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9页(第1页)

挠挠下巴,筷子都用过一双,茶杯,小意思。&ldo;十二郎可知为何迟迟未被重新启用?&rdo;孟清和奇怪的看向沈瑄,怎么突然和他提这事?&ldo;日前,天子下令修辽东铁岭、复州二卫城池。&rdo;沈瑄道,&ldo;期间赵王上表,请调有才能之人往开原,广宁助开互市。&rdo;轻轻摩挲着茶杯的杯壁,孟清和沉吟片刻,没出声。&ldo;汉王在宣府屯田,亦上表请天子派有才之人。&rdo;手停下,心中隐约有了猜测,孟清和的眉头皱了起来。&ldo;顺天府大兴县进嘉禾,天子夸赞,命献宗庙,又令有司精选禾种,发北平诸卫及边军种植。有司上报大宁城亩粮益丰,麦粟及荞麦苗种更嘉,天子已令户部左侍郎前往大宁。&rdo;孟清和有点头晕,自己未能复官,难不成和这些事有关?&ldo;诚然。&rdo;沈瑄点头,孟清和眼睛圆了,这话怎么说的?&ldo;天子本欲命十二郎掌辽东二卫建城一事,赵王汉王却接连上表请调贤才,意中所指皆为十二郎。后有大宁丰产一事,天子不决,旨意才至今未下。&rdo;孟清和无语。虽说不急着上岗,可太优秀也会成为失业的原因?在永乐帝手底下讨生活,果真是相当不容易。再被启用永乐元年,临近十一月,北平已连降三场大雪。大雪纷飞中,平江伯陈瑄领舟师督运的四十九万二千六百三十七石尽数归于顺天,辽东二地。在宣府屯田的朱高煦和在开原广宁筹备互市的朱高燧接连上表,目的只有一个,向老爹要粮。不是朱高煦和朱高燧哭穷,委实是真穷。天气冷得太快,立秋之后,大宁和开平卫等地抓紧时间播种荞麦等耐寒作物,仅大宁一地产量颇丰。北京刑部左侍郎在大宁考察之后,上疏奏请,取大宁粮种禾苗屯种顺天八府,并以大宁库仓粮秣济河南蝗灾之地。孟清和从沈瑄口中得知消息,当场就炸了。薅羊毛不能总在一头羊身上下手吧?又不只是大宁一地有粮,怎么就这么招人惦记?皇帝要军粮,大臣要赈灾,全都找上大宁。不是他心肠太硬,不怜惜灾民。单论赈灾,出粮出钱都没问题,关键是户部要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大宁库仓中的全部!蝗灾之地的百姓要粮食,大宁的百姓和边军也一样要吃饭。粮食都搬走,让大宁城的边军和百姓喝西北风去?营州卫所的边军又该怎么办?没粮都饿着?没有这么欺负人的!平江伯陈瑄运来的粮食不少,秋收之后,北方各地也有丰产,多少能匀出一些,完全用不着搬空大宁。出头椽子一定要砍掉?完全没道理!孟清和炸毛,沈瑄各种顺毛也没用。最后还是他自己想通,他已不是大宁镇守,皇帝会作何决断不是他能干预的。想起到大宁之后的努力即将付诸东流,心中忍不住的难受。&ldo;天子不会应允。&rdo;沈瑄握住孟清和的手腕,将他揽进怀中,拍拍,继续顺毛。下巴搭在沈瑄的肩头,孟清和的声音有些发闷,&ldo;希望如此吧。&rdo;沈瑄所料不错,户部左侍郎的奏疏递上去,皇帝很快做了批复。就两个字,不行。孟清和能想到的事,朱棣自然不会忽略。杀鸡取卵,以榨干大宁为代价,缓解河南等地蝗灾的事,朱棣肯定不会做。派人去大宁是学习先进生产经验,挑选优质粮种禾苗,不是去抄家的。户部左侍郎不服,继续上疏,朱棣干脆把锦衣卫查到的消息直接甩到他跟前。&ldo;尔等勤政,朕心甚慰。然需知,民为国之本!挟私怨而罔顾民生,有才,朕亦不会再用!&ldo;看过锦衣卫送到御前的密报,户部做侍郎再也无法维持面上表情,颤巍巍的下拜,再不敢多言。他同大宁都指挥使朱旺有私怨,尽取大宁之粮,确有私心。本以为会将朱旺拿下,不料,最终陷进去的却是自己。&ldo;来人!&rdo;朱棣一声令下,殿外执勤的金吾卫步入,奉命摘了户部左侍郎的乌纱,除掉他的官袍,拖下去丢进刑部大牢。开春后,和牢友一起发往遵化炒铁屯田。天子亲丁罪囚北京为名,屯田抵罪之法。凡徒流罪,除不赦,其余有犯俱免杖刑。