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我的小说中荀彧最后也是心灰意冷,本来准备什么都不关心了,直到孙策进攻过来,他开城门,知道一切都结束了。然后他又去找曹操,跟曹操解释了自己为何开城门,最后退隐。
这就是我给荀彧设置的结局,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好的结局。他的退隐也预示着汉朝彻底的磨灭,以后就是孙策的新时代(小说中)。
第二十三,河北势力袁家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的诗文,自离寒假都是对袁绍的可惜,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就被曹操打翻了?我们就来说一说袁绍,这里就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厉害的人就这么覆灭了?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如果分析袁绍的人生,比他那个兄弟袁术要意气风发的多,除了身世差了一点,为什么会说身世?因为袁绍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可以说袁绍和曹操一样,是含着金汤匙的,一路高歌猛进。
按照当时惯例,大姓豪族总是凭借在乡里的声望和号召力来召集武装力量,“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由此可见袁绍起势所依仗的两大资源,即家世及人脉,而袁绍也是凭借家族的声望而进入政权中心。袁绍家族四世五公,加之好游侠结交,在汉末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西园八校尉是东汉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而组成的最强的军事力量,袁绍身居中军校尉,权力仅在上军校尉、宦官小黄门赛硕之下。当宦官被诛以后,袁绍就成了这支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而袁绍之所以能当上西园八校尉的中军校尉,有个重要原因是:“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
而家世和人脉又是相辅相成的,家世的显贵,使其尽收豪杰,而人脉的广泛又促进了家世的发展,家世及人脉在战争初期影响极大,同时袁氏家族的固有文化也使得公族子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些有利条件使袁绍在战争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最先得到大批士族的拥护。而强大的家族声望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在战争即将发生时,则迅速转变为巨大的政治资本,使袁绍在短短时间内在士人中独居魁首。袁绍集团的产生是借助家族声望而数次为自己造势,逐渐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袁绍建议“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而何进在密谋除宦官中,反被宦官所杀,“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馀人”。袁氏兄弟尽诛宦官,结束了宦官对东汉政权的把持,并得到了封建各阶层封建地主及官僚士大夫的拥护,袁绍成了士人中的英雄,作为世家大族代表的袁绍此时是匡扶汉室的忠义之士,是有其阶级的先进性,并代表了一定的正义势力。当袁绍被社会各阶层所托以众望时,他就成了世家大族利益的代表。
历史的转变往往以偶然的事件发生为转机。袁绍等人虽然诛除宦官,却使凉州军团的董卓进京,并伴随着兼并战争“京都兵权唯在卓”,而董卓专横跋扈,并要废少立献,这与世家大族的政治要求相差甚远,并不符合世家大族所遵循的社会传统,世家大族再次与董卓相抗衡,而此时作为世家大族代表的袁绍又一次挺身而出“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成为敢于当面斥责董卓的第一人,也公开与代表专权蛮横、威胁汉室的董卓决裂,体现了世家大族其在政治统治上对专权的排斥,并拉开了讨伐董卓的序幕。
由于前面的造势,当袁绍与董卓决裂后,袁绍不但社会声望不减,反而有更多士人为其庇护。袁绍因为与董卓决裂而奔冀州,董卓欲“购募求绍(就是通缉令的意思)”,但周珌、伍琼阴为绍说卓曰: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汉末的门生举主关系密切,袁氏四世五公的家世使袁氏人脉广泛,而“汉末士人,轻生尚气,好为苟难,效忠故主,死而无怨,已成为一代风俗所尚”,在这样的风气下,袁氏家族“势倾天下”,若振臂一呼,可能山东不为董卓所有,所以连董卓也要对其妥协,不但赦免袁绍的罪过,反而“遣授绍渤海太守,封邟乡侯。绍犹称兼司隶校尉”,这种有过不罚反授予职权的,体现了世家大族在汉末的影响力之大。
董卓妥协了,但是袁绍可不妥协,直接十八路诸侯要弄死董卓,从这些十八路诸侯来看,多数将领没有斗争经验和韬略,在太平时日,他们靠交游士林和养名钓誉,以捞取功名官位,但在战争年代,他们便缺乏决敌致胜的真实本领。他们外慕勤王的美名,内心里却是胆怯畏敌,此时袁绍不过是任职不到一年的勃海郡太守,而其他军阀则大者以州起兵,势力、实力、占领区域均强于袁绍,小者也是以郡起兵,却共推袁绍为盟主,这除了跟袁绍在诛除宦官中所建立的声望有关,还跟袁绍的家世也有很大关系,袁绍此时已经成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当发生事情时,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公认的领头羊。
加之后来,董卓“闻绍起山东,乃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使袁绍在道义上占据了先锋,“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这真的如前面周珌、伍琼所言,袁氏强大的人脉及强大的政治号召力给袁绍带来了强大的政治资本,世家大族也释放出了其强大的政治能量,而这些袁绍是最大的受益者,袁绍成了人心所向,众多士人开始纷纷投奔袁绍而来。
讨伐董卓无功而返,那么袁绍就要为自己做打算了,他做了什么,他把韩馥的地盘给抢了,也就是冀州,拿了冀州之后他就势如破竹席卷河北,击败公孙瓒统一北方,可以说是声势惊人,但是如此高歌猛进,究竟为什么走向了衰落?
