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元气淋漓障犹湿中国绘画中的美学情怀与现实观照(第2页)

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一直是画界聚讼纷纭的焦点。而在实践层面,中国画的发展大致形成了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条路径。尽管中国画家在两者的实践上皆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消解问题的症结。相反,随着西方现代性理论的传入,中国画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愈益加剧了画界的精神纷乱。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依我看,对于传统中国画艺术精神的误读与曲解,庶几近之。而这种误读与曲解,又与画界疏于对中国画文化哲理渊源的追溯密切相关。

早在南朝时,谢赫即已提出“迹有巧拙,艺无古今”的著名论断。但直至今天,愿意提及这一画学观念的人似乎并不多。人们更多是在西方进化论、现代性话语的影响下,将“革命”“创新”奉为中国画的不二追求,画界充满过量的激情,以致中国画的发展日益偏离画学真义。“艺无古今”的内涵大致可以表述为:中国画既是一种讲究传承的艺术,又是一种追求时代精神而不断自我优化的艺术。换言之,中国画不啻为一种打通古今、自洽自足的独特画种。这种特性落实于笔墨语言,就是强调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中国古人在文明萌生之初,即已确立“效天法地”的文化创生传统,先民们一方面在对四时轮转、五行相生相克等现象的观察与诠解中,形成了最初的宇宙观与循环性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文化创造中确立了重“法”的精神原型。这两者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既重“法”之传承,又重“法”之创变的精神传统,这也正是“艺无古今”观念的文化思想根源。重“法”的观念强调传统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性不但不会随时代的嬗变消磨、淡化,相反,它愈益强化并逐渐形成了传承有序的文化谱系,以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画有画谱、拳有拳谱、棋有棋谱这一独特现象。形之于画谱的中国画画法体系,因此成为后世习画者之津逮与法门。

但是,传承性只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一方面,中国画还强调破除“法”障和谱系结构。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一方面以“一画”论建构起“法”的本体图式,一方面又强调“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他“佛心道骨画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奇肆,意境雄浑,似古人又胜似古人。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的创变性,实乃寓含了变与不变合一的深刻易理观。“笔墨当随时代”论正是对“艺无古今”观的隔世回应。

然而,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画因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和影响,过多地强调“变”与“创新”的一面,疏离乃至摒弃了“不变”与“传承”的一面,并方枘圆凿地将中国画以“艺无古今”为内核的“创新性”比附于西方所谓的“现代性”。人们在热衷于这种比附的时候,恰恰忽略了现代美术史上一个巨大的文化悖论:当西方现代美术从中国古典文人写意画中努力寻绎并发掘“现代性”的时候,现代中国画却以背道而驰的方式接引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在文化、学理的层面上,其偏向性是不言而喻的。比照中西现代美术的发生与发展,所谓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

梁永琳:

唐代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明末清初的石涛则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之语,郑板桥更明确提出“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齐白石也有“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之诫。结合您的艺术创作和美学实践,您怎样理解这些书画家对艺术家主体意识的强调?如何理解、认识中国绘画的发展之路?

王明明:

无论什么时代,中国画的发展必须要在传统脉络之下延续与传承,传统是通往中国画的必经之途。有传统才有根基,在此基础上的传承才有普遍意义,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突破,才能明辨这种突破是否有意义。

李可染所说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传统)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就是要学习前人的经验,走出自己的路子。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定要有唯一性、原创性,任何一种经验一旦在画史确立,此路便将自动“关门”,不再接受同样的“经验”,这其实是逼着画家在此脉络下“创新”。换个角度看,这个“机制”是颇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画其实就是画家心性的载体,时代不同、学养不同、经历不同、兴趣不同,当然就产生不同的“经验”,若按照前人的“经验”去简单描摹,自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借鉴传统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时代精神及自我境界上。

画家在传统的脉络之下,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之下,画出当下真实的心境(我们是“现代人”),便是创新,新的东西经历时间的淘洗若留了下来,便是传统,如此往复。中国画发展两千余年而经久不衰,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依托中国文化,有强健的“心脏”“肌体”及“造血机制”作为保证。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以此制约“气血”在一个无形的“管道”里运行,涵养出一幅幅经典佳构。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中国画发展的最大特色。

我本人在吸纳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吸收现代审美元素,以探索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山水、花鸟、人物,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语境,不能用一种技法来表现,笔墨可以千变万化,但要表现的核心是中国的意境。

自信自觉走向世界

梁永琳:

无论是用笔的勾皴点染擦,还是笔墨结构、笔墨关系,甚至空间结构上的“以大观小”带来的神思驰骋,章法上的乾旋坤转、收放开合呼应,中国绘画艺术已然形成体系并不断完善,成为中国美学精神的独特表达,可视为中国文化深厚积淀的外化,是画家胸襟怀抱和笔墨精神的对接。怎样理解中国绘画的本土意义与世界价值?

