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了大袁三公的正式传位文书,很多事也就好办得多还不用藏着掩着,当天傍晚,袁谭公子就迫不及待的召集了许昌城里的所有袁绍军文武,当众出示大袁三公的传位文书,宣布鉴于大袁三公病势沉重,无法理政,自己征得父亲允许,立即正式接过父亲的一切大小权力,成为冀州之主!
因为这道文书货真价实,又有崔琰、陈琳与陶升等大袁三公绝对心腹为证,所以即便心有不甘,包括部分袁尚党羽在内的冀州文武官员还是向袁谭公子行了大礼,承认了袁谭公子这位新主公,同时不少趋炎附势之徒也迫不及待的开始了阿谀谄媚,逢迎讨好袁谭这位新主公,直把袁谭公子奉承得是满脸笑容,志得意满之至。
也有一些头脑冷静的冀州文武,至少苏由和袁绍军已经所剩无几的老将田畴,就在袁谭面前进言道:“主公虽受先主传位,但主公兄弟具已成年,且各掌兵权各有嫡系,只恐未必心服,主公还需对袁熙、袁尚二位公子善加抚慰,妥善处置,以免酿成后祸。”
袁谭对这件事还十分警觉的,先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也正有此虑,如何解决诸弟掌兵的问题,不知诸公可有妙计教我?”
“关键还是三公子。”苏由答道:“二公子手中兵马不多,又素来忠厚低调,不服主公的可能不大,也很好对付,高干将军只是老主公的外甥,老主公传位于主公,高将军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异心,只有三公子最麻烦,他手里不仅节制着冀青两州的兵马,还有审配、逢纪辅佐,又手握冀州钱粮丰广之地,倘若他不服主公继位,事情就难办了。”
“三公子还有一个强大外援徐州陶应。”田畴也说道:“徐州钱粮极广,又兵强马壮良将极多,倘若三公子与陶应联手作乱,整体实力上便会彻底压过我军,所以末将认为,主公最好还是对三公子采取怀柔之策,万万不可以武力解决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诸公认为,我当如何对三弟怀柔?”袁谭公子在听取臣下忠言方面确实要比大袁三公强点,并没有因为田畴的话不中听而横眉竖眼,而是虚心求教应对之策——不过这也不奇怪,袁谭公子手里目前掌握的军队,实际上就是许昌惨败后的冀州残军,即便加上袁熙手里的队伍与河内的军队,总数也不过五六万人,兵力连回到冀州集结后军的袁尚都不如,就更别说对抗袁尚与陶副主任的联手了。
“臣认为先稳住三公子。”苏由建议道:“主公不妨就让三公子接任冀州牧,再封蒋奇将军为幽州刺史,二公子为兖州牧,高干将军为并州牧,以大权安抚这四位重臣之心,乘机把已经受封尚书令的审配调回许昌听用,以散三公子臂膀,同时主公再封陶应为青徐扬三州州牧,以示笼络,只要暂时稳住这四位重臣与盟友陶应,待到主公坐稳大位,稳定住了军队民心,再慢慢削弱三公子手中兵权不迟。”
袁谭的脸色有些难看了,怒道:“封二弟、蒋奇与高干为州牧刺史倒没什么,可是封了三弟为冀州牧,他乘机坐大怎么办?还有陶应奸贼的官职,青州是我军土地,只是被陶贼巧取豪夺去了大半,再封他为青徐扬三州州牧,岂不是承认了青州为他所有?”
“主公,形势不如人,这是没办法的事。”崔琰在旁边插口说道:“青州土地十成中被陶应占去了八成,想要陶应吐出来他必然不干,想要夺回就只能武力说话,现在又不是与徐州开战的时候,所以只能是暂时把封号让与陶应,暂时稳住这个强敌,待到我军重整兵马后再图之不迟。”
袁谭的脸色更是阴沉了,直到郭图和辛毗连使眼色示意可以接受,袁谭公子才勉强点头说道:“好吧,可以把这个头衔给陶贼,但剩下的青州土地绝不能给,那是我们反攻夺回青州的桥头堡!还有冀州!”
说到这,袁谭顿了一顿,恶狠狠说道:“冀州乃我袁氏基业所在,绝对不能让三弟出任州牧,否则后果难料!所以三弟与审配都必须调离冀州,来许昌朝中任事,冀州牧必须由我亲自兼任,再委派能员管理!”
