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梅川序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shg.tw)”!
《寄梅堂珍藏名贤尺牍》序
早就听说王鹏兄在编选其珍藏尺牍集,而今终于大功告成了。《寄梅堂珍藏名贤尺牍》(以下简称《尺牍》)付梓前,王鹏兄嘱我写几句话,自然是深感荣幸。
认识王鹏兄是在深圳尚书吧。那年秋到深圳参加“读书月十大好书”评选,会后到大名鼎鼎的尚书吧看书品茶。主人文白兄告诉我,王鹏兄等下会来。我对深圳美术界和收藏界一向陌生,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待到见面一聊,方知他是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先生高足,来深圳后,曾任职于何香凝美术馆,从事展览、策划及书画研究工作。喜文史,富收藏,古典情怀甚浓,令人刮目相看。去年又有机会拜访他的“寄梅堂”,观赏他丰富而又珍贵的收藏,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这部《尺牍》就是王鹏兄专题收藏的一个结晶。全书收入自吴云(一八一一—一八八三)起,至江兆申(一九二五—一九九六)止,前后近二百年间,中国知识界翘楚三百五十多位的近四百通尺牍,写信人涵盖政坛、文坛、学界、艺术界等众多界别,完全可以用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八个字来形容。令我惊喜的是,书中所收现代文学和学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中,俞平伯、赵景深、沈从文、李一氓、巴金、郑逸梅、臧克家、萧军、苏渊雷、柳存仁、饶宗颐等位见过面,冰心、钱锺书两位通过信,施蛰存、柯灵、吴小如、邓云乡等位更交往请益甚多,而今重睹这些前辈的手泽,怎能不倍感亲切?
尺牍者,书信、信札之古称。古人所谓“寄长怀于尺牍”(杜笃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语)等,又揭示了尺牍的性质。信札历来广受重视,不仅从中国书法史角度视之,历代许多代表性的精品是信札;从文学和学术史角度视之,也有许许多多信札具有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文献和研究价值。王鹏兄编选的这部《尺牍》就再次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近二百年以来,大到国家风云变幻,小到民众日常生活,更多的是切磋艺文,交流治学心得,以及亲情友情的自然流露,在这近四百通信札中,都有或多或少真切的反映。
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史料研究,因此,对此书所收的近代以来作家、学者的信札就格外留意。许多信札本身就是优美的散文或精练的学术札记自不必说,而据我初步翻阅,《郭沫若全集》失收的郭沫若致阿英函、周作人致张次溪和徐耀辰两函、梁实秋致蒋碧薇函,《郑振铎全集》失收的郑振铎致唐弢函,《沈从文全集》失收的沈从文致杨忏如函、浦江清致施蛰存两函、《施蛰存全集》失收的施蛰存致黄葆树函、陈衡哲致陆蔚如函、冰心致黄裳函,等等,都是我所关心的,都提供了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的线索。此外,书中还披露了不少鲜见的名家文稿,如康有为《复教育部书》、王国维《〈摩尼教流行中国考〉批注》、章太炎《栖霞寺印楞禅塔铭》、刘半农《〈南朝史精语〉跋》、吴宓《〈丹隐诗存〉跋》、容肇祖《癸巳存稿》(俞正燮著)书跋、刘大杰悼郁达夫等一组诗稿等,或为作者的全集所失收,或为首次与世人见面的手迹,均应特别引起注意。而刘师培致毛元徵诗稿也正可与柳诒徵《毛元徵传》稿对读,也别有意味。
不妨举两个我的初步考证。一是杨振声致胡适函。杨振声是胡适北大学生,以中篇小说《玉君》在新文学史留名。此函其实是一通投稿信,但写得生动有趣。信中说到胡适邀请但他“不敢加入独立社”,又表示他对“独立评论的同情又是那般大”,可见此信与胡适创办的《独立评论》直接相关,他送给胡适的这篇“对于社会问题的文章”也应是向《独立评论》的投稿。《独立评论》一九三二年五月在北平创刊,此信落款“三日”,开头就说“昨天”本想亲自送稿,又想起胡适“星五晚”说“明天”“最忙”,故未打扰,而“今天”又是胡适“见客的日子”,“车马盈门”,故“仍以不来打扰,送上文章为妥”。那么,“昨天”应是周六,“今天”应为周日。查一九三二年全年,只有一月三日和七月三日是周日,一月时《独立评论》尚未创刊,故此信只能写于一九三二年七月三日。再查《独立评论》,杨振声一共只发表了四篇文章,即一九三二年六月十二日第四号的《与志摩的最后一别》。十一月十三日第廿六号的《也谈谈教育问题》,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廿八号的《抢亲》,以及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三十二号的《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这篇他自己也“毫无把握的”文章可能真的没有刊出。