王明明:

古人把欣赏绘画放到“悟道”和“天地精神”的层面上去考量。圣人含道映物,“道”是万物之始,是万物的规律。中国绘画不仅是美学的范畴,实质上一直立于哲学和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从谢赫的“明劝戒,著升沉”,到张彦远的“成教化,助人伦”,中国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社会担当。中国画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言。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的话或许可以作为提示:“大约125年以前,当蒸汽引擎和铁路出现的时刻,有些作家说,我们将变成使用单一语言——英语——的世界。这件事当时没有实现,现在也不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来临。简而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在今天都在热议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语境中,互相学习和借鉴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发现,“中国形象”“中国气派”已经逐渐成为现今中国最为重要的词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显得更加宝贵。

自信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人类的文化系统中有众多的分支系统,中国画作为其中极为特殊的体系,值得全世界的学习和尊重。好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齐白石绘画作品在国外多个博物馆的展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外国观众为他的艺术而感动,因为齐白石用简明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世界人民的所见所感,朴实而亲切地表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把中国经典绘画自信自觉地推向世界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中国画有着更加广阔的未来。

(2017年5月9日)

西游太小了  天上掉下朵白莲花  元降  人民日报70年消息选  女神的上门豪婿  管遵惠针余笔谈  不说也罢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聊斋志异(经典译林)  都市逍遥医神  风光迫嫁  唐宋词鉴赏课  重生火影的修道者  噬神武帝  逍遥医婿  都市最强狂婿  灵枢解难  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学  中药传说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下册)  

热门小说推荐
横刀立马

横刀立马

他是一个从修罗屠场中走出来的男人--王风,无数的鲜血杀机磨练出了他过人的力量和智慧,还赐予他了一块极寒玄铁。但是当他走出战场的同时却又意外跌入了异界,无数的强敌纷沓致来,神秘的魔法,美丽的精灵,狂暴的战士,绝世的神器,面对着这一切他该何去何从?鲜血四溅,杀机漫天,大陆将为王风的到来掀起怎样的一股血雨腥风呢?横刀立马,逐鹿江湖--敬请期待...

重生之流年

重生之流年

回到十年前,在思想尚未开放,信息尚未发达的小城市,方洛要做的就是狠狠地拥抱狗娘养的青春,偷偷牵曾经爱慕的女孩的手,奔向未来。...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公元前221年,六国一统,华夏归一。此时的大秦国很需要一位贵人相助。于是,败家子蒙毅挺身而出?是的,败家子,身为大秦第一败家子的蒙毅,当仁不让,开始了他没羞没臊的人生。...

血腥科技有限公司

血腥科技有限公司

在毕业等于失业的年代,成绩并不好的司马朗神奇的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当他拿着录用通知单,乘坐公交车来到公司的报到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家什么软件企业。这家公司名为血腥科技有限公司,着落在血腥软件园,整个公司就是一座巨大的坟头,而工作是做着一个又一个的血腥任务。他不断的积攒血腥币,只为,那六年后,合同期满,能够如愿的回到现实世界与家人团聚!郑重提醒当你接到录用通知单的时候,不要高兴的太早,或许,这是来自某个血腥世界的邀请函,嘿嘿...

绝代战魂

绝代战魂

为了更强,唐锋吞食丹药,却不想药力爆棚,差点自爆而亡。父亲遗物自发救主,恍惚间,唐锋经历了三世轮回,看到了三世大帝的一生种种。唐锋醒来,为梦想而努力,为爱而奋斗。面对人生,唐锋豪言与我点滴之恩,我必涌泉相报,与我为恶之仇,我必雷霆相还!且看少年唐锋得到三世大帝记忆之后,从一个小城少年,一步步成为傲啸九天的无上至尊。...

徘徊在等你的时光里

徘徊在等你的时光里

辛逸从没想过自己会重生,更没想过自己会重生八次。更过分的是,她每次重生,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遇到一个不同的人。而这些人,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直到第九次生命里,出现了一个叫顾许浧的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