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二四莫谓求名沽世誉(第1页)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一直在边上默默无声的夏元瑮,此时放下茶杯说道:“两年增选一次?而且没有名额限制?这不大好吧!”

“为什么这么说?”李复几反问道

夏元瑮道:“虽然中国本土在明清以前也有科学技术萌芽,毕竟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中西交通之后,欧洲几何学天文学等渐次传入中国,才使得中国士大夫知道经世之外尚有此等格物致知之学但当时士大夫以八股为进身之阶,除高头讲章之外束书不观,风气使然,科学技术依旧沦为杂学小技,不为学者所重直到道光年间,国门为西洋坚船利炮所破,部分明智之士渐渐意识到西洋科学技术的厉害,积极向欧美各国取法以求自强但当时所寻求的主要是造船造炮技术,国人并不关心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情况真正得以改观要到光绪前后最初的尝试是同治末年陆续派遣四批留美幼童,目的是想让这些儿童从小开始接受西方的正规教育,通过十五年的培养能够娴熟外务精通技术等,成为外务人员或工程师这里面便包括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系统学习只可惜计划中途夭折,留美幼童被全部召回,让中国士子再次与科学技术失之交臂“”看

“第二次尝试是维新变法时期,不仅晓谕在全国成立各类中小学堂,还在京城创设了近代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里面设有算学农学矿学格致学地理学工程学等课程这标志着科学技术正式为国家和士子所认可当是孙先生就在大学堂弘文励教,并陆续发表多篇重要论文,揭开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幕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孙先生还编纂了全套中小学教科书以及多种大学读本,使得中国学生终于可以系统学习到最新最先进的科学知识

“就算不提戊戌政变到庚子国变之间的变故,满打满算,科学技术进入我国大学课程才不到十五年!这十五年间,总共才毕业多少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又有多少是学习科学技术的?学习科学技术的又有多少能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些年来,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年青人出洋留学,近则日本远则欧美,不说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单说正规大学毕业的学习科学技术的学子又有几人?

“孙先生成立中华科学院并遴选院士本意是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予以褒奖,可谓用心良苦!可是现在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普遍水平低下水平高者如孙先生孙夫人,乃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放在任何一个国家当选院士都绰绰有余而水平低者如夏某只不过是在学校里读了几年书写了几篇不入流的论文而已,尚未踏入学术之门即便如此,夏某在学校也算学有所成何况其他不如夏某之辈?

“中华科学院院士要是按照孙先生孙夫人的标准,即便标准有所降低,只怕全国入选者也不过一手之数;若是降低标准来勉强凑数,只怕入选者在孙先生面前会汗颜无地,更会有损中华科学院的名声既然现在都凑不齐入选人数,为何还要两年增选一次?”

夏元瑮所言极为有理某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或许会奇峰突起但要想提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却很难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几代人的辛苦努力

比如真实历史中的中央研究院,它成立于1928年,在创设之初组织条例里就有选举会员(即后来的院士)的规定,但因为当时国内学术研究基础很差,还没有成熟的学者,只好暂时搁置这一搁置就是十八个春秋,再次动议已经是抗战胜利的194年3月,经过分组审查一次普选和四次补熏才终于凑足了一个吉祥的数字:在这首届81名中研院院士中,数理组28人生物组25人人文组28人,都是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

有人曾以此来攻击现在院士水平远不及民国,殊不知那81人(如果只算自然科学界的话,那就只有53人)是五十年科学教育才积累下来的精英,浓缩的都是精华啊而现在呢,每两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就要进行一次增熏每院增选人数少则30人多则50人,如此一来,名声和影响力难免被摊爆自然难以被世人所周知

李复几道:“依着浮筠贤弟的意思,就是建议中华科学院暂时不评选院士喽?”

夏元瑮点点头:“正是!”

陈传瑚却道:“不妥不妥!正因为我国现在科研工作者水平普遍低下,我们才要设立‘院士’这个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为什么呢?现在学生之所以更多选择法政经济等学科,是因为毕业之后可以做官发财,而学习科学技术呢,只能当老师或者去工厂做工在现今社会,做老师和做工都是没有前途的,他们也在这种环境下只能昏昏噩噩地混日子,浑然忘了读书时候的所学与梦想而设立‘院士’荣誉,则相当于为学习科学技术的青年树立一个奋斗目标,让他们不至于沉沦而且现在正值民国肇始,我们应当趁此良机为后世立下轨范,免得将来积重难返”

李复几道:“谨庸贤弟的意思是先设立‘院士’称号,等到适当机会再评芽”

“为什么现在不能芽”陈传瑚反问道

夏元瑮皱眉道:“难道让某些人滥竽充数?”

陈传瑚道:“不用,按照孙先生孙夫人的标准来遴选就行全国能找到三人就三人,能找到五人就五人,宁缺毋滥大不了先把院士名额定为十人,以后人才辈出的时候再修改院士名额便是!”

李复几道:“谨庸贤弟建议对院士设置名额限制?”