崔琰一惊,正要开口反对时,郭图先生却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拱手说道:“主公所言极是,臣弟郭所与辛评先生之弟辛毗,都是难得的能员干吏,臣下举贤不避亲,想举荐郭所出任冀州别驾,辛毗为冀州治中,协力为主公治理冀州,供给钱粮兵马,万望主公采纳。”
“准。”袁谭公子一口答应,又吩咐道:“孔璋可速做公文,向三弟与审配告知父亲传位一事,令袁尚与审配速来许昌接受封赏,冀州兵权与政务,可暂时由孟岱、管统与王修共管。”
“主公,你认为三公子会听这道命令吗?”崔琰苦笑问道。
袁谭沉默,半晌才反问道:“季珪先生,我如果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三弟的真正心思?我也知道你想劝我封三弟为冀州牧,可是不试一下三弟是否承认我继承父亲大位,我又怎么敢放心封三弟为冀州牧?先生尽管放心,只要三弟愿意臣服于我,区区一个州牧,我肯定舍得。”
袁谭公子这句话还算是明白话,如果不弄清楚袁尚公子是什么态度,就这么直接封了袁尚为冀州牧,也照样避免不了袁尚叛变争位。而崔琰听袁谭公子的话有道理,便也放了些心,拱手说道:“既如此,臣下想给三公子与审配先生写一道书信,与主公的命令一起送去冀州,万望主公恩准。”
袁谭公子笑了,知道崔琰这是想尽力劝说袁尚与审配臣服于己,便笑道:“准,若能成功,我自然会重重封赏先生。”
崔琰拱手道谢,又在心里叹道:“封赏什么的,倒是无所谓了,只盼三公子能够听得进劝,不要手足相残便宜了外人就好了。”
基本搞定了许昌城里的袁绍军文武,第二天上午,袁谭公子又率领文武百官入朝觐见,让部下出面逼迫汉献帝册封自己为丞相、冀侯兼大将军,汉献帝不敢不从,无奈只得下旨册封,袁谭公子大喜,立即再次封赏百官,大力提拔自己的心腹之人。而让袁谭公子更加高兴的是,数日后,袁熙从汝南回到了许昌后,也很是痛快的承认了大哥这个新主公,毫不犹豫的交出了手中兵权,袁谭公子大喜下也兑现了诺言善待二弟,将袁熙封为兖州牧,厚加赏赐,又命袁熙的副手韩猛率军退回定颖,暂停了对曹军残部的追杀。
高干那边也很快传来了喜讯,目前驻守濮阳的高干派遣心腹郭援入朝,表示承认袁谭公子这个新主公,接受袁谭的直接指挥,使得袁谭公子的麾下兵马总数一下子就超过了十万人,还顺利接过了并州的指挥权,有了一个不算太优秀但也还勉强稳定的后方,还有来自河内与并州的后续军队。袁谭公子更是欢喜,忙又加封高干为并州牧加榆次侯,命高干暂守兖州,切断与冀州后方与徐州的直接联系。
袁熙性格温厚柔糯,既不是长子也不是爱子,高干是外姓无权争位,又对大袁三公忠心耿耿,他们臣服袁谭公子十分正常,所以最让袁谭公子和袁绍军文武担心的,还是一直以袁氏嫡子自居的袁尚公子。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出问题,私自逃出了许昌的逢纪与李孚始终没有音讯不说,派去冀州与袁尚、审配联系的使者也迟迟没有回音,甚至就连驻守在黎阳的蒋义渠也与邺城失去了联系,不知道邺城发生了什么事。
提心吊胆的又等待了一段时间,噩耗终于传来,袁尚公子在冀州城里也出示了一道大袁三公遗嘱,宣称说是大袁三公早前密立的遗嘱,一直由大袁三公目前的正妻刘氏保管!在这道天上掉下来的遗嘱中,大袁三公当然是传位于袁尚公子,命令袁尚公子继承基业!所以袁尚公子坚决拒绝承认袁谭为主,自立为了冀幽并青兖五州之主,自封大将军兼冀侯,并发出檄文传扬天下,谴责兄长袁谭伪造遗嘱弑父自立,要求袁军兵马听从自己指挥,也邀请天下诸侯出兵讨伐弑父篡位的逆贼袁谭!
顺便说一句,袁尚公子毅然决定起兵反兄的当天,陶副主任的丈母娘也象历史上一样,毫不客气的斩杀了大袁三公最为宠爱的五名小妾,还把她们的家人也杀得干干净净!
魔界的女婿 衣冠望族 纨绔 高官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天下无敌 神医圣手 异世药神 超级悍将 神匠职业领主 高山牧场 极品护花邪王 全能闲人 万界永仙 抗战之红色警戒 妻居一品 暧昧高手 珠光宝鉴 极品乡村生活 人神
我叫做叶零,原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父母双亡的高富帅,可是在某一日,我从不良场家用五十万买来的一台电脑发生巨大爆炸了,我,不幸身亡! 不过我发现我居然重生了,穿越到了我的英雄学院的世界里,不仅如此,我好像还变成了一方通行,且看我如何纵本站为书迷更新某英雄科的一方通行最新章节,查看赤色的胧灯所撰魔法某英雄科的一方通行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承认自己平庸很难,但更难的,是习惯平庸!...
道行高秉掌玄天,一炁开得万经传。诸天剑叱瑶台上,大道开元我在前。紫气东来三万里。尔等莫慌,那是主角在装比。本文讲述主角行走诸天清万界,教化众生传大道,顺便教龙傲天们做人的故事Tags大道清理计划醉剑聆风大道清理计划txt全集下载大道清理计划无弹窗大道清理计划最新章节大道清理计划txt全文下载大道清理计划全文阅读...
关于魔临这个世界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终有一日,魔王会降临于这个世界,魔王的麾下,有七尊恐怖的魔头,他们,将带给这个世界绝望的黑暗。魔临舵主群893107381(需要验证)魔临冲锋群955...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