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第1页)

多少年来,我个人就有个想法。我觉得,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重点不在理论而在实践。先秦儒家已经安排好了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家所熟悉的。这样的安排极有层次,煞费苦心,然而一点理论的色彩都没有。也许有人会说,人家在这里本来就不想讲理论而只想讲实践的。我们即使承认这一句话是对的,但是,什么是&ldo;仁&rdo;,什么是&ldo;义&rdo;?这在理论上总应该有点交代吧,然而,提到&ldo;仁&rdo;、&ldo;义&rdo;的地方虽多,也只能说是模糊语言,读者或听者并不能得到一点清晰的概念。

秦代以后,到了唐代,以儒家道统传承人自命的大儒韩愈,对伦理道德的理论问题也并没有说清楚。他那一篇著名的文章《原道》一开头就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勿待于外之谓德。

句子读起来铿锵有力,然而他想什么呢?他只有对&ldo;仁&rdo;字下了一个&ldo;博爱&rdo;的定义?而这个定义也是极不深刻的。此外几乎全是空话。&ldo;行而宜之&rdo;的&ldo;宜&rdo;意思是&ldo;适宜&rdo;,什么是&ldo;适宜&rdo;呢?这等于没有说。&ldo;由是而之焉&rdo;的&ldo;之&rdo;字,意思是&ldo;走&rdo;。&ldo;道&rdo;是人走的道路,这又等于白说。至于&ldo;德&rdo;字,解释又是根据汉儒那一套&ldo;德者得也&rdo;,说了仍然是让人莫名其妙。至于其他朝代的其他儒家学者,对仁义道德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我不是伦理学者,现在也不是在写中国伦理学史,恕我不再一一列举了。

我在上面极其概括地讲了从先秦一直到韩愈儒家关于仁义道德的看法。现在,我忽然想到,我必须做一点必要的补充。我既然认为,处理好天人关系在道德范畴内居首要地位,就必须探讨一下,中国古代对于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换句话说,我必须探讨一下先秦时代一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天、地、自然等概念是怎样界定的。

首先谈&ldo;天&rdo;,一些中国哲学史家认为,在春秋末期哲学家们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ldo;天&rdo;是否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这些哲学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主张不是,他们认为天是物质性的东西,就是我们头顶的天。这可以老子为代表。汉代《说文解字》的:&ldo;天,颠也,至高无上&rdo;,可以归入此类。一个阵营的主张是,他们认为天就是上帝,能决定人类的命运,决定个人的命运。这可以孔子为代表。有一些中国哲学史袭用从前苏联贩卖过来的办法,先给每一个哲学家贴上一张标签,不是唯心主义,就是唯物主义,把极端复杂的思想问题简单化了。这种做法为我所不取。

老子《道德经》中在几个地方都提到天、地、自然等等。他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在这一段话里老子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都出现了。他首先提出&ldo;道&rdo;这个概念,在他以后的中国哲学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的&ldo;天&rdo;显然不是有意志的上帝,而是与&ldo;地&rdo;相对的物质性的东西。这里的&ldo;自然&rdo;是最高原则。老子主张&ldo;无为&rdo;,&ldo;自然&rdo;不就是&ldo;无为&rdo;吗?他又说:

漫谈伦理道德(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

明确说天地是没有意志的。他又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道德不发号施令,而是让万物自由自在地成长。总而言之,老子认为天不是神,而是物质的东西。

几乎可以说是,与老子形成对立面的是孔子。在《论语》中有许多讲到&ldo;天&rdo;的地方。孔子虽然说&ldo;子不语怪力乱神&rdo;,但是,在他的心目中是有神的,只不过是&ldo;敬鬼神而远之&rdo;而已。&ldo;天&rdo;在孔子看来也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孔子关于&ldo;天&rdo;的话我引几条: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等等。孔子还提倡&ldo;天命&rdo;,也就是天的意志,天的命令。自命为孔子继承人的孟子,对&ldo;天&rdo;的看法同孔子差不多。他有一段常被征引的话: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其所不能。

