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章 三次公审(第1页)

不管怎么说,这场公审,经过两个时辰的漫长拉扯后,终于结束了。几个书办开始互相查阅议事录,而他们向大臣递交的则叫呈文。这是因为议事录是正式会议的记录,验明无误后,所有书办盖印画押,才会形成呈文。于是这层含义就引出了官场那句有名的定律:会议上,书办记事磨笔头儿,大臣议事磨时间。谭云鹤冷着一张脸,将惊堂木狠狠一拍,这次公审,他连证人都没瞧见一个,就被左宝才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说是议事,议的是什么呢?议论这件通倭的案子,公审之时,是否必须要有李孝先这个人在场!也就是说,在议公审是否合乎规矩!与案情内容相关的,那是一点都没审出来。想到这里,谭云鹤的怒气就像火山喷发一样猛烈,“立刻吩咐下去!召集全省的大夫给李孝先看病!三日之后的堂审,若他还是不能上堂。我唯你们是问!”

这话是对那群随员和队官喊的,但也借此喧泄出了自己的怒气。“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生病这种事,能不能好,什么时候能好,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你说的,赵大人?”

左宝才笑眯眯的,望向了右侧案首的赵云安。赵云安回道:“是这个道理。”

谭云鹤冷哼了一声,“李孝先是这场案情的关键人物,他竟抱着这样的重病,还要去左大人家里拜访。他是朝廷命官,如此大案关头,在私邸待着确实不太妥当。我这就叫人将他接回知府衙门,也好仔细治病,左大人应该没有异议吧?”

“应该的,你安排就是。”

左宝才应了一声,接着又转向俞咨皋,“我听说,俞大人在东阿待了好几天,还很是照顾李孝先的家眷。是这样,李孝先有病在身,难免想念家人,但牵扯到要案,总不能将他送回东阿,俞大人是否方便,这就将李孝先的家人送到这里?有他家人照顾,总好过一些外人,这样一来,他的病情也能快些痊愈。”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谭云鹤,“谭大人,我这话在理吧?”

谭云鹤哪里想到其中的弯弯绕,他只想李孝先能快些入堂,便道:“左大人考虑得周到,俞大人或许应该帮这个忙。”

左宝才笑意更浓了。俞咨皋皱着眉在那沉吟。赵云安接话了,“将李大人家眷送过来,这倒不是什么难事。但合府不少人,在哪里安置也是个问题。知府县衙住着各县的知县,没有空余位置。李大人毕竟只是七品,若将家眷接到巡抚衙门,到底不符合规矩,这样一来,只剩下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衙门……”左宝才眼睛一闪,“特殊时期特殊照应,哪里有那么多规矩可言,现在通倭案子最重要,各处衙门都有要务在身,不便接待外人,就将李大人的家眷接到巡抚衙门吧。”

俞咨皋斩钉截铁地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非如此,我们刚刚也不必因李大人是否在场这个问题,议论两个时辰之久了。”

左宝才闭住了嘴巴,朝着一旁的季黎递了一个眼神。季黎开口道,“送布政使衙门,我这边职务轻,能帮着照看。”

俞咨皋摇摇头道,“这不妥,通倭案情的疑点之一,就在于通倭是否有主使,现在案子还没开审,李孝先是有一定嫌疑的。知县、知府和布政使是直属上下级,布政使和知府衙门招待都不甚妥当。”

他这番话,直接将季黎和谭云鹤的后话堵死了。这两条路行不通,就只剩下按察使衙门和都指挥使衙门。这两个衙门倒都很适合,尤其是按察使,又名“臬台”,主管一省刑名,按理来说,这件通倭案子本就该由按察使衙门主审。但问题就在田玉生这个人身上。用现在的话说,这人最擅长和稀泥,也最是不粘锅,凡有半点危险的,他都不会碰触,凡有半点利益的,他挤破了头也要往里闯。要他主审案情,摆明了是同时得罪严党和清流,他如何肯干呢?所以,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田玉生身上时,他无奈地站了起来,“真不是不帮你们忙,最近,山东一些县份正在征兵,你们也是知道的,多少人为了免征,五花八门的借口都来了,更有甚者不惜以身犯法,我那衙门牢房都快关满了,人手实在不够,正想找你们借人呢!”

