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太公世家》—文武师
一、文武师
太公望,就是吕尚,老祖宗姓姜,封在吕这个地方,也有说法封于申,要是从封姓的话,也可以喊他申尚,不过几千年来都认可他叫吕尚。我们喊他姜太公,最有名的故事,姜太公钓鱼,还有一句老百姓拿来辟邪的话,“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玄而又玄的封神演义,让姜太公成为诸神之祖。周文王呼为太公望。
为什么叫太公望呢?周文王潜修国政,有志天下,可惜找不到辅佐的良才。一次组织军事演习—围猎,占卜,不得了,卜辞上说你这次出行,会有收获。这个收获非同寻常,非龙非虎,王霸之辅。于是周文王遇到吕尚钓鱼,异乎寻常,直钩无饵,优哉游哉的坐在河边。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適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也有传说,周文王看他年龄太大,于是背着他走了八百步。感其知遇,姜太公辅佐文武父子建立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史记中记载姜太公跟随周文王,有另外两种说法,司马迁的笔法是“或曰或曰”。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
(有的说是太公学问很大,曾经在商纣一朝谋生,见纣王腐败的不得了,离开周游列国,找不到他赏识的明主,后来遇到周文王,视为知音。)
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
(另一种说法,太公隐居。周文王被拘押在羑里,收下那帮人急得没法,知道太公能耐大,想办法请太公出来帮忙,周文王因而脱困。太公的办法是,投纣王所好,送了很多奇珍异宝和女人,还把周地的地盘也奉上。)
虽然有这几种不同的说法,姜太公追随文武父子推翻商纣,建立周朝,文武王以国师相待是千真万确的。“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周西伯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大周朝的天下,姜太公居功至伟。
文王死后,武王继续重用吕尚,尊其为师尚父。后孟津观兵,后牧野决战,纣王自焚鹿台。
九鼎归周,行政天下,师尚父谋居多,建立周朝,吕尚无上之功。后世多立其庙纪念,不过到了朱元璋一朝,把他从庙里请出来了,朱元璋的说法是,你能耐很大我承认,但是你帮着周家父子造了纣王的反,算是逆贼,想来朱重八觉得我建立明朝,那是推翻了元的鞑子,我对中国是有功的,免于中国灭亡。你们搞的什么呀,窝里斗,造了自己人的反,所以赶走。很有意思。
二、有意思的占卜
1、文王卜
文王卜,遇到了太公,成就天下。
2、武王卜
牧野之战前,武王占卜,战事不吉,大家都很恐惧。不得了,老天不支持我们,怎么办?
“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彊之劝武王,武王於是遂行。”
史记记载“太公强之劝武王”,太公非常坚决的激励武王继续伐纣的计划,不要犹疑不定。太公怎么劝的呢?东汉的王充在《论衡·卜筮篇》里说得却很明白:“武王伐纣,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太公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太公一把占卜用的蓍草一甩,龟甲一脚踢得老远,枯骨死草,怎么能知道事情的吉凶呢?不用管它,非常刚毅。
在进兵渡河的时候,有鱼跃入船中,神思慌乱的武王已经被之前的占卜弄昏头了,但凡遇到什么不寻常的事都胆战心惊,生怕得罪了鬼神。太公劝武王,不要担心,这是好事情啊。这预兆着伐纣会大获成功,武王这时候只能听老师的话,既然这鱼这么吉祥,不如放生吧。太公说不行,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是老天都帮你姬发啊,你看大家饿了不正是上天送来的食物吗?煮熟了吃掉。太公这话让武王姬发心中舒坦了好多,信心又上来了。
渡河以后,太公下令把船只,连同路过的桥梁通通毁掉,“为父报仇,今死无生”,现在没有退路了,只有战斗,要么打败纣王,要么战死。
