间,所以下一步才能到达&rdo;世第一法&rdo;。
当一个人修到&ldo;世第一法&rdo;这个阶段时,才能够算得上是个人,做人到达了顶尖,也等于庄子所说的&ldo;真人&rdo;。换言之,在庄子眼中,未得道的便是假人。虽然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还是世第一法而已,仍未超出世间。
那么超出世间的路怎么走?任何一步修证功夫的路线,都离不开四加行,每一步都离不开,包括学净土、学止观、学密等都是一样。都是由四加行的成功和禅定的成功以后,才能谈到修出世法。这也就是修证的程序与次第。
刚才这些话,是由于提出三步骤,见、修、行的问题而阐明的。首先是见地,有了见地以后,就是如何修道,如何行愿。现在倒转回来只讲定的问题,讲定的实际道理,这仍是初步,将来要一步一步很详细地讨论它。在修证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要注意四加行的道理。
第二讲
内容提要
伪经之辩
楞严经的密因
心与缘
七处征心
八还辨见
五十阴魔
色阴
大家要做笔记,我统统要看,而且看过以后,要改过、批过。做笔记第一可鞭策自己,不愿写的更要写,勉而为之去试试看,可以改一改自己的习气。不愿写的,犯了一种毛病,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值得一写,太谦虚了。另一种是不屑一写,又太傲慢了。我劝大家要写,尤其是年轻的,对于修养,这是最大的一种磨练。同时规定写日记、心得报告。最好两本轮流,一本交给我看,一本在你那里。
请大家特别注意,我们讨论修证佛法的课程,每次所引用的佛经经文,以及我所说的,都要能于心地上来体会,千万不要变成佛经是佛经;我的话仍是我的话;自己还是自己,那样就无多大利益了。再一点请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听课时打坐,如果能够一面作禅定功夫;一面又能够做笔记;又能够听清楚,那么就差不多有一点基础了。但是普通人,心是不能二用的。稍稍有一点静定功夫的人,不要说禅定,一心可以十用,甚至百用。也就是六祖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并不困难,六根的确可以并用。不过,假如你没有这种禅定功夫的话,还是老老实实专心的听课。
上次讲修证法门的事相,四加行的情形,有很多同学反映说,第一次听下来,没有抓住中心,还未入流,也没有一个纲要。若照我原订的纲要,真正上路也是要个把月以上。今天把要讲的前后顺序变换一下,先发楞严经讲义。
现在先把楞严经所列举的修证功夫告诉大家,可以马上着手体会。学术界的朋友们,尤其研究佛学的学者,千万要注意,有人把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四十二章经等,皆视为伪经。这个观念是从考据来的,因此造成佛学界的一些人,对这些经典,好象根本不屑一顾。但是我敢冒昧地说:书生之见不足道也。
现在把这种种现象的前因后果,大略说明一下。中国文化到了清朝,汉学兴起,分义理、辞章、考据、记闻。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西洋的哲学包括在义理中;站在西洋文化的立场,我们的义理包括在哲学中,各人的立场不同,观念就不同。唐诗、宋词是辞章之学,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其代表性。比如汉文章、魏晋书法、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等。
辞章之学不谈,清儒欲特别提出义理之学。这是因为宋朝理学兴起,只谈心性性命之学。到了清朝的儒学家们,对于这些性命之学颇为反感,因而走向实际的考证学问。称为&ldo;汉学&rdo;。现在的外国人,称中国所有的学问都为汉学,根本上这种称法是错误的,而我们也跟着称自己的学问为汉学,实在就更可笑了。
考据只是一种形式科学,认为这些经典是伪经的,就是由考据而来,其中的权威就是梁启超。但是,梁启超对佛学只懂一些皮毛,应该算是外行,他认为这些经典的文笔太好,不像是印度的文章,故而认为是中国人伪造的。但我认为从内容来看,这些经典不是伪经,所以这些考据是有问题的。
我们再来谈有关楞严经的第二个问题:这本经起首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包含了修行作功夫的大秘密在内。除此之外,真正修证的密因再没有其他的了。不过几十年来,我还没有碰到过一个对本经真正有研究,真正能找出楞严经修证方法的人,实际上,在这本经典中,由凡夫到修证成佛都讲到了。懂得文字的人,一看就懂,可是多数的人,都被这本经的优美文字骗住了,反而没有看懂内容。
楞严经里面有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大秘密,就是修证的方法。实际上,见地、修证、行愿三者不可缺一。真有了见地,修证一定做得到;真正修证做到了,行愿也一定做到了。有一点缺陷都是不对的。
我的话象下雨一样,不限定对某一个人说,而每一个人都有份,你是得利或不得利,完全看你自己。这本经典见地、修证、行愿都在内,我慢慢帮大家挑出来。
楞严经开始&ldo;七处征心,八还辨见&rdo;,佛与阿难的对话,问&ldo;心&rdo;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
楞严经卷一: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
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
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
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
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
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
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他说我们为什么自己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东西在作用,就是攀缘心,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觉时、睡梦中,还是在思想,这个叫攀缘心。一般人错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ldo;心&rdo;,等于西洋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ldo;我思故我在&rdo;。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观念,但却错了,不是本&ldo;心&rdo;。要怎么样才对呢?
