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章(第1页)

皇帝说,虽然大清现在抚有四海,国力强大,但是祖先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日不可丢。八旗官兵,当常思当初满族军队是如何吃苦耐劳,奋发进取,力改&ldo;武务不振,军务废弛&rdo;的现状。全体文臣,当经常想想现在的生活要好于祖先创业时多少倍,清廉自持,俭朴为政,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大清的统治。

嘉庆皇帝的这一决定,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好理解。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嘉庆面临的问题,用&ldo;祖制旧法&rdo;,是不可能解决的。

站在康乾盛世肩膀上的嘉庆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已经超出了几千年间中国所有政治经验范围。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盛世。这个盛世,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达到了传统政治治理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无论是从权力制度的稳定性,还是物质财富的丰盈程度,还是国家疆域的最大化上,都已经达到了传统政治的理想化境界。这一传统盛世的形成,已经耗竭了传统社会制度的所有动力。

凡事物极必反,这个史上最大的盛世,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猛增使传统社会机制的承受能力达到临界点。要把这个盛世延续下去,唯一的可能就是突破传统政治经验的范畴,在&ldo;祖制旧法&rdo;之外寻找全新的出路。事实上,任何挑战,同时都是机遇。比如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当时不仅困扰中国一国,也是世界各国遇到的普遍问题。自地理大发现之后,玉米、番薯、土豆、花生等新品种由新大陆向旧大陆传播,导致了一个多世纪时间里世界人口几乎同步增长。18世纪,世界人口从641亿增至919亿,增幅比例为4337;中国人口则从15亿增至313亿,增幅为10867。

亘古未见的人口问题对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挑战。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推动了发展。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表明,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往往会推动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第一步。欧洲国家正是通过大力发展工商业来吸纳过剩人口,以工业化和城镇化来解决人口压力,从而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如果中国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把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发展海外殖民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那么中国完全有可能搭上刚刚开起的全球化之车,主动打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大门。

因此,历史对嘉庆帝提出的要求,不是全面退守传统,而是主动大胆出击,全方位地对传统政治框架进行改革,但亲政之初作风清新的他,却比任何皇帝都坚决地举起了&ldo;守旧&rdo;的大旗。

&ldo;守成&rdo;的大方向一定,那么,各种具体措施就应运而出。它们就像一套套早已经准备好的工具,整整齐齐地摆在祖宗留下的工具箱里。

皇帝每日早起洗漱之后,别的事放在一边,恭敬端坐,阅读先朝《实录》一卷,除巡狩斋戒外,天天如此,寒暑不间。

针对腐败问题、财政问题、人口问题,他一一根据祖先们的遗训,提出了一套中规中矩的治理方案。

在运动式惩贪失败后,皇帝认识到,仅仅靠杀头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他把反腐的重心放到了教育上。皇帝扭转官场风气的主要办法是选拔清官,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人,教育人,启发人的天良。

他在自己所做的《才德说》中明确宣布了他选择人才的标准:&ldo;夫才德全备之人上也;德优于才者次也;才过于德者又其次也。德优于才犹不失为君子,若才过于德,终恐流为小人矣……宁可使才不足,不可使德确歉也。&rdo;

皇帝认为,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扭转风气。皇帝说,&ldo;小民皆有天良&rdo;,官员自然也不例外。之所以有&ldo;恶者&rdo;&ldo;贪者&rdo;,根本原因在于&ldo;教化不行,不明正道&rdo;。抓好教育,官员们就能保持住&ldo;天良&rdo;或重新人性归善。因此,选好朝廷的中枢大臣,树立一系列良好的榜样,上行下效,来带动整个朝廷政治风气的转变,是他整顿吏治的核心思路。

嘉庆一朝的中枢大臣们,突出的特点是道德操守不错,办事谨慎小心。乾隆留下的老臣王杰因&ldo;忠清直劲,老成端谨&rdo;被嘉庆十分欣赏,称赞他&ldo;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rdo;。刘墉也因向称&ldo;清介持躬&rdo;而得到重用。另一名重臣董诰也是勤慎持正的人,史书称其&ldo;父子历事三朝,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rdo;。戴衢亨则&ldo;性清通,无声色之好,办事谨饬清慎&rdo;。

然而,他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杰出的政治才华,少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和创新精神。对于嘉庆一朝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提出略有新意的解决办法。宁用平庸之徒,不用&ldo;有才无德&rdo;或者&ldo;躁进好动&rdo;之人,是嘉庆的用人原则。虽然号称法祖,实际上这一用人标准与他的先祖们并不相同。且不说清朝兴起时大量任用&ldo;操守有亏&rdo;的汉族降臣、叛臣,就是康雍乾时期,皇帝用人,也首重能力,不拘小节,所以才造就了一百多年的辉煌。咸丰年间,大臣张集馨与咸丰皇帝纵谈乾隆年间事,有一段有趣的对话。咸丰说,&ldo;老辈督抚要钱厉害&rdo;。意思是说,乾隆年间的方面大臣都很腐败。张集馨却认为,乾隆年间,督抚虽不免贪黩,然其才具皆系大开大阖手笔,每遇地方事体,无不举办;今则督抚才具似不如老辈,而操守似亦胜于老辈。这一说法,也适用于嘉庆时期。

