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第1页)

留在国内的知识分子和被迫离开的知识分子,哪一个人舒过愤懑呀?

若干年前,出现了一些所谓&ldo;伤痕文学&rdo;。然而据我看,写作者多半是年轻人。他们并没有多少&ldo;伤痕&rdo;。真正有&ldo;伤痕&rdo;的人,由于种种原因,由于每个人都不同的原因,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懑舒发出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而是其中蕴含着一些危险的东西,不利于我们祖国的胜利前进。

我们不是十分强调安定团结吗?我十分拥护这个提法。没有安定团结,我们的经济很难搞上去,我们的政治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安定团结。在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老知识分子还有一肚子气的情况下,真正的安定团结恐怕还难以圆满。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尽管许多知识分子的愤懑未舒,物质待遇还只能说是非常菲薄,有时难免说些怪话;但是他们的爱国之心未减,&ldo;不用扬鞭自奋蹄&rdo;。说这样的人是&ldo;物美价廉,经久耐用&rdo;,完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却听说有人听了很不舒服。我最近还听说,有一位颇为著名的人物,根据苏联解体的教训,说什么:中国知识分子至今还是帝国主义皮上的毛。这话只是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但是,可能性并非没有。说这种话的人,还有一点是非之心吗?还有一点&ldo;良知&rdo;吗?我深深感到忧虑。

如果这样的人再当政,知识分子无噍类矣。

我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是:&ldo;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rdo;为什么能发生?

兹事体大,我没有能力回答。有没有能回答的人呢?我认为,有的。可他们又偏偏不回答,好像也不喜欢别人回答。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抱的态度。如果把这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坦诚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出来,全国人民,其中当然包括知识分子,会衷心地感谢,他们会放下心中的包袱,轻装前进,表现出真正的安定团结,同心一志,共同戮力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岂不猗欤休哉!

我们既不研究,&ldo;礼失而求诸野&rdo;,外国人就来研究。其中有善意的,抱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说一些真话。不管是否说到点子上,反正真话总比谎话强。其中有恶意的,怀着其他的目的,歪曲事实,造谣诬蔑,把一池清水搅混。虽然说&ldo;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rdo;,但是毕竟不是好事。

何去何从?我认为是非常清楚的。

我的思考到此为止。

我要啰嗦的也啰嗦完了。

第四部分第60节后记

我从一九八八年三月四日起至一九八九年四月五日止,断断续续,写写停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本书写了一本草稿。到了今年春天,我忽然心血来潮,决意把它抄出来。到今年六月三日,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抄成定稿。草稿与定稿之间差别极大,几乎等于重写。

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定稿与草稿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定稿中的刺儿少了一点,气儿也减了一些。我实际上是不愿意这样干的,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尔。

我在书中提到的人物很不少的。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有三种情况:不提姓名,只提姓不提名,姓名皆提。前两种目的是为当事人讳,后一种只有一两个人,我认为这种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危害极大,全名提出,让他永垂不朽,以警来者。

无论对哪一种人我都没有进行报复,事实俱在,此心可质天日!&ldo;文化大革命&rdo;后,我恢复了系主任,后来又&ldo;升了官&rdo;,在国家权力机构中也&ldo;飞黄腾达&rdo;过。我并不缺少报复的能力。

我只希望被我有形无形提到的人对我加以谅解。我写的是历史事实。我们&ldo;文化大革命&rdo;前的友谊,以及&ldo;文化大革命&rdo;后的友谊,我们都要加以爱护。

现在统计了一下,我平生著译的约有八百万字,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是&ldo;文化大革命&rdo;以后的产品。如果&ldo;文化大革命&rdo;中我真遂了&ldo;自绝于人民&rdo;的愿,这些东西当然产生不出来。

这对我是一件大幸呢?还是不幸?我现在真还回答不上来。‐由它去吧。

一九九二年六月三日写完

第五部分第61节我与中国二十世纪

我生也晚,没有能看到二十世纪的开始。但是,时至今日,再有七年,二十一世纪就来临了。从我目前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看,我能看到两个世纪的交接,是丝毫也没有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也可以说是与二十世纪共始终了,因此我有资格写&ldo;我与中国二十世纪&rdo;。

对时势的推移来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我的心当然也不会例外。我自认为是一个颇为敏感的人,我这一面心镜,虽不敢说是纤毫必显,然确实并不迟钝。我相信,我的镜子照出了二十世纪长达九十年的真实情况,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我生在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那一年。我出生两个月零四天以后,那一位&ldo;末代皇帝&rdo;,就从宝座上被请了下来。因此,我常常戏称自己是&ldo;满清遗少&rdo;。到了我能记事儿的时候,还有时候听乡民肃然起敬地谈到北京的&ldo;朝廷&rdo;(农民口中的皇帝),仿佛他们仍然高踞宝座之上。我不理解什么是&ldo;朝廷&rdo;,他似乎是人,又似乎是神,反正是极有权威、极有力量的一种动物。

