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第1页)

紧那罗是非人,有时让你看见有时不让你看见。中国云贵黔山区传说的山魈,就是这一类,留在地上的脚印足跟朝前,足趾向后,看起来好像是倒退着走路的,他们偶尔会与人类接触,男的很丑,女的很漂亮,都能歌舞。摩睺罗伽则是大蠎神。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这是参加法会佛在人世的弟子们。比丘的原义是乞士,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和尚是大师,人天之师之意,是种尊称,一个庙子只有住持大方丈才可称是和尚,有如西藏人称活佛。比丘尼是女性出家人,尼是女的意思,后来尊称出家的女尼为阿姑,因此连起来就称尼姑。原来是尊称,到现在称人和尚或尼姑反而有贬意。优婆塞是男居士,优婆夷是女居士,是在家学佛的人。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接到上文介绍了来参加这次法会的诸佛、菩萨、天人、众人,这时,有无量、数不清的大众非常恭敬地围绕着佛,听他说法。经文描述的手法极高明,形容佛站在无量大众之中,像是最高的须弥大山耸立于大海之中,这是个何其庄严壮观的场面呀!想象一下一个道德学问受万人景仰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众人拥戴,并不是神话的场面。如今所谓的明星可能也做得到,权位高的人也做得到;但是包围明星的群众是受狂热欲望所驱使,包围权位高者的群众是被权位所驱使,甚至是被强迫的。

「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佛被大众恭奉到为他而设的宝座,安详地坐下。这座位是用一切宝物来做成的,只有足以为人天师表的大师才够资格坐,所以叫师子座。这里文字用「蔽」形容佛上了座,他的威德庄严光芒像棵大树般,遮蔽了一切到会的大众。以上是讲佛到会时的情形,下面另起一段。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毗耶离城是当时中印度的名都。称长者是年高德劭,学问道德有所成就之人,长者子就是当地有高度文化教养家族的子弟,为首的长者子名叫宝积。宝积这名字在佛经印度文化中好几次出现,尤其是在《大宝积经》中是以他为主体,他提出了很多的重要问题来请佛开示。当时印度同我们春秋战国时一样,是个分封诸侯的地方,有两三百个国家。毗耶离城是当时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是用道德自治,维摩居士的地位在城中好比是一位最高的主席。这次他并没有到会,由宝积带领了五百世家大族的世子来到法会,每人拿着一个镶满七种珠宝的宝盖,是像雨伞一样的东西,晴天可遮阳,雨天可挡雨。中国秦汉之后的帝王出巡时,后面有执宝盖的,就是外头传来的。他们前来参见佛,依印度礼俗向佛叩拜。头面礼足,就像我们今日拜佛,双手向上摊开接住佛的双足,头向下叩佛的脚面,这是最高的礼貌。礼拜之后,每人都将自已的宝盖献给佛,右绕而转。  佛的神力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要注意这一次法会讲学的开始,不是以出家人为主,而是以在家人为主,就是这五百个长者子。佛运用神通把五百个宝盖合拢为一个盖子,这盖子就升空了,盖住了整个虚空,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是一佛国土,是佛的威力所及。这个世界空间有多广大,时间有多长,都没有妨碍,都盖住了。看来像是神话,如果我们站在地平面上仰头看,整个天体就是个宝盖。站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己头上的天顶都不一样,和个人立场不同的天顶变成一个宇宙的观念,本来如此,不是神话,就是说明宇宙就是个圆盖形的。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根据佛经,我们这个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世界的边缘有七金山,藏有无尽的宝藏,镇住世界的边缘,使之不裂开。这段是描写在此宝盖之下,我们这个世界的山、海、河川、日月星辰等都在其中。同时又呈现了这个世界以外的一切诸佛,都同时在讲经。佛教并没有一尊的观念,宇宙没有个绝对的主宰。甚至,佛教主张所有众生本来就是佛,一切众生是平等的,众生只不过迷失了本性,这与其它宗教是不同的。

「尔时一切大众,观佛神力,叹未会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当时在场的大众看见了佛的神通威力,感叹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叹未会有」这四个字用得太好了,我们今日用得很平常,但是当初创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大众赞叹不已,就合掌敬礼。合掌是表示恭敬,将自己的散心收拢起来,同中国人的拱手一样。大众将眼睛瞪起来看着佛,眼光没有一刻离开,好像所有照相机的镜头都对着佛。