季黎嘴角抽了抽,“行了行了,知道你为难!”

赵云安笑笑,“山东的倭寇基本平息,征兵嘛,在各县份都分派了人手,这样看,就我这边的衙门比较空闲。”

然后转向田玉生,“田大人,你那边缺人手,等散场了,到我这来,我给你人手。”

田玉生连忙道谢。赵云安又道:“李孝先的亲眷接来,便送到都指挥使衙门吧,到北苑,那边清净,也离军务机密的要地远些。这样安排,几位大人以为如何?”

季黎闷闷不说话。谭云鹤冷着脸,知道这话不是在问自己,所以谁也不搭理谁,坐在那里生闷气。“有赵大人帮着安排,我们都放心。”

左宝才笑着,没有丝毫不满的样子,但他心里到底如何想,就没人知道了。或许在他看来,只要将人押送到济南府,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筹谋的。毕竟,整个山东,属他的职务最大,也属他的权力最高。嘉靖四十年九月二十日,山东通倭案的第一场公审草草收场了。……嘉靖四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在请了十余位大夫医治后,李孝先的病情仍旧不见好转,第二场公审只能继续往后拖延。……嘉靖四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李孝先病情痊愈,却与家人分隔两地,一个在知府衙门,一群在都指挥使衙门。李孝先数次提出见家人,皆被赵云安拒绝,思劳成疾之下,李孝先又病了。这回,不是风寒,而是心病。俗话说,就是得了失心疯。这些时日,没人知道,知府衙门到底摔碎了多少茶碗,但所有随从仆役,都惴惴不安,连大气都不敢喘。……嘉靖四十年九月三十日,在左宝才和季黎的共同压力下,赵云安迫于无奈,终于安排李孝先与家人见面。李孝先的病情渐渐好转,定在十月一日进行第二次公审。……嘉靖四十年十月一日,第二次公审开始了。这回,于可远和林清修他们依旧没有入堂作证,案情拖在了马保宁身上,正是当初在县衙出堂指证楚彪等人通倭的证人之一,他……突然暴毙而亡了。没人知道马保宁是如何死的,又或许所有人都知道。但没人明面上讲出来。这个证人一死,常育温和楚良立刻翻供了,否认之前在县衙承认的一切罪行。他们咬死是楚彪等几个人私自通倭,自己只犯了失察和怠政的过失。当然,这样的翻供并不能真正为难住在场的诸位大人,五个衙门各自派遣人手,前往东阿县,将当日围困倭寇的衙役和官兵接来,有这些人作证,楚良和常育温的翻供就会显得相当可笑。但这同样需要时间。案情进行到这里,必须先证明翻供无效,才能继续审理下去,轮到于可远他们出场。其实,谁都清楚,诱导常育温和楚良翻供的必定是左宝才,但他拿出怎样的筹码就不得而知了。于可远并没猜错,在稳住李孝先的立场之前,他会千方百计地将公审拖延下去。而现在,距离他自以为的“成功”,又渐渐近了些。因为最近他借助职务之便,连同其他几个省份的同僚,不断往山东都指挥使衙门,也就是赵云安那边派遣差事。譬如,各县皆有谎报,不是难民揭竿而起需要镇压,就是哪里出现倭寇的踪影,甚至连俺答部军队有可能进犯山东的谣言,也要赵云安负责。赵云安很忙,忙得焦头烂额,因为都是分内事,又不好推脱,搞得这几日都指挥使衙门竟然比来了好些县太爷的知府衙门还要忙,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将李孝先的家眷送出都指挥使衙门。这回,左宝才说通了田玉生,将家眷全部送往按察使衙门,并严密看押。这二人沆瀣一气,其实和圈禁在巡抚衙门也没什么两样了。……嘉靖四十年十月五日,第三次公审开始了。东阿县知县李孝先,东阿县县丞王安,东阿县主簿陈世友进了大堂,各自坐在左侧条案旁的小木凳上。他们现在并未论罪,身上还穿着官服,但每个人都忧心忡忡。右侧条案旁,站着于可远,以及林清修等秀才。两个条案的正中央,几个衙役将常育温和楚良押送了进来。“跪下!”