历史的经验 被金主抛弃后我又去跪着求他了 卿宓 小崽崽他超行的 旧疾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林楚徐露 我爱吃肉肉 有效婚约 道系小甜甜 严拓 一树海棠压梨花 你妈就在那里 孟子旁通 唯识与中观 修车沦陷 易经杂说 桃色镜头 猫犬系男子 烈狗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一觉醒来穿到八十年代里又胖又自卑懦弱的炮灰女配身上,还被迫接大女主姐姐的娃娃亲跟瘸子谈恋爱!这剧情太悲催,她不干了!掀翻娃娃亲,脚踹渣男绿茶婊,极品都给我滚一边去!靠山吃山,采草药,育野禽,发家致富赚大钱!大哥彪,二哥冷,三哥看着就不聪明。没关系,妹妹我带你们飞起家里有三个哥哥不愁没靠山,不知何时却又多了一张不属于她家的面孔,勤快地为她家忙来忙去,刷脸刷脸疯狂刷脸!林巧陷入人间迷惑。这日子过好了,那个娃娃亲男人的腿怎么也跟着不瘸了?不是退亲了吗?怎么还天天来她家溜达?...
末世来临的时候,主角在一艘船上…因为童话,传说里带来灾厄与恐惧的塞壬(海妖)就成了人们印象里美好善良的人鱼,其实它们喜欢将人拖进无尽的波涛之下…身在末世,朝不保夕,绝境中静静等待死亡的夏意以为自己...
粑粑!宝宝终于找到你了!!某小只冲上来就抱大腿!抱歉,我儿子认错人了。沈瑾汐吓得心肝脾肺肾都在颤抖!麻溜的跟某人撇清所有关系!!顾云琛眼眸微眯,害羞?5年前的那个晚上,你胆子可是很大的。老婆恨不得一脚把他踹老远?呵呵门边儿都没有!!!...
一次穿越,她从21世纪来到乱城异世,成为毒叟之徒乱城之主,本以为人生从此开挂,怎奈一个谎言,被最爱之人推入深渊,含恨离世。再次重生,沦为相府庶女,背负妖孽骂名前世今生的执念在血液里沸腾燃烧,她誓要断情绝爱,焚尽天下,却再次陷入感情与权欲的漩涡她从地狱归来,浴血重生,用业火燃尽所有期待。若天下以你为耻,我就用这天下为聘,迎你过门,十里红妆铺就盛千烨深情执手。当自己深爱的百里暮杨终于登上皇位,寂寥的宫殿,斑驳的人影,那不是应该是爱情,可是我爱你,我打碎的花瓶,我用一生来修补。倾城的容颜迷失的心,死缠烂打的妖孽颜如邀的感情纯粹而热烈,欧阳匪或是云漾,你是我的,你的心也是,注定此生纠缠不清。三世重生,看尽繁华。轮回错付只为等待携手白头之人...
她是双目失明的慕家嫡女,庶妹抢婚,她惨遭下毒,当她再次醒来,她成了她一场轰动整个皇城的四皇子选妃大会上,她不经意路过,一个挂着如意环的绣球从天而降,恰好坠落到眼双目失明的她的怀里。他所有计划宣告失败,众目睽睽下一把掐住她脖子,找死呢?她双目失明却无所畏惧,当着所有皇家人的面,手捏毒针,精准的对准他某一处,想断子绝孙呢?满城哗然,自此,慕家大小姐便被道为不知廉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