「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这是印度礼貌,见到长辈用唱诵表示尊敬,歌词就是偈颂。宝积唱的这一篇偶颂不是普通的歌,是描写成为人天师表的学问道德境界,同诗一样,但是没有办法把有押韵的原文翻成中国的诗歌体,而不失其神韵,这在文学翻译上是非常困难的。不要说外文诗歌很难翻成中文,就连中文的古诗一翻成白话就走样了。偈颂成为中国一种特殊的佛经文学体,同诗词一样的长短句,可是没有办法配合音韵。

「目净修广如青莲」,形容佛的面相,双眼大而长,黑白分明。好像古书所说,功夫到了一定境界就会「碧眼方瞳」,不是西洋人的蓝眼,而是讲眼睛有神,眼白清澈无瑕。

「心净已度诸禅定」,佛的境界是内心达到了绝对的干净,超过了禅定的境界,无所谓定与不定,不再需要借助禅定的功夫达到净的境界。汪意,打坐禅定和后世禅宗不同,不要混为一谈。  净业是什么

「久积净业称无量」,多生累积的修持,到达无量成就境界而成为佛。净业不是善业,善与恶像是一阴一阳,是相对的。没有恶业仅有善业还不能算是净业,净业是善恶二边都不着,无着无依,非有非空,连空也空。佛境界是净业,十方三世诸佛国上皆是净土,因为心净所以国土净。

「导众以寂故稽首」,作为导师领导一切众生进入寂灭涅盘,因此向佛叩头礼拜。寂或涅盘不是死亡,超过了清净安详,是在无比混浊、无比动乱中的清净自然。好比你去到高峰顶上,在没有风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就接近了寂的境界。不过你到了那里,或在打坐中进入这个境界,可能反而会觉得可怕。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看到一切佛展现的神通,普遍的呈现在十方无量无边的国土,无所不在。一提到神通,大家就想到稀奇古怪的东西。中文翻译得很好,是我们自己误解了。神通是人神而通之,是人修到了精神超越物质、超越肉体时,他的精神与天地宇宙法界的观念相通了,自然就起各种变化。所以不应该以凡夫境界的意识妄想,随便妄求神通。如果佛的神通无所不在,为何我们看不到呢?譬如太阳永远在天顶,我们在夜里看不见,并不是太阳不照地球,而是我们所处的地方转到背对太阳的缘故。所以我们看不到佛的神通,见不到我们的自性,是由于自我的妄想、烦恼、业力阻碍住了。

每次睡醒都在拯救世界  有效婚约  娇宠小厨娘  被金主抛弃后我又去跪着求他了  资源咖的我和黑料爱豆相爱了  皇上逼我去宫斗(重生)  我爱吃肉肉  猫犬系男子  你妈就在那里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林楚徐露  旧疾  一树海棠压梨花  我在皇宫当妖妃  修车沦陷  道系小甜甜  海岛相亲  是不想死[网游]  桃色镜头  易经杂说  卿宓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南朝争霸

重生之南朝争霸

南朝刘宋末年,皇帝驾崩。四皇子刘松作为史上最荒淫的皇帝,杀兄夺位,淫嫂杀侄,乱伦姐姐姑母,大肆削藩,荒芜朝政齐国公萧绍之子萧瑾言,崭露头角,临危受命,扶保猪王刘熜承继大统。刘熜,经历非人虐待之后残暴异常,疑神疑鬼且看乱世英雄萧瑾言如何推翻暴政,建立大齐!...

魔葫

魔葫

修道炼魔,同指长生!修道需要根骨,需要仙缘。而没有根骨,没有仙缘之人要想长生又当如何呢?炼魔之路,一条属于没有根骨,没有仙缘之人的长生之路…...

萌宝来袭,苏先生是女儿奴

萌宝来袭,苏先生是女儿奴

三年后温迟带着两岁半的萌宝归来,与孩子的亲爹苏烨重逢,苏烨是个炒鸡女儿控,两人开启女儿宠爱争夺战的同时,温迟脚踩后母,打脸绿茶妹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唐朝好医生

唐朝好医生

王平安,现代中医世家的子弟,一次偶然机遇下,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唐朝,那个中华医学大放光彩,同时开始向世界传播的辉煌时代---------------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依靠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九州战神秦九州

九州战神秦九州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我有十万个分身

我有十万个分身

我叫袁虎,我有十万八千分身。  我所有分身排成队列,一会组成牛字,一会组成逼字。  我觉着吧,这世界快放不下我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