更令我高兴的是,戏剧家、翻译家、《清宫秘史》作者姚克的一通信札,竟使我研究工作中悬而未决的一个疑问迎刃而解。我在三年前写过一篇短文《早期姚克二三事》(收入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九年初版《识小录》),评介姚克的第一本译著《世界之危境》(美国SherwoodEddy著),这本译著一九三三年一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初版。良友素以出版新文学作品著称,《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等即为代表。姚克这本译著是国际问题观察,何以能在“良友”付梓?这封信给出了圆满的答案。原来当时姚克致信“良友”“执事先生”毛遂自荐,他在信中介绍了《世界之危境》的作者艾迪、此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条分缕析,简明而扼要。姚克强调此书“态度言论均极纯正,绝无政治色彩,今年此书出版后不胫而走,风行环球,实因此书系实地观察及独立批评之结晶,而非普通空空洞洞之书可比也”。正是这封信,使“良友”对姚克这部译著大感兴趣,立即决定采用。此信落款“十一月,二日”,而《世界之危境》的姚克译序作于“二十一,十,七”,书问世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出版速度很快。据此可以推断,不仅此信是写给“良友”的,写信时间也定格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日。对我而言,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可喜收获。
还应该强调一点,除了具有相当的学术含量,此书也是我所见到的近二百年来文人书信书法的一次颇具特色的展示,楷草行隶,几乎一应俱全,不少作者原本就是有名的书法家。毛笔书法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今随着互联网电子邮件的无远弗届,信札并其毛笔书写方式已经式微。这当然是令人深以为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因此,此书如此较为集中较具规模地展示,就显得更为难得,更具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总之,在我看来,由于《尺牍》收录时间长,范围广,大家名家荟萃,鉴赏价值和学术价值双美并具,出版以后,人文社科诸多专业的学者从中不断获取灵感和新的史料,应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最近二十年来,民间收藏空前活跃,人才辈出。有收古籍为主的,有收新文学为主的,有收政治文献为主的,有收书画为主的,有收手稿为主的,有收古玩为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以我有限的见闻,收藏历代尺牍,海上郑逸梅先生是先行者,也是闻名海内外的大家。我不知王鹏兄是否立志以郑逸老为榜样,但他慧眼独具,另辟蹊径,以专收十九世纪以来名贤尺牍为主,广为搜集,持之以恒,向收藏界和学术界奉献了这部精彩的《寄梅堂珍藏名贤尺牍》。这部《尺牍》的出版,也再次告诉我们,民间收藏是公家收藏极为重要的补充,对学术研究也是极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由衷祝愿王鹏兄在收藏尺牍的长途上继续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是为序。
庚子正月初八于海上梅川书舍
(原载《书城》二〇二〇年四月总第一六七期)
都市无敌战神 都市:逆天从成为蜂王开始 拒婚老婆么么哒 终极兵王 捡到一只喷火龙 风吹樱落,浮生清泽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都市狂医 无敌修仙高手 创世至尊 都市狂仙 远古战神 大小姐的王牌保镖 都市传奇高手 青城山庄 都市全能狂少 护花高手闯都市 变强就对了 妻不厌诈,老公总想套路我 海贼:我有大虚面板
意外登入未来版的游戏论坛。任务副本职业装备怪物特殊物品六大版块,让陈洛成为人形bug。同样的任务,别人需要三天完成,陈洛只需要三小时。当别人为开荒副本死亡无数次的时候,陈洛已经轻松拿下首杀。当别人为求隐藏职业而奔走四方的时候,陈洛却将隐藏职业送给朋友。当别人为几件装备而大开杀戒的时候,陈洛的仓库已经塞满各种装备。怪物的资料弱点,特殊物品的作用出处,陈洛几乎无所不知。坐拥天下最好的装备,最强的职业,最完善的任务副本攻略,看陈洛如何成为英雄史诗中,无人不知无可争议的‘大禁咒师’。…ps大禁咒师书友群,278200346,欢迎各位书友加入。本站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五年前,她声名狼藉地被退婚,五年后,她携宝归来,摇身一变成了邢夫人。所有人都知道神秘的上京第一少不近女色,都觉得霍桑是撞大运了被他看上。对此,小包子有话要说,明明是爹地一步一个坑,把妈咪死死埋坑里了!更过分的是!爹地虐起狗来亲儿子都不放过!不过看在爹地爱妻如命的份上,他就原谅爹地啦!...
她是神技局的特工鬼医离月,绝代风华,一双素手,可起死回生。她是相府弃女,无才无德又‘貌丑’,替嫁不成,反身陷花楼。一朝醒来,当她变成她调戏美男撕白莲,治病救人名天下。当她赚的盆满钵满,准备逃之夭夭之际,债主上门了。某女哭,为何她随手调戏的美男,竟会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女人,调戏完了本王不用负责的吗?男人一脸阴鸷的靠近。王爷,有话好商量!去床上商量如何?安临月扶腰泪奔,说好的商量呢?...
...
...
我当时生无所恋,回到了山谷。有一次在雨中练刀,忽然被一道雷电打中,然后,就变成了这样,有生无灭,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我也算称得上是古往今来第一支人体避雷针了。淡淡的语调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一个中国人在日本觉醒的故事本书第一第二章是过渡章节,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本书的话请忍痛看下去。如果看到第十章你还是看不下去的话。那我很抱歉地告诉你,这本书也许真的不适合你。但请不要骂我哈日或汉,因为两者的技术含量太高,兄弟我担当不起。如果你骂了,那表示你没有看懂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