教育式的反腐,其实是缘木求鱼。因为大清王朝此时的腐败是典型的制度性腐败。

僵化的财政制度、失灵的监督体系、贪渎文化传统是嘉庆时政治腐败的三大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则是财政制度。如前所述,从雍正时期到嘉庆时期,由于美洲白银大量流入,大清物价上涨了三倍。按道理,物价上涨之后,官员的俸禄起码也应该同步上涨。然而自雍正养廉制制定之后一直到嘉庆年间,乾隆和嘉庆以&ldo;守祖制&rdo;为由,没有给官员们加过一次薪。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副使英国人斯当东对此看得很清楚,他说:&ldo;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白银从欧洲流入中国,因此中国物价显著提高。物价提高了,但官员们的薪金仍然是固定的,这就使他们的收入同应有的开支比例失调&rdo;,&ldo;中国官吏的薪金不高,使他们容易接受礼物的引诱&rdo;,&ldo;据说大部分衙门里都还有贪污,中国官吏薪俸很低,但许多贪官污吏可以弄到巨大家产&rdo;。因此,要解决腐败问题,就要与财政改革结合起来,摆脱祖制&ldo;不加赋&rdo;的桎梏,大幅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给官员加薪,把灰色收入变成白色收入。

然而,嘉庆皇帝坚决反对财政改革。

他害怕增加税收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明代万历皇帝为了战争加派&ldo;三饷&rdo;,剜肉补疮,动摇了大明帝国的根基。所以,清朝历代皇帝一再强调,明朝不是亡于崇祯,而是亡于万历。这一点,嘉庆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决心恪守&ldo;不加赋&rdo;的祖训。不但不加赋,甚至由于经常豁免灾荒地区的税收,嘉庆年间的税收比祖制还有所减少。虽然人口增长了近一倍,但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田赋、盐课、杂赋收入,只有40044万两,同乾隆十八年(1753年)相比,前后60年间只增加63。财政收入严重入不敷出。

风中的纸屑(短篇集)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老人与海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岁月与性情(短篇集)  丧钟为谁而鸣  各自的朝圣路  碎句与短章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  太阳照样升起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爱情不风流(短篇集)  乞力马扎罗的雪  另一种存在  灵魂只能独行  把心安顿好  宝贝,宝贝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永别了武器/战地春梦  

热门小说推荐
魏延的种子三国

魏延的种子三国

宅男打完三国游戏,误点种子神器,魂飞三国,成为魏延!撸主,现猛将种子陈到,1不?兑!提升陈到武力到1要再做赵云的影子!撸主,现名将种子邓艾,2不?换!提升邓艾统御到1了钟繇杀司马!撸主,搜索现马岱的位置,旁边有马,干不干?不要怂就是干!92不行,给我加满!我要秒了马岱虐马!撸主,现土豆红薯玉米辣椒种子,换...

皇后重生要谋反

皇后重生要谋反

主角是唐宓夜宸轩的小说叫皇后重生要谋反,本小说的作者是流心蜜糖写的一本穿越架空类型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前世,她用医术替他拉拢人心,让外祖用兵权助他登位,结果最后却换来满门屠杀,惨死收场。重活一世,她绝不会再让自己活成一场笑话。她要用她五年的记忆,高超的医术,力挽狂澜。保幼弟,护祖母,斗白莲,杀渣男。她要让所有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只是这前世夫君的弟弟怎么缠上了她?说好不再入他夜家门的,结果却终是难逃这前世今生的命运!前世今生都是1V1,无敌甜宠文,大家一定要看哦!...

重生年代她当咸鱼躺赢了

重生年代她当咸鱼躺赢了

全文免费赵枔前世摸爬滚打成了上市公司总裁,站在金字塔尖子上的女人。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让她回到了九十年代,这时的她只是刚刚拿到省级大学通知书的农村胖丫头。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她选择了跟上一辈子不一样的路,没有回到所谓的亲生父母身边。这一世她要自在的活,顺便报个仇。村子流言四起,老赵家的姑娘脑子坏掉了,嫁了个穷小子,注定一辈子受穷!作为当事人的穷小子顾北霆,媳妇,我穷吗?赵枔面对着两辈子都把她当成手心宝的男人,你要是穷人,那世上还有富人吗?她们只想腻歪在一起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偏偏有人让他们不如意,夫妻二人相视一笑,既然有人送上门,那就顺手虐一虐就当是添个乐趣好了...

当他的白月光

当他的白月光

为了保住恩人的公司,她去偷拍自己丈夫却没想到被认出。原来你就是我的妻子?不,不是,你认错了!他勾唇认错了吗?我好好看看是不是认错了!她哀嚎你丫根本不是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