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并称为“纳粹德国的三大悍将”。
初入军旅
隆美尔于1891年11月出生在德国南部城市海登姆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中学校长,母亲则是学校的普通教师。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童年时代的隆美尔是一位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他体质柔弱,性格内向,书生气十足,爱好数学和机械,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最初,隆美尔对于军事不是太感兴趣,但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最终报名参加了德国陆军,随后进入了但泽皇家候补军官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是一个普通的步兵排长,他跟随着大部队转战于西线、罗马尼亚和阿尔卑斯山地。此时的隆美尔经过战争的锤炼,已和学生时代大不相同。他不但意志坚定、勇猛过人,而且还成长为一名“智将”。1917年时,隆美尔已升任少尉连长。在一次战斗中,他率领部队大胆穿插,经过50多个小时的急行军突袭到敌军身后,俘获敌军5000多人、火炮30门,隆美尔从此一战成名。
手持元帅节杖的隆美尔
逞凶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隆美尔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等职务。1938年,隆美尔出版了个人专著《步兵进攻》一书。这本书偶然间被希特勒看到,他对书中“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军事思想大为赞赏,决定接见隆美尔。结果两人相见甚欢,隆美尔被提升为元首大本营卫队长、授少将军衔,成了希特勒身边备受宠信的近臣。
1940年初,隆美尔在希特勒的安排下调任第7装甲师的师长,他终于和自己最喜爱的装甲兵结了缘。当年5月10日,希特勒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闪击法国的行动,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一马当先,成了德军的“先锋官”。5月12日下午,隆美尔率部抵达马斯河,此时河上的两处桥梁已被撤退的法军炸毁,德军前进的步伐受阻。隆美尔不但和步兵们一起第一批渡过了湍急的河流,还指挥坦克通过浮桥渡河,打退了法军的反冲锋。此后,隆美尔的装甲师一路高歌猛进,这种骁勇表现让希特勒都感到不安,希特勒不得不一遍遍地给隆美尔发电报说:“你让我夜不能寐,所有人都在担心你的安全。”
在德军闪击法国的战争中。
6月20日,第7装甲师占领了法国西北部港口城市——瑟堡,成为最先抵达英吉利海峡的德军部队。在40天的战斗中,隆美尔的装甲师向前推进了350多千米,俘获法军9.7万人、装甲车辆485辆、卡车5000辆、火炮数百门,而第7装甲师仅仅付出了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此战过后,第7装甲师成为德军装甲部队中战绩辉煌的王牌师,而隆美尔也荣获了一枚由希特勒亲自颁发的“骑士铁十字勋章”。在这次对法作战中,隆美尔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两军交战时,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可以获得胜利;在战场上静待战况发展的人往往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没能准确地发现敌军目标,也要先发制人。这个经验成了隆美尔的军事信条,在北非战场上,这一理念被他很好地贯彻了下去。
沙漠之狐
1941年2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德国非洲军团司令,并于2月12日先期抵达了北非。当时北非的意大利军营中弥漫着失落和恐慌的气氛,上至军官,下至士兵,人们都对战争的前途完全丧失了信心,大部分人甚至捆好了包裹准备撤回意大利。隆美尔到达非洲之后,立即以手中仅有的两个德军步兵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身着沙漠迷彩服、头戴钢盔的德国士兵顶着灼热的烈日,气势汹汹地走过阅兵台,这让意大利人深感震惊。让友军多少鼓起了些士气后,隆美尔于3月31日掀起一阵进攻旋风,一个德军装甲师和一个意大利装甲师组成的混合部队向英军发起了攻击。英军一时间猝不及防,不到一个星期就狼狈地退却了近300千米,而德军则像恶狼一样紧追不舍。隆美尔率领着司令部的指挥人员,乘着指挥车冲进部队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亲自进行战场指挥。4月6日,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奥康诺中将在撤退途中被德军先头部队俘虏,德军占领了除港口托卜鲁克以外的大片地区,而隆美尔的不少坦克只剩下了“一汤勺”的油料,机枪也只剩下了最后一排子弹。