战争中战略思想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集团的政治取向,同时也是也是进行战争的指导思想,战略思想的选择是战争胜败的关键。而袁绍集团的战略选择有很大的游移性。袁绍在据有冀州后沮授为袁绍谋划的策略是:
“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陵河朔,名重天下。若举军东向,则黄巾可埽;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则公孙必禽;震胁戎狄,则匈奴立定。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这一战略思想不仅包含了战略方向,也有具体的实质实施内容,这一方针完全可以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而袁绍在刚刚起兵时同曹操谈话时曾说过自己的战略思想,“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沮授的战略思想也正迎合了他原本的目的,所以袁绍大赞“此吾心也”并任命沮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将”表现出对这一方针的赞赏及对沮授的信任及重用。
但当这一战略思想落实到是否迎奉献帝问题上时,袁绍的选择开始同沮授的战略思想背离,“帝立既非绍意,竟不能从”,并且随着实力的增强逐渐萌生了代汉的意思,就是野心大了,不想有个皇帝压在自己的头上。由袁绍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袁绍割据者心理的真实面目,袁绍放弃了迎献帝,也同时放弃了其最初的匡佐汉室,除暴乱的志向。所以他是第一个知道献帝出逃消息的人,但是最后却被曹操迎接了天子,可以说是棋差一招。
然后在官渡之战的前夕,曹操露出了不少的破绽,但是袁绍都没有抓住机会,让曹操苟住了,最后官渡之战的时候更是不想着拿硬实力堆死曹操,而是想着一波把曹操带走,你说怎么可能这么容易一波把曹操带走呢?结果被曹操成功反杀,最后自己也气得吐血身亡。
在我的小说中也是延续了这样同样的结局,袁绍优柔寡断没有魄力,结果导致被曹操抓住机会反杀了,但是我所做的改变就是袁绍在死之前解决了一个他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他几个儿子的争权夺利。
这就要提到袁绍的第2个儿子袁熙了,他还有一个漂亮的老婆叫甄姬。
我之所以在小说中选取袁熙作为袁绍的继承人,就是因为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黑的地方,也就是没有什么大的缺点。袁绍的大儿子袁谭是个暴躁的人,小儿子袁尚是一个骄横的人,两个人的缺点太过明显,所以我不准备让他们作为袁绍的继承人,于是我选择了二公子袁熙,因为在我的思想里袁熙既然能和河北的第一美人结为夫妻,那么他必然是有一定的过人之处,所以在我的刻画之中,袁熙就是一个性格温软的人,但是关键时候也能站出来做大事,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有所侧面印证的。
那是在曹操彻底平定河北以后,袁熙和袁尚一起逃往了辽东,高东的公孙家要杀了他们,把人头送给曹操的时候。袁尚坐在地上说,这里的地太冷了,能不能给个毯子?袁熙当时就把他骂了一顿,说人头都要没了,你还在说有没有毯子,一点骨气都没有。
所以当时我就觉得这位袁家的二公子可能并不是一般的人物,只不过因为他没有继承袁绍的位置,所以让他不能展现自己的实力,于是我在小说之中就把他设置成了袁绍的继承者,带领着河北高歌猛进成为了孙策最后的强敌。
然后在三国演义中被袁绍使用不当的沮授田丰也成为了他的心腹谋士,本来投降了曹操的张颌和高览,我也让他们继续在河北奋战,因为他们都对袁熙充满了信心。