这就是我的心镜中照出的清代残影。

我的家乡山东清平县(现归临清市)是山东有名的贫困地区。我们家是一个破落的农户。祖父母早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祖父之爱我是一点也没有尝到过的。他们留下了三个儿子,我父亲行大(在大排行中行七)。两个叔父,最小的一个无父无母,送了人,改姓刁。剩下的两个,上无怙恃,孤苦零仃,寄人篱下,其困难情景是难以言说的。恐怕哪一天也没有吃饱过。饿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兄弟俩就到村南枣树林子里去,捡掉在地上的烂枣,聊以果腹。这一段历史我并不清楚,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对我讲过。大概是因为太可怕,太悲惨,他们不愿意再揭过去的伤疤,也不愿意让后一代留下让人惊心动魄的回忆。

但是,乡下无论如何是呆不下去了,呆下去只能成为饿殍。不知道怎么一来,兄弟俩商量好,到外面大城市里去闯荡一下,找一条活路。最近的大城市只有山东首府济南。兄弟俩到了那里,两个毛头小伙子,两个乡巴佬,到了人烟稠密的大城市里,举目无亲。他们碰到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波折。这一段历史我也并不清楚,大概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们谁也没有对我讲过。

后来,叔父在济南立定了脚跟,至多也只能像是石头缝里的一棵小草,艰难困苦地挣扎着。于是兄弟俩商量,弟弟留在济南挣钱,哥哥回家务农,希望有朝一日,混出点名堂来,即使不能衣锦还乡,也得让人另眼相看,为父母和自己争一口气。

星空  石破天惊  指间砂(听雪楼系列)  羽·青空之蓝  幸福了吗  忘川(听雪楼系列)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镜·织梦者2:海的女儿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英雄时代  SARS危机  花镜  镜·神寂  镜·神之右手  白说  大唐西域记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痛并快乐着  北方城郭  羽·苍穹之烬  

热门小说推荐
沧澜战神

沧澜战神

他是万里海疆上的战神,回归都市,只为给她们一个家!...

江湖风情录

江湖风情录

本文江湖风情录,书名不霸气,但内容有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金庸与古龙是武侠小说的前辈,我是怀着仰慕的心情拜读二位前辈的文章而成长的。江湖风情录有模仿二位前辈写作风范的情结存在。江湖风情录已经完稿,约一百万字,读者大可放心不会只看半部书而遗憾。江湖风情录共分三季,其第二季地狱恩仇记已经落笔正在赶稿之中,也是约百万字,等读者看完第一季正好能赶上。此书是比较古典与传统的古代武侠战争为题材的爱情故事。比较适合有还旧情节的读者阅读。主人公吴铭轼出世时是一名伤重而失忆的少年。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通过闯荡江湖而成长为大英雄的艰难过程。主线是吴铭轼与三名颜值出众,性格各异女性的爱情故事,其副线另有二个三角爱情故事。所有爱情故事皆跌宕起伏,即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意料之外,个中滋味希望读者自己体会。本文适合男性读者,特别是对古代战争的描述以及古代武器阵法的运用描述比较详细。本文比较写实,注重人物的内心描写,根据古代科技成就的计谋运用,有密室杀人案破解有佛家因果循环有弗洛伊德心理学运用有血腥场面有匪夷所思的各种情节,但又情理之中,让读者回味。...

穿书之女配自救指南

穿书之女配自救指南

沈燕珺简直想冲天悲愤怒吼。她一个高级金牌教师,有才有貌有钱有地位,为什么做好事反倒没好报,居然穿越了!穿越也就罢了,为什么还穿进一本书里,成了又蠢又作最后把自己活活作死的炮灰沈燕岚?为了重新过上幸福安乐的日子,沈燕珺不得不祭出自己的金牌技能因材施教,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哥哥学业不好不成才?来来来,三年会试五年模拟了解一下,题海战术,包教包会,让你考中进士不是梦!太子中二叛逆不听...

总有一天,你会喜欢我

总有一天,你会喜欢我

三岁定终身,二十岁做他大总裁的贴身保镖,这样竹马还能被别人骑跑,她这些年武学生涯算毛?悲催的是,从头到尾被压迫的都是她五年后。妈咪!为什么可爱的小白没有爹地?我怎么知道!去问你爹地!夏郁...

我有一口炎黄气

我有一口炎黄气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忍让低调是没用的,要成为上上人就要争一口炎黄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