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再次商酌,尽翻前议,齐人翰林,一等第一名邵吴远授职读翰林院侍讲;以下汤斌、吴来泰、施闰章授职翰林院侍讲,此外援职为翰林院编修的十八人,授职为翰林院检讨的二十八人,合计五十名。另外来试而年老者,俱授职为内阁中书,准予回籍。
点翰林是好难的事,三考出身,御笔亲点;十年寒窗的辛苦,未见得能够如愿,而五十征士,凭一赋一诗,半天的工夫,就能高坐清秘堂上,这就更使得未曾被荐的人,既妒且恨了。
于是这五十新贵,被称为&ldo;野翰林&rdo;,而且有一首七律,流传众口,讥嘲李囗、杜立德、冯溥、叶方蔼四主司外,当然也要攻击&ldo;野翰林&rdo;:
自古文人推李杜,如今李杜亦希奇、叶公懵懂遭龙吓,冯妇痴呆被虎欺;宿构零軿衡玉赋,失黏落韵省耕诗。若教此辈来修史,胜国君臣也皱眉。
在这五十征士中,尤其为人所妒的是&ldo;四布衣&rdo;;只是入史馆的只有三个,李因笃坚决&ldo;告终养&rdo;,得能如愿,回乡侍母。
不愿受职的,也还有得是,其中有一个叫孙枝蔚,当他被荐时,以年老为借口,请求免试;吏部官员说他不老。到了授职那天,那官员看他须眉皆白,便笑着说道:&ldo;孙先生老了!&rdo;
&ldo;我不老。&rdo;
&ldo;须眉庞然,怎说不老?&rdo;
&ldo;我四十岁就是如此。&rdo;孙枝蔚大发脾气,&ldo;我要求免试,你们说不老;现在又说我老了!老了不能做官,连辞官都不可以。这叫什么话?&rdo;
吏部官员唯有笑着道歉,而孙枝蔚亦终于带着内阁中书的街头,回到家乡。临行之前,做了一首诗:
一官如宠鹤,万里本浮鸥。献赋曾非晏,童年况异刘。山人今上路,小妇免登楼。临水看蝌蚪,惟添错字愁。
这些逸事妙闻,或者讥刺的诗文,对汤斌都不发生影响;得官不足为喜,令他兴奋的是,明史终于要开馆纂修了。
修明史开馆,以内阁学士徐元文为监修,翰林掌院叶方蔼、右庶子张玉书为总裁,五十弘博及右庶子卢传等十六人为纂修。于是搜集史料、订定体例,积极展开了记录一代兴亡、以为鉴戒的史学大业。
史馆中最起劲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朱彝尊,连上总裁好几封信,谈体例、谈史料、谈前朝公案的真相和是非,议论侃侃,锋芒毕露,颇道同事的妒忌。再一个就是汤斌,他的议论平实,作了一篇《明史凡例议》,认为官吏&ldo;纪、传、表、志&rdo;四大部分,&ldo;必君临天下方称纪,则系统分明&rdo;,因此,明太祖长子,被立为太子的朱标,虽被建文帝尊为&ldo;兴宗&rdo;,当称为&ldo;懿文太子&rdo;;世宗人承大统,追尊本生父为&ldo;睿宗&rdo;,仍当称为&ldo;兴献王&rdo;,因为这两&ldo;宗&rdo;,实际上不曾做过一天皇帝。
当时引起争议最烈的是,立不立&ldo;道学传&rdo;?有人主张照宋史体例,&ldo;将明儒学术醇正,与程朱吻合者,编为&lso;道学传&rso;&rdo;,这是存着门户之见,意在贬斥王阳明一派;汤斌不以为然,但在体例中的议论。却并无成见,只说如立&ldo;道学传&rdo;,应该如何;不立&ldo;道学传&rdo;,只立&ldo;儒林传&rdo;又应该如何?最后当争议得相持不下时,汤斌提出了黄宗羲的一封信,方始定议。
黄宗羲的那封信,解释&ldo;儒&rdo;之一字,与圣贤并称,他说:&ldo;统天地人曰儒,以鲁国而止儒一人,&rdo;这是指孔子;所以&ldo;儒之名目,原目不轻。儒者成德之名,犹之曰贤曰圣也。&rdo;而&ldo;道学者,以道为学,未成乎名也,&rdo;换句话说,&ldo;道学&rdo;是个虚泛笼统的名词,与&ldo;儒&rdo;的成为一种&ldo;成德&rdo;的尊称不同。&ldo;以道为学&rdo;,不过表示有志于道,并不能显示出此人在学术上有何成就;好比有志做圣贤,究竟不是圣贤。所以&ldo;道学&rdo;不可以作史传的篇名,否则,就是&ldo;欲重而反轻、称名而背义。&rdo;元朝修宋史特立&ldo;道学传&rdo;,是元人之陋,不足取法。
这番议论,比朱彝尊所说的&ldo;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可以统儒林&rdo;更见精警,因而由汤斌公开以后,&ldo;道学传&rdo;三字,便从预定的明史目录中删除。
编纂明史稿,以洪武至正德为一期,纪、传两部分,刊出人名,分别拈阄,巧得很,汤斌拈到的是开宗明义第一篇:&ldo;太祖本纪&rdo;
于是汤斌以明太祖实录为根据,通览当时有关的公私记载,冥搜默索,数次易稿,都觉得不能满意。便先撰作比较简单的史稿,着手&ldo;天文志、历志、王行志&rdo;的编纂。
皇帝对修明史的进度,非常注意,常常召见叶方蔼、徐元文等有所垂询。知道勤慎将事的是那几个人,补为日讲起注官,可以专折奏事。汤斌是其中之一。