同样是占卜,为什么文王顺从了卜辞,而太公拒绝武王的占卜呢?既然拒绝了武王的占卜,为什么又视跳到船里的鱼为吉祥之兆呢?这可见的太公的通达之处。伐纣大业,万事俱备,只等最后一击了,大好的时机掌握在人的手里,不可以让卜辞扰乱军心,动摇姬发的斗志。开弓没有回头箭,号角都吹响了,打退堂鼓,是泄了自家的锐气。当前的形势吉要打,不吉也要打,没有别的选择。在崇尚占卜的古代,太公这样坚毅、果决,相信事在人为,不拘泥,对客观形势有充分的了解。这就是太公的高明之处。
3、汉文帝之卜
当初周勃等人迎代王刘恒继承皇帝位,把刘恒吓得不轻。讨论半天,分析半天,仍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占卜,得吉兆,很高兴,才派人去长安联络。假如占卜非吉兆,刘恒会怎么办呢?难道凭占卜要放弃继承帝位吗,恐怕他想放弃也不能了。时势选择了他,他无可奈何。
正如武王伐纣一系列不寻常的事,在武王和众臣的眼里,这事要坏,兆头不妙。但在太公那里却异常冷静,这种冷静是建立在全盘形势的分析上。纣王已经众叛亲离,武王这边得到了天下诸侯百姓的倾心支持,这个时候不全力以赴,不是自取灭亡吗?所以关键时候,太公打消了武王忐忑不安的情绪,重新树立信心,才伐纣成功。事实上太公明白,武王众人也觉得伐纣这件事不太妥,毕竟自己是臣子,百般疑虑。从中看出太公的明智,那句“枯骨死草,何以知吉凶?”充分表现了他对事在人为的肯定。一切都准备好了,干就完了,不干会被诛杀,干败了也会被诛杀,事到万难须放手,在此一举。太公很厉害!
4、晋献公之卜
左传中也有一段记载: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
晋献公没有听从卜人的劝告,执意要了骊姬这女人,结果引发了国家动荡,幸有晋文公拨乱反正,才避免了晋国败亡。
如此看,似乎占卜这个东西又挺有意思的。那么古人对占卜有什么看法呢?
《尚书?洪范》中有一段话,我觉得是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什么意思?如果你有很大的疑虑不知道怎么办,首先要自己全面的衡量利弊,不仅自己要前思后想,有个主见,而且要多争取别人的意见,往往旁观者清,虚心听听别人的建议,不固执己见,能做到这一步问题其实已经有个差不多的办法了。当然,还不行,你可以去占卜看看吧。但是到了急需拿主意的时候,还是应该坚决的放手去做,不能心存狐疑。
这是古人占卜的态度。我自己赞赏姜太公的做法,相信客观的形势,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关键时候坚毅果决,放手一搏,不能存有后悔之心。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管他呢!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太公有没有对武王这么说,我不知道。大概他自己心里对自己这么说过吧。谁知道呢。
人类文明消亡时 快穿之大佬她是个吃货 食局 被迫去卧底的我躺赢了 我有一刀断长生 被美强惨大佬盯上后[快穿] [足球]反系统 以为穿越错误的宠物小精灵 百转飞仙 无敌赘婿逆袭记 大明有闲王 横滨料理事件簿 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 生活玩家[全息]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英雄[综英美] 天眼圣手林奇江若晴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天策林北苏婉 快穿:男神他自带万人迷光环 全服第一收集狂[全息]
某总裁为女儿钦定了婚事,然后出乎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出身寒门的女婿忍受不了豪门婚姻的痛苦当他露出他的真实身份时,总裁一家震惊了...
作者一条咸鱼王的经典小说热血战神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热血战神我生为王,无限嚣张!驰骋天下,举世无双!那一年,我血洗沧州,只为沉冤得雪!那一年,我覆手翻云,只为佳人一笑!...
...
泡一壶功夫茶,耐心细品,看林杨怎样打造超级农业帝国!我此生宏愿,就是让四海之内再无闲田!林杨语ps本书VIP群166215360...
一等狂兵,回归都市。踩最狂的二代,抽最恶的嘴脸,吻最美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