1942年6月,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向埃及快速推进。
为了保住北非最好的港口托卜鲁克,英国人向北非大举增兵,鼎鼎大名的英军第7装甲师也被调到了北非。6月15日,英军对隆美尔发起了代号为“战斧”的大规模进攻。隆美尔灵活使用手中的装甲部队,最终挫败了英军的进攻。此战后,隆美尔被晋升为上将。这时,他的手中已经有了3个师的兵力——第5装甲师、第9装甲师和第90步兵师,非洲军团总算有点儿军团的样子了。在此后的整个夏天,隆美尔每天都乘着指挥车颠簸着穿越沙漠,视察自己的每一座兵营,他要求每处阵地都要储备足够维持战斗一周的粮食和弹药,所有部队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弹演习,他的目光已经盯住了英军重兵把守的托卜鲁克港。
兵败北非
就在隆美尔进攻之前,恢复了元气的英军于11月18日抢先发起了代号为“十字军战士”的进攻。为了打垮狡猾的“沙漠之狐”,英军投入了近1000辆坦克,而隆美尔手中的坦克只有英军的14。经过3周激战,德军伤亡惨重,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撤退。1942年1月,隆美尔将部队有组织地撤到了利比亚的卜雷加港。在这里,隆美尔得到了他急需的坦克和燃油,并决定再次反攻。英军又一次被隆美尔的闷棍打晕了,接连丢失了数处战略要地。6月初,德军再次逼近托卜鲁克。这次英军已经没有上次那样好运,6月20日,隆美尔下达了对托卜鲁克发起总攻的命令。第二天清晨,德军就攻克了这座防卫森严的要塞,共有3.5万名英军成了德国人的俘虏。这场胜利让整个柏林陷入了疯狂之中,希特勒颁布命令,晋升隆美尔为元帅。这样,从1937年开始,隆美尔用了5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由少将、中将再到上将,最后成为元帅的晋升之路,北非战场成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
然而胜利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德军在将近半年的战斗中损失了不少坦克和弹药,士兵们疲劳不堪,车辆缺少燃油,德军尽管距离埃及港口亚历山大只有120千米,却已是难穿鲁缟的强弩之末了。就在这时,隆美尔遇到了他一生的对手——英国名将蒙哥马利。这两位将军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喜欢深入部队,鼓舞士兵的士气;也都性格孤僻,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都不喝酒,不吸烟,生活极有规律。当然,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隆美尔是运动战的高手,而蒙哥马利则是防御战的专家。“财大气粗”的蒙哥马利手中有1400辆坦克、1300架飞机和23万士兵;而隆美尔却只有9个不满员的师和540辆坦克,350架飞机。在巨大的实力差距和蒙哥马利同样优秀的指挥面前,隆美尔没能再次上演以弱胜强的好戏,非洲军团在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中遭到了惨败。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美军在卡萨布兰卡登陆,德意军队陷入了英美军的夹击之中。1943年3月,希特勒将隆美尔召回了德国。5月13日,隆美尔从广播中收听到了25万名德意官兵在突尼斯投降的消息,这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此刻的隆美尔仿佛已经看到了第三帝国大厦倾覆的情景。
1943年7月,赋闲在家4个月的隆美尔被希特勒任命为驻意大利北部的集团军司令。之后由于盟军在西西里成功登陆,希特勒又于1944年1月将隆美尔调至法国北部,担任B集团军群的司令,负责“大西洋壁垒”的守卫工作。7月17日,诺曼底登陆开始后的第6周,隆美尔在从前线返回指挥部的途中被盟军轰炸机炸成重伤,被送进了医院急救。7月20日,在德军东线大本营“狼穴”中发生了刺杀希特勒的事件。因为负责具体刺杀活动的施陶芬伯格曾是隆美尔的部下,而且在密谋者草拟的临时政府名单上也有隆美尔的名字,百口莫辩的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株连。当时希特勒给了隆美尔两个选择,要么在公开审判后被处死,要么服毒自杀,家人不受牵连。最终,隆美尔选择了自杀。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在自己的汽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纳粹的狼牙——MP3840冲锋枪