康熙二十年辛酉,逢到乡试的年分,照例点翰林官为各省主考,这是个好差使,除了地方官办供应以外,录取的举人皆为门生,谒见&ldo;座师&rdo;时,要送上一封贽敬,数目多寡不一,但集腋成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各省录取举人的名额,称为&ldo;解额&rdo;;以省分大小、人口繁简而定解额多寡,最多的是顺天和江南,都有一百六十余名,最少的是贵州,只得四十名;浙江列为第二等,有一百名左右。每一名新举人送座师的贽敬,通扯十两计算,汤斌此行就有一千两银子的收入。
这是皇帝特加的恩惠。当然也因为词科出身的,品学两胜,能够端正科场风气,为国选拔真才,所以十五处、三十名正副主考,词科出身的占了十三个,而且以正主考居多,除了汤斌以外,泰松龄放到江西,李来泰放到湖广,施闰章放到河南,曹禾放到山东,严绳孙放到山西,方象瑛放到四川,邵吴远放到广东,乔莱放到广西,米汉雯放到云南。年纪较轻的,像朱彝尊则放到江南当副主考。
汤斌奉旨即行,随带了史稿,坐船由运河南下。到了杭州,总督李之芳,巡抚李本晟,都在码头上迎候;主考等于钦差,照例接入接官厅,将汤斌引入上首西南而立,然后地方大吏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报名&ldo;恭请圣安&rdo;。
&ldo;朕安!&rdo;汤斌代表皇帝回答。
行过这套仪注,方始有私人的酬酢;李之芳是汤斌的同年,自然分外亲热,但巡抚李本晟是顺治六年的进士,官职比总督低,科名却比总督早,所以汤斌称他&ldo;前辈&rdo;,非常客气。
寒暄既毕,正副主考被护送到&ldo;公馆&rdo;休息;椅子还没有坐热,总督派&ldo;戈什哈&rdo;送来了一桌燕菜席;接着是杭州府的钱塘县知县,持着手本来谒见。
省城的知府称为&ldo;首府&rdo;,首府的第一县称为首县。凡有达官贵人莅省公干,或者路过,照例由首县&ldo;办差&rdo;,供应一切。这个规矩,汤斌自然知道;因而了解首县此来是谈办差的事,不能不见。
未见之前,得先邀副主考于觉世来谈一谈,&ldo;子先兄&rdo;,汤斌喊着他的号说,&ldo;三藩之乱,虽已平定,疮痍满目,民生凋敝;浙江为人阎的要道,这几年平服耿精忠,大军由浙江经过,军需供应,颇费民力。你我该当体谅!&rdo;
正德外记 胡雪岩 汉宫名媛王昭君 暧昧陷阱 草莽英雄 李鸿章 续子不语 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董小宛 状元娘子 我有方外客 清末四公子 粉墨春秋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海上花魅影 新齐谐/子不语 大将曹彬 红顶商人胡雪岩 恩怨江湖 缇萦
关于大王饶命灵气复苏了,吕树眼瞅着一个个大能横空出世。然后再看一眼自己不太正经的能力,倒吸一口冷气。玩狗蛋啊!这是一个吕树依靠毒鸡汤成为大魔王的故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王饶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大唐皇朝即将崩塌,儒释道三门欲逐天下,异族大军四面侵入边疆。宗室子弟重生长安,前世他为亡国之君,欲为长安布衣不可得,今世他要逆天改运。我有帝剑扫六合,我秉帝道立纲纪,御仙役魔证帝业!...
作者岁月忽已暮的经典小说祸世医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她本是惊才绝艳的尚书嫡女,一朝错爱,误信他人,杀害了真心为她的枕边人,更是被错爱之人虐杀身亡,含恨而终。再睁眼,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丞相府不受宠的庶出三小姐,府内人人欺压,事事不顺。她惩恶仆,斗主母,拾毒术,灭渣男!步步为营中她追寻往日谜团,却发现迷雾之下暗潮汹涌,待她揭开迷雾下的帷幕,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说他太倒霉还是太幸运,失业的当天被车撞了,生命垂危之际却被植入了来自外星的第七代生命进化系统。什么?让他五年内进化为超级地球人,成功有奖励,失败化作泥巴?...
简介前世,简宁被妹妹和渣男迷了心窍,误以为宠她入骨的男人是害死父亲的罪魁祸首!她作天作地,抛夫弃女,只想离他远远的!却不想反被渣男囚禁八年!直到被渣男凌虐至死,她才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渣男和妹妹的阴谋!重生归来,简宁紧紧抱住老公的大腿,狂刷好感,老公,我知道错了!男人步步逼近,你昨天还说要离婚!简宁吓得小脸惨白,打死不离婚!我要名分!要公开!要我们的小圆圆!我生她肚子那么大一条疤。男人那条疤明明是阑尾炎简宁炸毛,搂着他不撒手,我不听!反正我现在就是沈太太!结婚下一秒,被男人反客为主,好,别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