谭云鹤猛拍惊堂木,然后怒喝一声,宛如惊雷。“咳咳。”

季黎换了个坐姿,虽然职务比谭云鹤大,但这个案子他只是陪审,所以坐在了右案首。轻咳一声将众人目光汇聚过来,然后笑笑,“之前两场公审,都在议章程和规矩,又证伪了常育温和楚良的翻供,但这二人到底有没有罪,有什么样的罪,该怎样罚,这些我们还没认真审过,也未曾上报朝廷。若无明确旨意,他们便只是革员,就算上堂,也要以礼相待。谭大人要他们跪下受审,这似乎不合规矩。”

谭云鹤冷笑了一声,“依季大人的意思,我们今天这场公审,是不是要论一下他们二人该不该跪呢?到最后什么都没议论出来,季大人便要说,咱们不能擅自做主,得向朝廷,向内阁请示,一来一回,第四次公审就要进十一月了。”

季黎很不痛快,“这可不是我说的。”

左宝才摆摆手,“这件事无需议论,常育温和楚良并未定罪,便要以礼相待,赐座吧。”

季黎皱皱眉,望向左宝才,目光中满是不解。上两次公审,你可是千方百计地拖延,这次我好不容易找到个由头,你又给打死了?哪有这样玩的?季黎当然不知道,左宝才此时将李孝先的家眷握在手里,心里早就有谱,断定李孝先不会反水,自然希望早早结案,不想在这件事上继续浪费时间。虽然下跪受审没有通过,案情到底是审下去了,谭云鹤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僵持,顺势道:“两个革员不能同时受审,来人,先将常育温带出去,我们先审楚良!”

常育温被带出去。堂审也正式开始了。“楚良。”

谭云鹤叫他了。“革员在。”

楚良整个身子都挎着,声音也虚弱,看样子没少受暗刑。“上次堂审,你翻供的那些证词,我可是一字一句都记下来了,有那些衙役和官兵的证词,足够推翻你的翻供证词,现已将你在县衙的供词,后来翻供的供词,以及衙役官兵们的证词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内阁,这是罪加一等。你若仍旧死不悔改,继续顾左右而言他,不肯说出实情,那就真的谁也帮不了你。这么多年,朝廷送到东阿县多少抗倭物资,你们剿灭的倭寇却屈指可数,显然通倭是一直有的。哪些官员在给你撑腰,你是怎样向他们行贿的,最好是自己都招认了,我们也好向朝廷,向皇上禀报,以治你的从罪!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谭云鹤这番话,主要突出了“从罪”二字,无非是告诉楚良,只要吐出幕后主使,就能免除大部分罪责。左宝才和李孝先显然也是在楚良身上下过功夫的。“诸位大人,我楚良背后到底有没有幕后主使,是谁在暗中撑腰,这些事情,当初在县衙就已经有了结论,你们若是不信,可以自己去查嘛。”

谭云鹤立刻露出了冷笑,“死不悔改,不可救药!”

楚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您上了那么多暗刑,无非是想我早些招供,但我没什么供可招的。”

堂上一片沉默。谭云鹤突然对堂下大声问道:“证人?叫证人!”

坐在大堂矮几前的书办立刻站了起来,“回知府大人,证人都在这里,不知您喊的是哪一位?”

