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日的“朔望朝参”,又除开“沐假”,其他时间薛崇训每天都在紫宸殿坐朝听政。宫里的礼仪规矩很多,大臣们注意的细节也很多,有一次宰相窦怀贞的帽子有点歪就被御史弹劾“衣冠不整”。于是弄得几件大事要说很久,大抵是一大清早到辰巳之间,耗时两个时辰左右,也就是几个小时。薛崇训每天都要那里坐几个小时,还得不能乱动影响了威仪,其实是比较难受的。
一天两天让人一动不动地坐几个小时也还没什么,天天都这样端坐不动,他感到很不爽,有一次晚上纵|欲过度第二天不慎当众打起瞌睡来,想起来比较汗颜。[]
他便把日常接见大臣的地方改到了紫宸殿东面的温室殿,这里本来不是办公场所,是皇帝起居生活的一个宫殿,旁边还有洗澡的地方。他自然就有了借口,在宝座前面拉上紫绫幔帐,自己在里面随意活动,让大臣们在外头说事儿。要是说的东西不感兴趣,他坐在里面打瞌睡也没人知道,反正外头的人看不清楚。
朝议越来越不正式,甚至代薛崇训批复圣旨的人竟然是白七妹,一个女人给薛崇训封了个昭仪就敢用玉玺。大臣们只有忍着,因为自唐朝起女性参与政务就有“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有一次御史当面说薛崇训这样干不对,被他叫来殿外的飞虎团侍卫拖出去打了个半死。
大臣们也就懒得管了,只要不影响政务就行,反正薛崇训不吭声大家就认为是默许,给白七妹递眼色让她在奏章上盖印批复“准奏”。
这天朝里来了一份李宓从幽州急报来的奏章,打乱了朝臣们的日常政务安排,一众人在紫宸殿前广场上的两颗松树下等了一会儿,就有宦官来宣他们进殿议事。今日最关注的事大概就是幽州传来的这份奏章,其他的日常事务都要稍缓。早在几个月前东北就有战争的气息,也难怪朝廷那么重视幽州的消息,战争一向是国家的重大事情。
朝臣进得温室殿,隐隐看见有个人影端坐在正中的紫幔里面,那个上座除了皇帝没人能坐,众人便一齐伏倒在地高呼“万寿无疆”,果然传来了薛崇训的声音:“大家都起来罢。”
来参拜的大臣一共十几个,内阁三人、政事堂六人,余者为中书门下二省大吏及六部侍郎数人。
紫幔里面有三个人,除了盘腿坐在榻上的薛崇训,还有站在一旁的三娘以及内给事兼忠武将军杨思勖,有时候内侍省在这里当值的是鱼立本,都是宫里非常牛的大宦官。杨思勖有四品武官衔,在宫外有豪宅,因为唐朝时宦官就可以封官,晋朝也没废除这个制度;而鱼立本没有出宫带兵打过仗,在宫里的地位却比杨思勖高,他不仅在薛崇训面前当红,在太平公主那边也是心腹之一。
薛崇训就说了一句话,就翻看起李宓的奏章来,让大臣在外头废话。他经常性地不说话不表态其实是迫于无奈,偶尔有些大臣脑抽说点话让人非常生气,薛崇训一说话就想找人拖出去砍了,他有这个权力。但只要一不爽就砍人把朝里有能力敢言的人都砍光了谁来统治这个国家?薛崇训自问不是神仙,没办法一个人干这事儿。被拥上帝位之后他才理解了史上那些昏君和暴君,他们都是性情中人,当权力没有约束的时候干那些事实属正常,只是薛崇训不敢那样干,他内心里还是敬畏天地规则。有时候被大臣明里暗里骂了,还得忍着夸一句“爱卿忠直敢言”,其实心里想说的是:去你|妈|的。
李宓在奏章上写了工作进度,查清了幽州各地的军队和布防,先写一份奏章禀报这事儿,接下来才按部就班查汉民少民杂居之地的治理问题。奏章中也就主要写军事。
当看到里面写幽州边军十之六七都是胡人时,薛崇训的脸色微微一变。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安史之乱”,虽然现在这状况不足以构成那么大的危险,但薛崇训因为先知先觉自然就比较敏感了。
奏章在之前大臣们就看过了,他们现在议的就是这事儿。政事堂要拿出“处理办法”,接下来的程序是皇帝赞成或者否决。但薛崇训朝刚开始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硬生生多了个“内阁”衙门,表面上是皇帝的顾问,但很快就影响到了决策中枢的流程。
政事堂提出办法后,内阁三个人行使“顾问”的权力,主要还是因为薛崇训的信任,就开始“建议”,其中难以避免对政事堂的做法提出异议……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政事堂的政略想合法地施行,必须要过内阁一关。薛崇训长期又不表态,内阁那帮人在那里找茬,宰相们要是拿不出说服内阁的理由来,这奏章怎么批复?
