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第1页)

臣继母素禀怯弱,夏月得家书,忽感半身不遂之症,臣方寸已乱;八月初十日复接家信,言臣母病至委顿,四肢拘挛,转侧须人,昼夜涕泣,思臣一见面,臣闻之肝肠迸裂,呕血几绝。按京臣省亲,具有定例,臣不敢破例请假,惟是巨病势危,万万不堪供职,仰祈我皇上圣心垂怜,赐臣解任回籍,庭母子得一相见,倘臣母得保余年,臣溘然长逝,亦无所恨。

于是,皇帝朱笔亲写一道慰留的手谕,命侍读学士德格勒去颁示。德格勒是旗人,跟李光地同年好友,旗人深通汉文的不多,所以德格勒自视甚高,平时最喜欢放言高论,批评别人的学问文章,但对汤斌是相当佩服的,所以皇帝派了他这样一个差使。

等到摆设香案,跪听宣谕以后,汤斌的心情相当复杂,感激与失望交并,而继母的病况,颇为严重,考虑再三,还是要上奏辞官。

他的第二道奏疏尚未着笔,皇帝倒先传旨召见了,&ldo;汤斌,&rdo;他说:&ldo;我知道你纯孝,视继母如生母,不过你又何忍舍我而去。我如今有个两全之计,我赐你一座住宅,你把你的继母,接了来奉养,不就行了吗?&rdo;

皇帝是想得很好,无奈事实上办不到,因为轩太夫人病势很重,长途跋涉,极其劳累;加以汤斌又绝不愿利用大臣的地位,要求沿途地方官办供应,瘦驴破车,鸡声茅店,从河南一路颠簸到京师,非送掉老命不可,而且轩太夫人足迹不出里门,也未见得能服京师的水土,所以汤斌坚辞不受。

&ldo;臣母已老,万不能来。&rdo;他磕着头说:&ldo;皇上不舍臣远离阙下,臣请解职回乡,省母以后,仍旧回京。明史大事,臣愿效余生,以白衣暂领史局。伏乞皇上天恩允准。&rdo;

&ldo;我实在不能放你。暂且过几天再说吧!&rdo;

这一过过了十天,不见皇帝提起,在汤斌焦急无计;在余国柱等人,却当他是恋栈,看皇帝不准他辞官,大失所望,因而一不做,二不休,放出去一个极恶毒的谣言。

这个谣言是说,皇帝对汤斌异常不满,因为他不识抬举,要拿他纳入旗籍,汉人入旗,变为满军;归一旗的都统管辖,指定地方居住,等于行动失去自由,从此怕回不得家乡了。所以一时关心汤斌的人,无不大为着急。正好汤斌上朝,因为病体衰弱,由人扶着上轿,见到的人,以为汤斌是被强制执行,奔走相告,说&ldo;汤尚书入旗了!&rdo;于是有人为他掉眼泪,有人为他奔走‐‐大多是江南的京官,集会商议,决心去击&ldo;圣闻鼓&rdo;鸣冤。后来得到消息,说是属于误传,实际上并无其事,大家方始散去。

汤斌经此刺激,病体越发不支,但在这种局面之下,惟有委屈隐忍,抱病入宫;皇太子一看汤斌的脸,大惊失色,&ldo;师傅!&rdo;他说:&ldo;你病得这个样子!&rdo;

皇太子很敬重汤斌,当天就去见皇帝,将他的情形详细奏陈。皇帝考虑之下,认为汤斌不宜再担任辅导东宫的重任务,因而一面遣御医为他诊治;一面将他调为工部尚书。

就在这一天,内阁奉旨议事,汤斌因为东宫进讲的缘故,自然不能参加,只是忘掉声明;这一下,左都御史王鸿绪便又算抓住他的短处了,指使御史,上奏弹劾。

弹章一上,照例交议,余国柱等人所拟的处分是,降二级调用‐‐降二级实在是降七级,因为汤斌原有降五级调用的处分,特旨留任,如果此时奉准调用,当然连同前案,一并计算,立刻可以降为从四品的官员。

这是恶毒得已非常露骨的手法,蓄意要撵走汤斌,吏部尚书陈廷敬,心怀不平,要为汤斌说话,&ldo;最近刚有同样的案子,失朝不过罚俸半年,&rdo;他说:&ldo;何以独对汤斌尚书不公?&rdo;

余国柱等人不听,照原议复奏,以为这下子一定可以把汤斌打下去了。

再也没有想到,皇帝的批示是:&ldo;着即留任。&rdo;一而再,再而三地扳不倒汤斌,明珠和他的走狗们害怕了,相顾失色地表示,这不是一个好征兆,担心皇帝不是偏爱汤斌,是对他们的警告,言不听,计不从,祸将不远;同时也担心汤斌会因此报复。

确有人劝过汤斌报复。在他病中,来探望的络绎不绝,有人劝他委曲求全,向明珠说几句好话;或者托人出来,居间调解,汤斌当然不肯这么做,他泰然笑道:&ldo;我生平养命自安,如今年逾六十,夫复何求?&rdo;