谭云鹤朝着右侧条案旁瞅了一眼,目光最终落在了穿着布衣的于可远身上,然后道:“是不是有个叫于可远的证人?喊他上来。”

书办指着于可远,“大人喊你呢,上去吧。”

于可远走到大堂中央,朝着上面的诸位大人一拜,就要跪下回话。这时,季黎摆摆手,制止了于可远,“这人问题很大,不能作证。”

我早就不喜欢你了,狗皇帝  带着亿万物资养崽救夫  开局逃荒,我携千亿物资养反派  后婚宠主义  夏油到底有几个好弟弟  万古星帝  赶在雨天来见你  新婚夜,替嫁娇妻她不干了  顶级美人,次级替身  归来后她带三宝惊艳全球  剑道圣尊  愿者上钩  为何死对头的孩子长得跟我一样  万古龙神  修仙世界我成了救世主  御幸君大失败  [综武侠]江湖尽是前男友  耕云钓月  娘娘她靠直播种田征服天下  七零娇知青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霸总小甜妻

重生霸总小甜妻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玉不琢的经典小说重生霸总小甜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前世的程曦为了渣男负了所有人,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不得好死的下场。这一世,程曦发誓要当霸总的小甜妻!一开始,林臻说爷爷让我娶你,演好这场戏,我不会亏待你。爷爷百年后我们就离婚!记着,我们是形婚,你心里最好有点数!后来程曦扶着腰,一把抓住林臻的衣领,咬着牙问说好的形婚呢?你TM心里到底有数没数?...

重生之鬼才名女

重生之鬼才名女

前世八年苦逼群演,不得展志。今世重生归来,化为90年代初一个乌发蓝眼混血女童安奈儿。这样一个天赋异禀才貌并重的女孩,应该出自豪门贵族才对。但事实是,她却是被贫穷的大叔捡回去的可怜弃婴。捡破烂为生的瘫痪养父,忘恩负义的冷漠亲戚,甚至因救下邻居母子而变得越发拮据的经济刚刚重生的她,不得不以五岁稚龄撑起一个家!不过没关系,没钱没权没家室没地位甚至穷到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她,重生是最大的作弊器,而重生所携的异能又是另一巨大作弊器。且看她如何以五岁幼龄开始,白手起家,崛起寒门叱咤九州,名扬世界!这一世,她不用再看着电视上高不可攀的人物暗暗羡慕这一世,她也不用再看着各种各样的名人传记独自感叹这一世,她可以用天生的乌发蓝眼混血美颜,让自己成为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一样的娱乐巨星世界女神也可以用重来而来的高智商,让自己成为文学医学商界等多领域的绝世鬼才更可以成为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贵族王子政治新星商场大鳄娱乐巨头旷世奇才等各行各业杰出精英男的梦中情人!只是,当安奈儿成为世界级的鬼才名女后,她又当情归何处?本文可看点群演重生为身世不详的重生稚女自寒门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一名女的奋斗史。着重于女主成长,事业为主,感情为辅不圣母,不白莲花,追求者适当但绝不泛滥。女主在成就自己的道路上坚定目标理智规划,并因此在事业上掀起一个又一个浪潮,成就一个又一个的神话。重生可以增长见识,但也不是抄袭的理由。女主会将部分文学作品及电视剧带往异世,但同时坚持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将本文写得很爽很好看。...

天威神将

天威神将

六年前,他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六年后,他王者归来,天威浩荡。为挚爱,他十步杀一人。为亲人,他一手遮九天。...

团宠小作精:傅太太她又掉马了

团宠小作精:傅太太她又掉马了

顾盛钧已为顾倾城办妥向傅渊提离婚一事,顾倾城后悔,去找傅渊解释,傅渊送她去她曾经不愿意去的倾城别墅才知傅渊一直住在那里,回想起重生前在顾雨晴挑唆下对傅渊的种种冷嘲热讽,懊悔更加。...

腹黑霍少非我不娶晞宝

腹黑霍少非我不娶晞宝

顾汐的第一次被一个陌生男人夺走,她逃之夭夭而他非她不娶她被迫顶替姐姐嫁给一个活不过三十岁还不能人事的病秧子,哼,谁说他不能人事的出来挨打!他就是那个跟她睡了之后还乐不思蜀的坏男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