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屯田抵罪。定立年限,纳粮抵杖罪。除官吏不该罢职役者及民单丁有田粮者依律科断,余皆如之。关在北京刑部的犯官,大多将免于戍边,也不必到崇山密林里去做人猿泰山,只要勤劳肯干,子孙仍有出头之日。这就相当于在犯官眼前吊了一根胡萝卜,想要让子孙有个好前程?必须照着皇帝的话好好种田。针对河南蝗灾,朱棣下令调拨北平库仓赈灾。但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令户部遣官到大宁择选良种,为顺天八府,也为蝗灾之后的春耕和补种。土地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大灾之后,赈灾粮只能缓解一时,不如发给百姓良种,耕牛,农具,奖励百姓耕种,以此避免田地荒废,流民大规模出现。为免蝗灾再次蔓延,朱棣采纳沈瑄的建议,下令卫所官军扑蝗。&ldo;懈怠,于救灾不利者,以罪论。&rdo;皇令下达,河南境内,以都指挥使司为主,布政使司协同,卫所官军全被调动起来。烟熏火烧,掘地三尺。但凡能想到的办法,都要用上。枯黄的禾苗,空旷的田地中,很快响起噼啪的炸裂声。刚领到赈灾粮的父老走到田边,双目被烟熏得生疼,却坚持着不肯退后一步。但凡还有力气的,都加入了扑灭蝗虫的队伍。耆老,青壮,健妇,连韶龄幼童都随着父母的脚步,在黑烟中扑杀毁了家人生计的罪魁祸首。黄昏时,浓烟渐渐散去,泪水在农人们染有烟尘的脸上留下一道道印痕。农人们相携跪地,向京城方向再拜。&ldo;天子仁德!&rdo;&ldo;陛下万岁万万岁!&rdo;乡间有文人说,今上篡位夺权,逼死亲侄,是暴虐滥杀之人。但于现下的河南百姓而言,朱棣却是一个圣德慈爱之君。因为他让大家有了活路,有了继续在祖辈土地上生活下去,不用流离失所的希望。朱棣生于战火,少时尝居凤阳,深知百姓疾苦。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后,年长受命镇守北方,冒霜雪出塞,与士卒同甘共苦,他所经历过的,绝非生于膏粱,长于皇宫,几乎不出大内的侄子所能体会。远在北京的朱棣不能亲耳听到高呼万岁之声,却能从布政使和都指挥使的奏疏上看到百姓的真心拥戴。百姓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朱元璋教给了儿子,也同样教给了孙子。从实行来看,儿子明显比孙子做得更好。放下奏疏,朱棣长舒一口气,目光转向站在暖阁中的沈瑄。&ldo;此次河南蝗灾得灭,瑄儿立有大功。&rdo;朱棣笑道,&ldo;若无瑄儿提醒,朕竟忽略,可调卫所边军助灭蝗灾。&rdo;边军有屯田防备鞑子的重责,不能擅动,更不能离开戍卫之地。内省卫所则不同。现在国内不打仗,宵小强盗有衙役和巡检足以应付,卫军就近扑灭蝗灾,可谓事急从权。史官记载,也会以天子仁德作为注解。以军灭蝗,古有先例,同太祖成法也不相违背。沈瑄请调卫军的奏疏一上,朱棣当即准奏。如今效果摆在眼前,永乐帝一边点头,一边对沈瑄大加夸赞。朕的眼光果然不错,别看老爹的儿子数量多,比起真才实学,动手能力,朕的儿子也不差!想到这里,不免想起南京的长子和一个劲向他要人要粮的次子和幼子。朱棣心中滋味难辨。朱高炽整日闭门读书,不出文华殿一步。据皇后信中所言,长子似有矫枉过正之嫌。继续这样下去,很可能步上书呆子之路,一去不回头。朱高煦在宣府屯田,同宣府镇守武安侯郑亨处得不错,算是可圈可点。朱高燧到了开原,至今还没太大的动作,但朱棣相信,这个儿子应该不会让他失望。事实上,朱高炽并没读书读傻了,矫枉过正也并不准确,用四个字来形容,韬光养晦更加贴切。朱高炽不是笨人,老爹已经不待见他了,妻族又卷入了刺杀天子一事,缩起脖子老实做人才有希望改变老爹的印象。朱高燧在开原和广宁动作不大,目前只处于准备阶段,与朱棣所料并无太大出入。