时间20世纪30~60年代
人物斯大林
二战期间德国生产的MP3840冲锋枪是一款著名自动武器,“MP”在德语中为冲锋枪的首字母缩写。
冲锋枪的大时代
冲锋枪的产生源自战争中的实际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大战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它是人类大工业时代的文明第一次直接作用于战争这种暴力活动,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在欧洲的广阔战场上厮杀了四年之久。
由于一战时期的大部分战斗是阵地战和壕堑战,攻击的一方首先以密集炮火最大限度地摧毁敌方的坚固工事、战壕和铁丝网,大量杀伤有生力量,再派出步兵以密集的队形冲入防御阵地,在激烈而短促的近战中消灭敌人,夺取阵地。可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各参战国感觉到这种战术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在一战前,军事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当时的野战工事堡垒化和坑道化,再猛烈的炮火也不可能一次性杀伤工事中的全部守军。而重机枪的发明使得防守变得容易,防守方即使人数处于劣势,也可以凭借布置得当的机枪火力给进攻方造成巨大伤亡。在一战爆发的最初4个月中,德法两国就分别伤亡了70万和85万人,装备简陋的俄国在1914年内就损失了250万名士兵。
电影《帝国的毁灭》剧照
这种守强攻弱的残酷现实要求进攻武器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具体来说,进攻一方已经在人数和地形上处于劣势,他们必须装备火力更加猛烈的单兵武器,才能在冲入敌方阵地后以少胜多。当时各国的制式步枪每分钟的射速不过10~15发,激烈战斗中的射速甚至只有5~8发,基本上承担不了扭转乾坤的任务。那么可以连续发射的机枪呢?由于轻型机枪的技术并不成熟,马克沁这样的重机枪又不便于携带,进攻型机枪也很快被否决了。最终,一种由单兵手持,可以在近距离猛烈射击的武器问世,这就是曾经被称为“手提机关枪”的冲锋枪。
快枪出世
冲锋枪的开山之作是德国人的MP18,这款枪械由德国著名的武器设计师施曼塞尔设计,伯格曼军工厂生产。虽然德军装备该枪时一战已经行将结束,德国败局已定,但它仍然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德国人横扫协约国战壕的撒手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枪的巨大成功,北洋军阀时期的汉阳兵工厂也进行过仿制,国内一般称之为伯克曼冲锋枪或“花机光枪”。只是由于工业力量薄弱,始终没能大量生产,所以数量很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时期也曾少量装备过这种武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经典战斗中都曾出现过它的身影。朱德元帅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就曾写道:一次红军遭遇赣军突袭,深夜中部队被打散,自己曾冒着巨大的危险摘走了烈士身上的伯格曼冲锋枪和子弹,因为在红军官兵眼中冲锋枪是优秀的近战武器,每一把都堪称“无价之宝”。
一战结束后,对德国冲锋枪深怀戒心的英法两国在《凡尔赛和约》中明确规定:德军不可以装备冲锋枪,这也算是对这种武器变相的肯定。随着战争狂人希特勒的上台,欧洲上空再次闪过战争黑天使的身影。大家都知道,德军二战初期的胜利大部分依赖于“闪电战”的威力,而“闪电战”的核心就是装甲部队的使用。对于装甲部队来说,车载的坦克炮和机枪可以杀伤远距离的目标,但是装甲车辆在复杂地形中作战时经常遇到各种武器近距离的袭击(比如“莫洛托夫”鸡尾酒瓶和反坦克手榴弹)。由于射界的限制,装甲车辆对于近距离的袭击反应较慢,需要车载步兵进行步坦协同作战,以保护其在近距离的安全,这个距离一般在150米左右。德军传统的毛瑟步枪虽然射程足够,但是火力密度严重不足;MG34机枪虽然火力足够,但体积过大,很难在狭窄的车内携带。于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德国人就开始研发装甲部队和伞兵使用的新型冲锋枪,以保证“闪电战”的顺利实施。
