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9章(第1页)

&ot;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惟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ot;

这里的黑暗,是指尘世,现象界,封闭在现象界里的经验自我;光明,是指上帝,本体界,与本体界相沟通的精神自我。在现象界中,我们是盲目的,受偶然的和有限的遭遇所支配,并且把这些遭遇看成了一切。如果站到上帝的位置上,一览无遗地看见了世界整体,我们就能看清一切人间遭遇的偶然性和有限性,产生一种超脱的心情。

非常正确。不过,我有两点保留或补充。

第一,我们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尘世遭遇,但是,我们永远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个人的尘世遭遇对于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那把我们绊倒的物体同时也把我们支撑,我们不得不抓牢它们,为了不让自己在完全的空无中行走。

第二,在我们的尘世遭遇中,有一些是具有精神意义的,正是通过它们,我们才对天国的事物有所领悟。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时,如果我们从来不曾触到另一双也在摸索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爱的光明就永远不会降临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珍藏着某些不起眼的小物件,用它们纪念人生中难忘的经历,虽然它们在整个宇宙体系中更加不值一提,可是我相信,即使上帝看见了它们也会赞许地一笑。

死亡不是一个思考的对象

周国平

死亡不是一个思考的对象。当我们自以为在思考死亡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别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设、想像、类比等等。

在泰戈尔的作品中,便有许多这样的类比。

类比之一:我们的生命是一个蛋,我们暂时寄居的这个世界是蛋的外壳。当我们被这个世界限制住的时候,就如同蛋壳里的小鸡,对于蛋壳外的更自由的生存是完全没有一个概念的。而死亡,就是我们破壳而出,进入真正自由的境界。

类比之二:我们的现世生命如同束缚在果实里的种子,死亡则是种子突破果实的束缚而成长为一棵树。不朽并非坚持我们所熟悉的现有的生命形态,而是一个不断超越生命特定形态的过程。

类比之三:我们在童年时不能想像成年之后会有全然不同的生活兴趣,与此同理,我们不应该以现世生活的欲望为样本去构想或否定我们的死后生活。

如此等等。

在这些类比中贯穿着一个简单的逻辑,便是:死后是一个完全的未知数,我们不能根据已知的现世生命状态去衡量它。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是,如果说因为现世生命状态的终结而断定死后是虚无,这是武断,那么,把死后设想成一种与现世生命状态恰好相反的自由永恒境界,这同样是武断。有什么理由说死亡是小鸡破壳而出、种子变成树、童年变为成年,而不是一只鸡、一棵树、一个人的生命的真正结束呢?人生中确实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我们尚未亲身经历的时候,我们单凭想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形成一个概念的。但是,我们不能据此断定死后也属这种情形,因为至少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随着生命结束,一切体验也都结束。

类比是迷惑人的。不过,我不反对类比,因为对于死亡的真正思考是不可能的,我们除了用类比或其他诗意的解说来鼓励自己之外,还能够怎样呢?

生活的减法

周国平

这次旅行,从北京出发是乘的法航,可以托运六十公斤行李。谁知到了圣地亚哥,改乘智利国内航班,只准托运二十公斤了。于是,只好把带出的两只箱子精简掉一只,所剩的物品就很少了。到住处后,把这些物品摆开,几乎看不见,好像住在一间空屋子里。可是,这么多天下来了,我并没有感到缺少了什么。回想在北京的家里,比这大得多的屋子总是满满的,每一样东西好像都是必需的,但我现在竟想不起那些必需的东西是什么了。于是我想,许多好像必需的东西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天天都很忙碌,手头总有做不完的事。直到这次出发的前夕,我仍然分秒必争地做着我认为十分紧迫的事中的一件。可是,一旦踏上旅途,再紧迫的事也只好搁下了。现在,我已经把所有似乎必须限期完成的事搁下好些天了,但并没有发现造成了什么后果。于是我想,许多好像必须做的事其实是可做可不做的。

许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必需,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当我们清理自己的居室时,我们会觉得每一样东西都有用处,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们必须搬到一个小屋去住,只允许保留很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那么,我们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只有一间小屋的标准来限定必需的物品,从而为美化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间?

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须做,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日程。如果让我们凭空从其中删除某一些,我们会难做取舍。可是,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只能做成一件事情,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了。那么,我们即使还能活很久,又何妨用来日不多的标准来限定必做的事情,从而为享受生活留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心灵的空间

周国平

在写了上面这一则随想之后,我读到泰戈尔的一段意思相似的话,不过他表达得更好。我把他的话归纳和改写如下--

未被占据的空间和未被占据的时间具有最高的价值。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

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也没有了心灵的自由空间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闲适和遐想的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两宋风云  千年一叹  沙海未央城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山居笔记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诛仙之问道青云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七日杀  借我一生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恐怖十三楼  这个历史挺靠谱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周国平论人生  人生哲思录  塞北三朝  笛声何处  爱的四重奏  吾师余秋雨  

热门小说推荐
逆命

逆命

较量,博弈勇猛,智取?如何才能分清善于恶?怎样才算真正的王者?永恒星球上的永恒,永远掌握在最强王者手中!诈骗大师给你好看!!熟悉或者没接触过是个复仇者联盟和时也欢迎熟悉玩游戏也不用担心,因为本誉保证。...

剑出青鸣

剑出青鸣

作者梦一程的经典小说剑出青鸣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适逢乱世,正道萧条,造成人才青黄不接之局,一时间魔道横行,世间百姓疾苦百态。然邪不压正,东有擎心剑派,西有无尽火域,南有青鸣山庄,北有冰雪两域,中有安四方。故事便是从青鸣山庄开始,且看乱世儿女如何谱写一首首赞歌...

她们说我超凶的

她们说我超凶的

她们说我超凶的作者张北野宋倩她们说我超凶的txt下载某天,高冷的校花突然找到张北野。我一个周后会死,你能不能娶我?张北野一脸懵逼,你特么有病吧?你以后会名震天下,富可敌国,妻妾成群,只有你能救我。...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由作者周德东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罗布泊之咒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修仙奶爸的妖孽人生

修仙奶爸的妖孽人生

小朋友,千万别惹我,我老爸超凶的!小娜扎。九天之下大境,皆为我界!孟浪淡淡道想要嫁给我,那得看我女儿喜不喜欢你!...

武气凌天

武气凌天

武气大陆,宗门千万,强者如林。这是一个高手辈出,武者当道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频出,热血对抗的时代。家族,宗门,帝国,内斗,每天都在上演,无数武学天才,横空出世,相竞第一。百年预言,异族入侵,各方势力,纷纷登场,大陆,毁灭还是新生?魏宏!一个前世为武道奉献一生的人,降临到了这个世界,是成为他人的磨刀石?亦或闯出一条强者之路?武气凌天,敬请期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