陈传瑚道:“自然要设置名额限制!任何事物都是以稀为贵,院士名号也不例外要是逢人就送上一顶院士的帽子,谁还把院士当一回事儿?如果把院士名额设置限制,反而很多人会趋之若鹜!”

孙元起要是在这里听到这番话必然大点其头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总额倒没有限制,不过每次增选都规定增选总数不超过60名,这就导致无数英豪在此折戟沉沙但因为院士名号的崇高,这些英豪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甚至一大批七十好几的老头子还在为此身外之物孜孜不倦的努力如果说70出头还能理解,毕竟名利之心未死,还想负隅顽抗一次,但那些年近八旬的老先生参与这项运动又何苦来哉?比如2001年参加工程院增选的丁大钧(东南大学,78)年参加工程院增选的王慧炯(国务院发展中心,78),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

然而院士评选并不是因为你年长就会特别照顾,尤其是近些年,在增选的时候就明文规定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65周岁(中国工程院为70周岁),超过年限的便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即便侥幸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年长的候选者也会最先成为炮灰每当这个时候,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学者就会黯然神伤良久而南京大学的唐雯霞教授更是因为当选院士无望而驾鹤西去,真是可怜可叹!

相比之下,某些私人创办以牟利为目的的“国际xx科学院”“皇家xx科学院”野鸡院士,明码标价5000块钱一顶,从通讯院士到院士再到资深院士一应俱全,量大从优,任君选购却没几个人真拿它当回事儿

李复几道:“要以孙先生孙夫人的标准来衡量,经世大学倒还有几个人勉强够格,比如研究肺鼠疫防治的伍星联先生(伍连德)首先提出反物质说的张少涵(张贻惠)等至于全国别的地方,只怕是一个也无吧?真要依照谨庸贤的弟建议,首批院士会全部花落经世的!”

何育杰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院士该如何选举产生?”

李复几道:“这倒简单!最初的时候,院士人选建议由孙先生直接圈定以孙先生的学术地位和卓绝见识,想来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等以后中华科学院步入正轨,可以由教育部属各所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下属各学会推荐,在院士大学投票选举产生”

何育杰又问:“那推荐的标准是什么?编了多少本书,发了多少篇论文,还是获得多少项专利?”

李复几笑道:“吟苜贤弟说的那几项自然也是重要的标准,不过更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国家科学技术奖据孙先生说,这个奖项将由教育部出资设立,由教育部中华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联袂评出从今年开始,每年评审一次,用以重奖那些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未完待续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异世龙神  刀墓  都市枭雄传  明末小秀才  星河斗士  和警花修行的日子  官运亨通  反派男一号  超意识进化  龙腾南洋  重生记事簿  大明领主  美国偶像  天地杀  超级交易  贴身医王  龙骸  大时代1950  魔武邪神  异世终极剑神  

热门小说推荐
傲娇狐妻

傲娇狐妻

小舅告诉我,狐狸养好了不愁找不着好媳妇。可是还没等我发财,长尾巴的媳妇就找上门了...

最强黑客

最强黑客

一个超级黑客,重头再来,变成一个小黑客。曾经黑客界排行榜上的NO1,重生成为大一新生。一个小黑客自由驰骋网络,成为真正网络之神。书1群52423388(一群普通交流群,进群请加上你的起点昵称验证)书2群95951973(二群VIP专用,进群请发截图验证)...

逍遥小乡民

逍遥小乡民

当小农民有了一张可改变山川的山河图,于是过上了别样的人生。山,成了旅游名山。湖,成了无垠大海。豪车美女,更是纷至沓来。陪美女泡温泉,陪美女赶海慢着,我还得发展乡村呢,你们别这么缠人好不好!...

龙翔杏林

龙翔杏林

他是一个平凡的孤儿,但是在无意间他成为了外星医术的继承人,因为他所掌握的医术,他成为一个世家的一员,他用自己的医术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他用自己所掌握的外星科技帮助国家走向富强,可是他没想到最终却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利益,他像废物似的被放弃了,重生的他,在经历了这段磨难后,他选择走上一条只为自己,只为他所爱的人才走的道路…本人在广大书友的强力支持下,已经完成龙翔首部曲龙翔都市总字数高达两百万字,而且从龙翔都市开始上传到结束,更新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了感谢所有书友的支持龙翔杏林同样也会稳步更新,谢谢大家!...

重生之军嫂撩夫忙

重生之军嫂撩夫忙

重生之军嫂撩夫忙由作者许陸陸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军嫂撩夫忙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龙尘传

龙尘传

飞卢小说网原创小说龙尘传逃难少年甄行巧遇修仙家族外放女弟子宋离,学习道法,相互倾心。甄行费尽心思的经营未来,不得不扯入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每次艰难险阻总进退两难,结果又意想不到,奇遇不断,有畅快有虐心,多段感情接踵而来,人鬼妖半妖灵。一步步揭开甄行真正身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