在二战开始前的10年内,德国陆军先后使用了MPl8I、MP28II、MP34I、MP35I等冲锋枪,这些武器大多参加了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在西班牙激烈的运动战和阵地战中,它们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在挑剔的德国军方看来,这些武器仍然保持着一战时期的性能,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德军并没有大量装备。直到德国埃尔马兵工厂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MP38冲锋枪,德军才在1938年将其列为制式装备。
优势重重
MP38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地使用了折叠式枪托的冲锋枪,它枪身由塑料和钢材制成,特点非常鲜明。德军在入侵波兰之前装备了数千支该型冲锋枪,全部交给装甲部队使用。在波兰战役中,MP38冲锋枪成功地保护了防御能力较差的I号、II号和III号坦克,它的猛烈火力让手持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的波兰士兵根本无法靠近德国坦克。波兰战役后,德国的军工企业根据实战经验,在1940年对该枪进行了改进,使它造价更低,工时更少,可靠性更高,这个改进的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MP40冲锋枪。
1943年的法国,两名身挎MP40冲锋枪的德军士官
作为现代冲锋枪的样板,MP40具有现代冲锋武器的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制造简单,价格低廉。现代战争和个人决斗是差距悬殊的两个概念,一件完美精致的武器可以取得一场决斗的胜利,但绝对无法赢得一场残酷漫长的战争。相反,一种做工粗糙、简单实用的武器虽然缺乏美感,却可以帮助一个国家获得最终的胜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人类战争就进入了新纪元,在国家与国家的会战中,一场较大规模的战役可以导致几十万人员和大量技术装备的损失,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谁能快速得到补充,恢复元气。这就要求士兵装备的武器可以迅速制造,造价低廉,即使遭受大量的损失也可以快速制造出来。
二战初期,美军装备的汤姆逊冲锋枪具有良好的火力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即使没有连发武器射击经验的新兵,只需要经受几小时的训练就可以轻松操作。但是,汤姆逊冲锋枪的单价过高,和其他国家十几到几十美元的冲锋枪相比贵得吓人。1941年,英国一次性订购了10万支汤姆逊冲锋枪,货款高达2000多万美元,让外汇储备丰厚的大英帝国都叫苦不迭。到了二战后期,汤姆逊冲锋枪的成本一度压缩到最初的14,即使这样美国还是研制了造价更为低廉的M3“盖德”冲锋枪取而代之。和汤姆逊冲锋枪相比,MP40最大的优势在于抛弃了德国武器片面追求精密的传统,它的主要部件都是钢片压制而成,连较费工时的树脂枪托也被钢制折叠枪托取代。全枪没有复杂的工艺,钢片压制的枪身可在普通工厂的流水线上轻松制造,一般的技术工人即可生产;机匣的下半部以重量很轻的铝材制造,枪的表面甚至取消了磨光工艺……一切从简的设计思路使得MP40可以在德国各地的大小工厂中批量制造,根据统计,二战期间MP38和MP40的总产量高达120万支,对于严谨刻板的德国人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由于产量有所保证,最初只装备装甲部队和伞兵的MP3840也逐渐装备了数量众多的步兵师,成为德国军队在近战中普遍使用的武器。
再说MP40冲锋枪的第二个特点——良好的射击精度。如果评选二战期间射击精度最高的冲锋枪,那毫无疑问是芬兰的苏米冲锋枪,但它总共只生产了几万只,实战经验相当有限。在大量装备、广泛参与实战的冲锋武器中,MP40的精度算得上首屈一指。由于后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非常精确,在持续射击中的精度更是无人能比。实战中,连续射击中的苏联波波沙冲锋枪和英国司登冲锋枪都很难控制,而大多数德国新兵都可以控制住猛烈射击中的MP40。这主要是因为MP40使用小口径的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射击速度也相对较低,这大大降低了连续射击时的后坐力。很多中国影迷都看过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在这两部影片中,游击队员们人手一把MP40,其中包括老人、少年和妇女。少年和妇女虽然臂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后坐力的影响,但是影片中他们都可以很好地驾驭MP40冲锋枪,在实战中消灭了许多德国士兵。