再有些人是劝他采取强硬的报复行动,像郭琇就是如此,&ldo;此辈小人,不给他一点颜色看,他们不晓得利害。&rdo;他说,&ldo;此辈的阴私劣迹,都在老前辈的肚子里,何不拿它一股脑儿抖露出来?倒看看谁忠谁奸,谁善谁恶?&rdo;

&ldo;不!&rdo;汤斌不便说自己不愿多事,用轩太夫人来作推托,&ldo;老母在堂,不敢这样做!&rdo;

他是如此宅心仁厚,不肯伤人;而明珠、余国柱骑虎难下,准备找一个极严重的事由,如谋反大逆之类,掀起一场滔天的风波,置汤斌于死地。

于是首先指使国子监祭酒翁叔元,上奏指汤斌的理学是&ldo;伪学&rdo;,也就是指汤斌为伪道学。这个昧良心的奏折,为翁叔元带来了&ldo;加官之喜&rdo;,明珠保荐他升了少詹事,但也为他带来了一场传遍京师的大羞辱。

政治有是非,或者不是局外人所能了解,所以同情汤斌的人,亦无从为他声援,但学术是天下的公器,汤斌的理学以及他个人的修养实践,昭昭在人耳目,岂容污蔑?而且政治的争斗,牵涉及于学术,竟至诬指其为&ldo;伪学&rdo;,无论如何是件不可恕的事,因此翁叔元为士论所不齿,其中最不平的两个人,除了口诛以外,还展开了笔伐。

这两个人,一个就是皇帝亦久闻其名的&ldo;三布衣&rdo;之一,因为保荐误时,未能参加&ldo;博学弘词&rdo;荣典的姜宸英。

姜宸英字西溟,浙江宁波人。当叶方蔼任明史总裁时,荐他充任纂修,食七品俸禄;并特许他参加会试,他在京师是个大名士,会试的考官,都以收录这个门生为荣,照常理说,进士及第应如探囊取物;谁知姜西溟嗜酒如命,每次入闱都喝得醺醺大醉,试卷违误了规定的格式,致考官爱莫能助。

有一次倒是没喝醉,写作俱佳,格式也对,缴卷时,受卷官随手翻一翻,指出一处问道:&ldo;这两句话,有出典吗?&rdo;

&ldo;那两句话出于李商隐的诗,&rdo;姜西溟不假思索地反问一句:&ldo;你没有读过李义山的诗?&rdo;

受卷官大怒,但亦无可如何,只有暗箭伤人,把他这本卷子摆在一边,不发誊录,考官根本看不见他的文章,自然无从取录。

以后他又为明珠慕名延聘为西席,纳兰性德对他的文采,倾倒备至,殷殷向学,师弟俩极为相得,但终于为了一句话,姜西溟拂袖而去。

事起于明珠有个宠仆,名叫安三,就像明朝严嵩的宠仆严年,为无耻士大夫尊称为&ldo;萼山先生&rdo;那样,安三亦在衣冠缙绅之列,奔走其门的,不知其数,而此人附庸风雅,希望一流大名土的姜西溟亦能假以词色,增添声价。

新齐谐/子不语  粉墨春秋  胡雪岩  正德外记  缇萦  草莽英雄  大将曹彬  状元娘子  海上花魅影  李鸿章  恩怨江湖  暧昧陷阱  红顶商人胡雪岩  董小宛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汉宫名媛王昭君  清末四公子  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续子不语  我有方外客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南朝争霸

重生之南朝争霸

南朝刘宋末年,皇帝驾崩。四皇子刘松作为史上最荒淫的皇帝,杀兄夺位,淫嫂杀侄,乱伦姐姐姑母,大肆削藩,荒芜朝政齐国公萧绍之子萧瑾言,崭露头角,临危受命,扶保猪王刘熜承继大统。刘熜,经历非人虐待之后残暴异常,疑神疑鬼且看乱世英雄萧瑾言如何推翻暴政,建立大齐!...

魔葫

魔葫

修道炼魔,同指长生!修道需要根骨,需要仙缘。而没有根骨,没有仙缘之人要想长生又当如何呢?炼魔之路,一条属于没有根骨,没有仙缘之人的长生之路…...

萌宝来袭,苏先生是女儿奴

萌宝来袭,苏先生是女儿奴

三年后温迟带着两岁半的萌宝归来,与孩子的亲爹苏烨重逢,苏烨是个炒鸡女儿控,两人开启女儿宠爱争夺战的同时,温迟脚踩后母,打脸绿茶妹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唐朝好医生

唐朝好医生

王平安,现代中医世家的子弟,一次偶然机遇下,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唐朝,那个中华医学大放光彩,同时开始向世界传播的辉煌时代---------------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依靠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九州战神秦九州

九州战神秦九州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我有十万个分身

我有十万个分身

我叫袁虎,我有十万八千分身。  我所有分身排成队列,一会组成牛字,一会组成逼字。  我觉着吧,这世界快放不下我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