薛崇训也不过问,在他的眼里,现在的格局有点像上下两个智囊团,只是最高权力仍然在皇帝手里。有了内阁那几个晋王府旧人,国策也没办法受太平公主影响太大,特别是在他不怎么管朝政的时候,总要有一些人帮着制衡。薛崇训也可谓用心良苦。
兵部尚书兼政事堂成员程千里先出来解释:“幽州都督府的健兵名册确是在前段时间造了新册,数目降低过半,李宓出京时尚未有新册,故而有此误差。”
升吏部尚书的萧至忠随即提议道:“照此奏章的内容,幽州兵未有异象,又正值契丹威胁之时,朝廷暂时不该妄动此地,就算只调换主将在此时也是兵家大忌,以免给蛮夷可趁之机。臣以为应下旨安抚都督赵瞿,让他用心防务,再令长史王贤之征民夫协助工事后勤;同时等李宓巡查完毕,弄清幽州治理、契丹动向等所有事情之后,再行决策。若是幽州官吏施政不当造成边患,问罪或换人,再决定不迟。”
苏晋道:“萧相公的意思是还没查清,那幽州用胡人又怎么说?整个幽州及近左防区,镇兵、乡兵、兵随无法确切统算,估计多达数万,而督府健兵只有三千多人,大部分都是那些边兵,李宓在奏章中言边兵用胡人十之六七,难道不应引起警觉?保障我大晋朝安危的是什么?除了妥善施仁政以得民心,还有百万披甲执锐之士,如同一柄剑,人岂有将兵器授予他人之理?”
萧至忠大概觉得苏晋资历不老,便不以为然道:“苏学士,凡事不要太激愤,多经历一些事儿多读几本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王昌龄听到这句话也不爽了,因为他比苏晋还年轻得多,萧至忠那句话岂不是说资历不够没资格议论国事?王昌龄便正色道:“萧相公以为怎么才不算激愤?坐视不管幽州隐患就是‘更多的道理’,是哪些道理?”
本来苏晋和王昌龄的政见不尽相同,经常有互不赞同的观点,这下子面对政事堂,立马就成一个鼻孔出气了。苏晋看向王昌龄的眼神也带着欣然。只有张九龄看起来更加老谋深算,既不扯内阁的台,也没言政事堂之策的不是。
萧至忠有点火了正要反驳,就在这时张说站了出来,抬起手示意大家暂时停下来,然后说道:“萧相提出的办法也不是不好,但你得让内阁的人说话吧?内阁本来就是为顾问军机国事设立,他们觉得这法子不算最妥当,就可以在陛下面前说话。咱们都是为了国家,就事论事。”
张说是政事堂的老大,他一开口,萧至忠也一副尊重的神态抱拳执礼道:“中书令所言即是,我等受教。”
“苏学士提出的道理没什么不对……”张说用不经意的眼神看来一眼紫幔中的人影,说道,“咱们是中原之朝,汉民才是根本。自古汉民耕、战两不误,不耕何来富庶盛世、何来辉煌王朝?不战何来国家长治久安、何来偌大之疆域?上古之时,祖先只依靠黄河岸狭小之地,且耕且战,方占有华夏九州十五道、地广万里,普天下凡能耕作之地尽囊括海内,多少蛮族或灭族或被驱至荒蛮之地?自炎黄以石刀为兵至今大晋朝,上下凡数千年,我们只耕田?大部分时候都在打仗,都在流血!清楚了这个道理,还能丢下兵器吗?”