除了造价低廉、射击精准之外,MP40短小的枪身也是一大特点。MP40的枪身折叠以后,全枪长仅有62厘米,这让它深得装甲兵、伞兵和山地部队的喜爱。尤其是在狭窄的车厢和飞机机舱里,每一寸空间都相当宝贵,使用MP40的士兵往往可以做出更加灵活的战术动作。对于德国伞兵来说,MP40短小精悍,火力猛烈,非常适合伞降使用。德军在西线一系列的空降作战,包括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空袭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突袭荷兰鹿特丹、大规模空降克里特岛,MP40对德国伞兵部队助力良多,它密集短促的火力往往可以压制住人数占优的英法士兵。对于装甲兵来说,短小的MP40可以折叠后放在狭小的车厢里,使得装甲兵在车辆毁坏后多一道“保命符”。对于山地步兵来说,山地战时敌我双方的距离不会太远,重量轻、火力猛的冲锋枪正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凭借着以上三大优点,MP40冲锋枪在二战初期横行一时,几乎成了德国士兵的标志。
镯铃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变异成最强生物的老婆你们喜欢么 超可靠的洪荒小师叔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唐诗三百首 游戏从被全服追杀开始 古代女子生存指南 抱天揽月传 古代美食评论家 春禧宫谋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外挂修炼系统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圣世巫医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历史的教训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我有一尊炼妖壶
什么?你看不起农民?那我便让你睁开眼看看,一个农村来的小农民如何崛起的!...
被继姐陷害失去第一次,母亲遭活活气死,五年后,带着一双龙凤胎重回宁安市,姜暖发誓要抱最粗的腿,这宁安市首富霍北辰的腿就挺有钱,哦不,粗。可那洁癖的模样怎么跟她儿砸一模一样?一路虐渣,青云直上,姜暖恣意潇洒,光芒万丈。姜小姐,很多人都传霍总是你的金主?姜暖扯唇普通朋友。霍北辰将女人纳入怀对,晚上睡觉得替她盖被子的那种普通朋友。...
陆先生,宠妻不要停作者陆言遇白葭作品状态连载中亲爸不疼,继母阴毒,继妹小白莲,白葭天天被虐!忽然一不小心撞进了总裁大人的怀里,正式开启斗渣,打脸模式!渣男贱女联手欺负她,她一巴掌狠狠的扇过去,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可总裁大人偏要把她抱进怀里强行安慰。亲爸仗着自己父亲的威严打了她,总裁大人动动手指,就让亲爸破产。继母躺在地上撒泼耍赖,总裁大人把她护在身后,一个眼神过去,继母被关进了精神病院。白葭头疼,陆言遇,不需要你动手,我自己能够解...
天生万物,各有不同,其中神秘火神秘水神秘土神秘木以及神秘金,均属于大道遁去的那一部分,从不以常态存在于天地之间,万难被修真人士认知和掌控。有关它们的传闻,可谓是少之又少!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凌萧,机缘巧合得到了一种以鸟雀形态生存于体内,没有丝毫攻击能力的神秘火焰。该雀焰不但喜好啄食天地灵物,甚至还能将废宝废丹焚化还原为原始材料漫漫仙途神焰相伴,以火为辅妙术无双!(起点内签作品,大纲完整,完本保证,求收藏)...
继母逼嫁,男友劈腿,还被陌生男人拖上床!方小鱼不禁掩面我怎么这么惨!一夜缠绵,竟然中奖,大着肚子的她又被赶出家门,方小鱼长叹原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谁知时来运转,带着包子的方小鱼竟被传说中的高冷总裁捡回家。从此,上班有人送,下班有人接,包子还有人带,只是总裁怎么夜夜要爬她床?这晚,被总裁大人又一次扑倒的方小鱼不由大叫沐攸阳,你大爷的高冷呢!...
一朝重生,成为一国皇子,国家昏乱,社稷危机。内有奸臣当道,自己被兄长欺压,被父皇放弃,受尽欺负,最终来到这个神州大陆展现他传奇一生,不但有各大强国而且还有武功秘籍和绝代佳人,在这个乱世与天下群雄争夺天下,美人贤妃陪君侧,权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