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第1页)

《解深密经》分八品,所谓「品」就是「篇」的意思。第一篇是,解释佛为甚么讲解这本经,这部分很短。第二是。佛学有个名词叫「性宗」,讲般若的,性宗讲空,毕竟空,一空空到底,甚至最后成佛也是空,由空才能成佛。讲到一切有的话,就讲到了法相唯识,讲胜义有,一切皆是有,就连空也是有。这里为什么叫「胜义有」而不照普通那样就叫「有」呢?因为一讲有,人们就容易把它和现实世俗上的观念混淆了,以为我有钱,有太太,有儿子的有与那个有是一样的,那就错了。所谓胜义有是指最高最高那个本体的空。所谓空,是显教最高的理论,你的确可以证到空,可以成佛,的确有那么个东西你可以证到,那个空就是有,是「胜义」。胜义就是最高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有的,不是空的。般若讲空是破除世俗一切执着的那个有,所以是不得已才给他讲空。等你真正证到空性成佛了,是有个东西成佛,那个东西不是物质的,不像物质一样的有,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叫胜义有。佛法的道理就是讲「毕竟空」「胜义有」。

能即生成佛吗

自从佛涅槃后,毕竟空与胜义有的争论持续了两千多年,现在还在争。主张胜义有研究唯识法相的人,根本不相信即生可以成佛,他们认为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性宗的人讲理论,当然可以这一生就成佛,可以马上明心见性,立地成佛。

像我年轻的时候,听到要三大阿僧祗劫,要数不清那么多辈子才能成就,我就说这么没有希望,我不干了,不学了。后来学禅宗,属于性宗这一方面,讲直指人心,立地成佛,这可以干。有人问我:「依教理,不是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行吗?怎么这一生就会成就?」我就说:「佛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最后那一天在菩提树下成佛,对不对?」

那人说:「是啊!那是佛最后生,三大阿僧祗劫修完了,到最后生。」我说:「那好,你怎么晓得我不是最后生呢?」他们只好说:「你这个人,真是没有办法!」

我告诉他们:「我看你们才是真没有办法!」这是讲到胜义有、毕竟空顺便讲到的。本经的第二篇就是讲胜义谛相(现象),讲胜义有、一切有,成佛也的确是有佛可成。

这本经的第三品是,介绍心意识起作用的现象,这篇最后有一个偈子很重要,我以前讲解过的: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第四品是,讲的是一切法界的现象是怎么生起的,大概介绍了唯识的三个要点:依他起,徧计所执,以及圆成实相。我们的心理状况,从前生到将来,包括入胎变胎儿等等一切都是依他起。我们的心是本来空的,现象都是外界所引起的。见到一个影象,我们的根根就栽进去了,等影像一起来,我们就会把它抓得牢牢的。如果能够对境心不起,不依他起,把自己的固执成见放掉,圆满清净的自性就会现前了。

第五品是,一切法无自性。比如说这个茶杯是一切法,佛说它无自性,我们听了会觉得莫名其妙,茶杯不是可以装水装酒,它不是有茶杯自己的性能吗?佛说茶杯以及一切东西都无自性,因为他们本来是没有的,只因为因缘凑合,人的力量或者其它的力量才造就成了这个东西,它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所以没有自己独立、单独、自在的东西,所以叫做无自性。换句话说,一切法、一切相、一切作用都无自性,都可以破掉。只有最后那个东西,万有总体的那个东西,那个就叫做佛如来。所以诸法无自性,痛苦、快乐、功夫,一切无自性,没有一个单独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

佛法的重点

第六品是,我们稍微讲仔细一点,瑜伽的意思很难懂,大概就是相应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种交感、互相感应的作用。禅定、打坐、作功夫都属于瑜伽,这一品就是专门讲止与观。四十五页起: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摩诃萨」就是大菩萨,「慈氏」就是弥勒菩萨,又称慈氏菩萨。观世音是大悲菩萨,弥勒是大慈菩萨,也叫大慈氏。奢摩他是「修止」,毗钵舍那是「修观」。这位叫弥勒的菩萨向佛请问:佛啊!请问您,这些大菩萨们修大乘的法门,修止观,是依据什么?住在什么境界啊?弥勒菩萨首先问的这个问题,是修行成佛的中心问题。他用「何住」而不用「定」字,就是说,他想知道修行的立足点是哪个方法,应该从哪里开始。所有佛法修持归纳起来就是止观两个字,修止是修定,修观就是修慧。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就告诉弥勒菩萨说:孩子啊,你应该知道,大乘菩萨一切法皆是方便假立的,包括念佛、准提法、参禅、密宗,等等,百千法门都是假设的。按现在话说,佛法都是假的。