一直没说话的薛崇训这时候居然也开口了:“张相公来说,怎么处置幽州之事?”
张说忙躬身道:“但全凭攻伐非古圣人之道,屠戮更易失德。今如幽州胡汉杂居,胡人服我官吏管辖,应教化之,不然失德于四方,各地羁州少民岂愿归附……故臣以为幽州事还得等李宓巡察归来,先解决契丹反叛事,再裁撤幽州边军,降低胡兵数目,方是稳妥之策。”
薛崇训颇有感触地吟道:“古圣人说,故远人不服、则修……什么以来之?”
张说忙道:“回陛下,文德。”
“哦。”薛崇训的口气让大臣们很难揣摩。过得一会儿他才又开口道:“张相公回李宓的奏章,写好了拿过来盖印就是了。”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隐婚暖宠,这个萌妻有点甜 绿茵三十六计 网游之剑弈八荒 宅男的一亩二分地 撩爱成瘾:萌妻有点甜 墓中无人 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海贼之母巢秩序 二次元人物创造手册 伪蜀山弟子在香江 海贼王之我是最强 明宦之风流无边 大唐2008 重生之百战将军 兵王雄风 邪恶少女:恶魔少爷逆天宠 天圣 降龙无极 数据散修 问题妹妹恋上我
夜先生,听说您太太的辈分比您高,是吗?不,正经的青梅竹马。那请问您在家里的地位?老婆,猫,我。...
一种毒药,一种解药,武林风云之下,暗流汹涌两棵神树,两门武功,江湖恩怨之中,抽丝剥茧。初入游戏的迦叶,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一本辅助绝学,正是这本秘籍,让他有了闯荡江湖的资本,之后的江湖岁月,他勤修苦练,只有一个目的将这门武功练至大成,然而,一次偶然的遭遇,他遇到一种名为三魂七魄丹的丹药,自此被卷入团团迷雾,无数的疑团,无数的悬念,这个江湖,究竟是怎样一个江湖,他该如何去伪存真,揭开谜底呢?...
霍向空意外的被天外仙屋砸中了,原本乏味的生活从此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妹妹御姐萝莉女星等各种各样的美女一个接一个进入他的视线,并争当仙屋女主人。...
这是一部讲述某个奔三大叔被车撞成了十二岁的妹子然后穿越到异界大杀四方一统天下让全世界拜倒在她哥特裙下的史诗般热血征服经历的轻小说这种无厘头的简介连我自己都不信。好吧,这其实是一只内心是大叔的伪萝莉在异界到处腹黑恶意卖萌顺带着在那无节操的打酱油日常中拯救世界的搞笑故事。最后,这书和传统变身小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只是打着变身的幌子在卖萌...
许傲珊拉着孔伤的手说如果我不是乔以彤,你会怎样?会把她赶走,或者是报警吗?孔伤凑近她看来你脑子真的是摔得不轻。都开始胡言乱语了。程喻对许傲珊说要是哪天你累了,想找个依靠,请记得转身,我一定会站在你身后。赫连鸿涛说不管你是谁,我们家永远欢迎你。邻居陆靖柏说绵羊之家就在隔壁,你随时可以来做客。...
孟不凡,天赋惊人,初入宗门就崭露头角。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仙宝葫芦,有葫芦童子相助,孟不凡入地府,闯天宫,最后成神成仙,笑傲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