在这里,&ldo;天&rdo;也是一个有意志的主宰者。

也被认为是儒家的荀子,对&ldo;天&rdo;的看法却与老子接近,而与孔孟迥异其趣。他不承认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最高主宰者。有的哲学史家说,荀子直接把&ldo;天&rdo;解释为自然界。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确的解释。荀子主要是在《天论》中对&ldo;天&rdo;做了许多唯物的解释,我不去抄录。我想特别提出&ldo;天养&rdo;说:&ldo;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rdo;意思是说人类利用大自然养活自己。这也是很重要的思想。多少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论文《&ldo;天人合一&rdo;新解》,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荀子对&ldo;天&rdo;的解释,所以自命为&ldo;新解&rdo;,其实并不新了。荀子已先我二千多年言之矣。我的贡献在于结合当前世界的情况,把&ldo;天人合一&rdo;归入道德最高标准而已。这一点我在上面讲天人关系一节中已经讲到,请读者参阅。

我在上面只讲了老子、孔子、孟子和荀子。其他诸子对&ldo;天&rdo;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因为同我要谈的问题无关,我不一一论列。我只讲一下墨子,他认为&ldo;天&rdo;是有意志的,这同儒家的孔孟差不多。

我的补充解释就到此为止。

尽管荀子对&ldo;天&rdo;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支配中国思想界的儒家仍然是保守的。我想再回头分析一下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格、致等八个层次。前五项都与修身有关,后三项则讲的是社会关系,没有一项是天人关系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我个人肤浅的看法,先秦儒家,大概同一般老百姓一样,觉得天离开人们远,也有点恍兮惚兮,不容易捉摸,而人际关系则是摆在眼前的,时时处处都会碰上,不注意解决是不行的。我们汉族是一个偏重实际的民族,所以就把注意力大部分用在解决社会关系和个人修身上面了。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有很多形成系列的道德教条,什么仁、义、礼、智、信,什么孝、悌、忠、信、廉、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排列得井井有条,比如五伦之类。亲属间的称呼也有条不紊,什么姑夫、舅父、表姑、表舅等等,世界上哪一种语言也翻译不出来,甚至在当前的中国,除了年纪大的一些人以外,年轻人自己也说不明白了。《白虎通》的三纲、六纪,陈寅恪先生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义之所寄,可见中国这一些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了。

留德十年  季羡林谈人生  痛并快乐着  英雄时代  羽·青空之蓝  牛棚杂忆  幸福了吗  北方城郭  白说  学问人生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另一种回忆录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石破天惊  镜·神寂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大唐西域记  SARS危机  

热门小说推荐
杀生进化

杀生进化

主角小时候出去过一趟,回来后留下了没法儿碰菜刀的毛病。进入无限世界,逐渐变强,逐渐解开心结,唔,或者说是这毛病越来越严重。主角是古武强化,兼修煞气和枪械...

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七年前,她潇洒地丢下100块,带着儿子落跑。七年后,她带着女性杀手的天才儿子回来,没想到被宝贝儿子卖进MBS国际。她的顶头上司竟然是七年前的MR100!坏丫头,七年前你敢这么羞辱我,这次一定让你付出代价!一亿,我买你一生!那我多不划算,买一送一?当腹黑遇上腹黑,外加一个腹黑儿子,拼的是段数级别,拼的是演技,那么,看谁能技高一筹。...

林江顾心雨小说

林江顾心雨小说

林江今天要结婚了。但是新娘长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他站在酒店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赴婚约,最后心一横,决定遵照爷爷遗命,以报顾家老头救命之恩。...

我家师姐不靠谱

我家师姐不靠谱

作者蒜香鸡的经典小说我家师姐不靠谱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林安终于破了师傅的八九归心阵得到了下山的资格,可却为到底去哪犯了愁。大姐那钱可通神,二姐那美女如云,三姐那悬壶济世,四姐那卫国戍关,至于五姐,完全的无法无天看着手里的婚书,林安下定决心要不,哪都不去了,我先结个婚去吧?...

重生之侯府贵妻东方晔沐流云

重生之侯府贵妻东方晔沐流云

前世她因为爱上沈逸,落得众叛亲离尸骨无存的下场。如今她浴火重生,携恨归来,伤过她的她绝不手软,骗过她的她再不错信,端看她扭转乾坤,素手遮天...

一世缠宠:总裁,追妻忙

一世缠宠:总裁,追妻忙

男女主是林落施肖墨寒的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是一世缠宠总裁,追妻忙。主要讲述了丈夫三年未归,回来时却把离婚协议书砸向她的面前,当她离开时候,他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