袁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君主,但是袁熙我设置的是一个能够耐心听取他人意见的英明君主,他最大的悲哀是遇到了孙策这个天选之人,不然以他的实力确实很有可能横扫天下。
最后就简单的说一说河北的各个谋士和武将,田丰和沮授避免了三国演义里的命运,他们都活了下来,能够更加的实施自己的才华,因为袁熙非常信任他们,能够非常耐心地听从他们的意见。
张颌高览更是他的心腹一路为他冲杀。
至于著名的颜良文丑,我也设置了不同的剧情,文丑战死在官渡之战中,但是颜良却活了下来,最后在和孙策的交战中战死。这两个人本来是为了彰显关羽的武将,但是我觉得这两个人比想象中的肯定会更加厉害,只是遇到了关二爷这个挂逼,最后没有办法。
最后要提的就是那个三国中著名的二五仔许攸了,我的小说中还是详细的说了一下许攸的心路历程,毕竟背叛并不是说几句就会背叛的,背叛是不能谅解的,但是我想尽可能的表达,许攸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背叛者,最后许攸的结局,我也没有想好,因为后期他的戏份没了,哈哈哈。
——————
这本书就这么结束了,我也很是感触,因为这是我第一本写的书,虽然因为篇幅原因,有些东西我无法在写出来,但是我在这最后的大结局三章中也是写了后续的剧情,以及我个人夹带的一些私货。
写这本书其实对我来说真的挺不容易,因为开始格局拉的很大,后期我就收不回来,后期只能慢慢去凑活,开始从江东扩展到四面八方,其实我还有很多人物想写,但是写到那里就不是江东霸业,而是我专属的“三国演义”了,
感谢一直看我书的读者朋友,我自认为写的并不好,但是还是有读者朋友们认同我,这让我感激不尽,
谢谢你们一路的支持,这本书在此完结,告辞了,各位!
有缘再见
满级重生:墨爷的小祖宗制霸全球 反派的娇软美人重生了 当副人格看上我的死对头后 大秦从献世界地图开始 重生空间:农门辣妻不好惹 斗罗之签到女神就变强 将军他今天也在撬墙角 林逾静秦牧 灭风行动 盛京甜品坊(美食) 将军他今天也在撬墙角 团宠三宝:虐渣妈咪又美又飒 抗战之精忠报国 秒杀系统:打造万古第一宗 嫁给王爷后我火遍京城 重生九零农家有女初长成 林逾静秦牧 全球末日:我为九州守昆仑 大唐:开局绑了李世民 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苏南是神农医术传承者,为给师父还人情下山成为江南省一个小诊所的医生。面对豪强欺压,武道高手的胁迫,苏南扮猪吃老虎,在精彩缤纷的都市中不见其人,却处处有他的传说。...
重生在卡拉泽大陆的星际百变战士。将在这个梦幻般的奇异世界谱写出一段不朽的神话!...
李奇被革命女神丢到异世界,这里漫天神魔,超凡如狗,奋斗出个吃香喝辣的前程就很辛苦了,女神却要他在这里掀起轰轰烈烈的凡人革命。没有女巫,只有魔女。枪炮炸药蒸汽机打不过神术魔法灵力,只能运用信仰武器。生长在正气下的李奇,唯有依靠最先进的思想,在费恩世界诛神屠魔,战天斗地,将正气充满整个费恩。书友群,174140432草...
世间有传,疯子出手,或生或死。她是杀手界第一的代号疯子,出手狠辣让人闻风丧胆她还是医学界泰斗,只有她不想救的人,没有她治不好的人。世事难料,她遭出生入死的搭档惨害,她只有拉着搭档自爆而死,她就是个疯子!一朝穿越,别人说她废柴,那就修炼到最高等级好了没有资源,那就丹药自己炼好了没关系,你说你会什么,我奉陪。疯子,不论到哪里,都要当那个世界的主宰。某男人屈居身后目光灼灼的看着尹舒枫...
如果杀人不是为了装逼,那将毫无意义如果活着不是为了装逼,那还不如死了。杀,就杀他个尸横遍野,装,就装他个巅峰不败!mdashmdash新书一剑独尊已发布,欢迎大家去阅读,在纵横直接搜索一剑独尊便可。微信公众号直接搜青鸾峰上。青鸾读者群571783824...
第一章洞房跪下是由作者大名府白衣著作的穿越重生小说,作者文笔极佳,题材新颖,推荐阅读。第一章洞房跪下精彩章节节选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