为甚么说假安立呢?因为本体本来是空的,一切万有现象就像《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所有作为和修法都是梦幻泡影,是真空的,妙有也是假有,所以叫做假安立。

即然念佛、准提法、参禅、四禅八定、神通、成佛放光等等都是假安立,那么佛法的重点在那里呢?佛法的重点在于不舍离一个目标,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证得本体,明心见性。只有这个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方法都是假安立。所以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个原则,要修一切法,但不要被一切法困住;也就是要法无我,要以三藐三菩提为依,要根据这个道理、这个原则修行,要在这个愿力上面安住,发起坚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心,才是大乘的止观定慧。

四种所缘修法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于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接着弥勒菩萨又问:我平常跟你那么久,听你说分析归纳起来有四种修行的方法。这时弥勒菩萨是直接向佛发问了。这里先解释一下「所缘境事」的意思。「境」就是境界。缘是心挂在那里,抓住一个东西的意思。好像我们一般人想要心定,我们一定要抓住一个东西才能定,这个抓的东西是假立的。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四种修行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意思是有分别心,有思想的,以这个分别思想为所缘来修行。比如说禅宗参话头,念佛的是谁?能讲话的是谁?身体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些都是从思想来的。再比如密宗讲的阎曼德迦,也就是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有三个牛头、两个角、三十六只脚、十八只手,每只手部拿着东西,每只脚也都踩着东西,前面还挂了很多珍珠玛瑙宝石之类。这些都是有分别影像。再比如说修气脉,甚么打通任督二脉,打通中脉,这也都是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的修法有很多,这里是讲总的,没有详细分析。

孟子旁通  金刚经说什么  两面派  何如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太极拳与道功  白话易经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我说参同契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烈狗  笨狗  历史的经验  圆觉经略说  唯识与中观  斯文败类  如何修证佛法  温故而知新  论语别裁  

热门小说推荐
美食攻略:王爷,你好鲜

美食攻略:王爷,你好鲜

身为现代顶级女厨师的林鸢,竟然试新菜单时过敏而死!真够憋屈的,没想到更憋屈的还在后面穿越成为古代的陆府厨娘也就算了,还因长相过美被陆府小姐嫉妒,送给她痴傻兄长冲喜,长得漂亮怪她咯,惹不起还躲不起,凭她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林鸢无奈叹息哎哎,这位晕倒的兄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赵昀一把抱住,这样抱?...

攀仙路

攀仙路

霍时凝领着她那群小伙伴一路打小怪兽,在剑修道路上摸爬滚打的开始她波澜壮阔得一生PS以主角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感情线较少,会有男主...

宠妻成瘾:霸总的撒糖日常

宠妻成瘾:霸总的撒糖日常

撞破未婚夫和妹妹背叛,她直接把渣男暴打了一顿,继而转身便抱上了金贵的大腿。本想用完就扔,却没想到从此被缠上了。某女喂喂喂,这位大佬,说好的只是用一下的,怎么还沾上我了。某大佬你只说用一下,也没说用多久呀!某女你你还要脸吗?某总裁不要了!...

热血争锋

热血争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一个少年心中自有一个江湖!!当面对黑暗,我们是忍气吞声,还是放手一搏?这里记录了青春和热血,誓言和契约所有不良系列的前传。不良系列,从这里开始...

万古武帝

万古武帝

简介杀,不含慈悲之念,不掌妇人之心。帝王一怒,伏尸百万。且看,一人一狗,冲出大荒,神挡杀神,佛挡拍佛!...

风流小春医李大宝

风流小春医李大宝

原本被人瞧不起的小村医,为了救治被蛇咬了那里的嫂子,从而不得已修炼了一门奇怪的功法,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和村里其他的嫂子做那事儿。大宝,晚上记得早点儿来嫂子家,嫂子给你留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