绞刑师+番外  杜昇的选择+番外  星尘深处+番外  狼啸西风(GL)  小胖妞的幸福生活+暗  诱香/净香  我的搭档是个沉默寡言的家伙  都市修真+番外  我的基友跟我合体了  恶魔教父  撼天+番外  爱殇(虐恋情深系列之爱殇)【3部完结+番外】  保持通话  狱火焚身+番外  谨言+番外  胡笳十八拍(GL)  那一场鸡飞狗跳的情事+番外  新大陆血族断代史  落魄金主受难+番外  爱情十字口(gl)  

热门小说推荐
末世为王

末世为王

出生在末世爆发百年后黑暗纪元的秦羽在一次狩猎中死亡,重生到了末世爆发的第一天。一场血雨降临,死去的人重新站了起来,渴望着鲜美的血肉,生命物种发生变异,凶猛的变异兽肆虐,更有来自异空间的强大异族虎视眈眈。文明毁灭,道德崩丧,人类是否能在残酷的末世中延续下去?是成为冷酷的恶魔还是仁慈的救世主?进化的极限是天堂还是地狱?...

都市逍遥神

都市逍遥神

如来佛祖降下御旨,让唐僧下凡尘历练,于是,唐僧开始了他奉旨泡妞的都市历程。戒,那是一定要破滴,而且还要破的精彩!我装逼?没事,雷公电母罩着呢你装逼?小心被雷劈,不被雷劈被我劈!你牛?好,我来召唤孙悟空,你来跟孙悟空比比谁厉害?quot...

重修仙帝

重修仙帝

家族嫡长子苏洛,一代天骄,消失两年,再度归来已是至尊,面对毫无人情味的家族,他发誓必将重临巅峰,不负红颜,傲立寰宇,令这天地颤抖,重现仙主风姿,令所有敌人颤栗。...

乡村大地主

乡村大地主

我是乡村大地主,这里的美女,都是我的!...

猎国

猎国

不想谋朝篡位的权臣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  总有一天,帝国的金币上会印上老子的头像!  夏亚雷鸣  跳舞新书,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捧场~...

头号战神林莫柳如霜

头号战神林莫柳如霜

战神回归,妻儿竟然受辱!林莫忍无可忍,打脸反派,收拾人渣,铁血手腕护娘俩。奇葩丈母娘,一心扑到钱眼里,林莫冷哼,秒变亿万身家企业家,专治各种不服。你就是我那没本事的废物女婿?是你女婿,但绝不是废物,丈母娘你服气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