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就与汉武帝有关。因为最早成为郡县之上行政区域的州,便正是汉武帝的发明。
那就从州说起。
牧民与牧官
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州官,汉代叫州牧。
牧,是很早就有的官名。尧舜时代有十二牧,其实是大部落的酋长,兼任部落联盟的职务。十二牧之上,还有四岳,其实是小联盟的盟主。后来,牧,慢慢成为治民之官的称谓,叫牧夫、牧令、牧守、牧伯。
管理人民,就像放牧一样吗?
是。被汉武帝树为道德楷模的爱国商人卜式,就是这么认为的。当时卜式捐款甚多,却不肯做官。于是汉武帝便说,你到朕的上林苑去放羊吧!
结果,上林苑的羊被卜式养得肥肥大大。
汉武帝大为赞赏。
卜式却说,管理老百姓,也跟放羊一样啦!
汉武帝听他这么说,便让他做了县令。没想到,卜式先后担任县令的两个县,一派祥和太平。14县令也好,郡守也罢,岂非牧?
实际上,地方官就是帝国的牧羊人,他们的辖区也就是牧区。好一点的牧羊人如卜式,基本上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凶一点如宁成,便被批评为&ldo;如狼牧羊&rdo;。15这样看,州官叫州牧,并不奇怪。
不过,汉武帝设州之时,派出的官员不叫州牧,叫刺史。刺史的任务也不是牧民,而是牧官。他们要管的,是郡守和郡尉,县令和县长。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帝国实在太大。据统计,秦郡三十六,汉郡一百多,县则有一千三百个左右,&ldo;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rdo;。16如此庞大的队伍,皇帝一人根本就管不过来,只好让一部分官员去管另一部分官员。
于是,有牧民之官,也有牧官之官。
牧官之官也有两种。一种是上级官员,一种是监察官员。其实上级管下级,原本就有监察的职责。问题是上级官员包括丞相,也需要被监察。结果,相对独立、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官员,便应运而生。
这样的官员,就叫御史。
御史也是很早就有的,但到汉代才成为监察官员。此后,中华帝国的监察官员,在中央的都叫御史。其长官和次官,明清以前叫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明清以后叫都御史和副都御史。派往地方的,秦和汉初叫监御史,武帝以后叫刺史,唐代叫观察使,宋代叫监司。
监察官员的地位很崇高,他们的法冠叫獬豸。獬豸(读如谢志)是一种神兽,见了不法分子就会用角去顶。因此但凡重大弹劾案,御史都要头戴獬豸冠,身穿内白外红的法袍,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宣读起诉书。被弹劾的官员则必须立即站出来等待处分,无一例外。
御史的身份和职权也很特殊。
首先权限大。上至宰辅,下至郡县,包括其他监察官员和自己的顶头上司,都可以弹劾。御史大夫张汤,便差点栽在副手御史中丞李文的手上。
其次责任轻。只要听到风吹糙动,甚至流言蜚语,就可以举报,不必负核实的责任,也不受反坐的处分,叫&ldo;风闻奏事&rdo;,也叫&ldo;风闻弹事&rdo;。
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易中天中华史14:禅宗兴起 帝国的惆怅 书生意气 羽化! 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 从星空到心灵 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中华史09:两汉两罗马 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 读城记 易中天中华史10:三国纪 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 易中天中华史17:大宋革新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易中天中华史11:魏晋风度 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 西北风东南雨:大话方言 诡纵之逝
...
重生之花都魔尊盛夏,江城内外阴雨绵绵。市郊的一个山沟里,磅礴的雨水不断冲刷着一堆沙泥,渐渐露出了一具被藏在下面的年轻的尸体天空闪过一道惊雷,一股紫色的闪电从天而降,生生的劈在了这具尸体上面。这道闪电直透地下,不断在山间爆闪出一连串的恐怖电光,连通了九幽冥域,引来了地府的冥雷降世...
十年前,他被迫逃出豪门世家,从此颠沛流离,惶惶如蝼蚁,人尽可欺。直到那一天,他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你若执我之手,我必许你万丈荣光...
刚毕业的陈天,一无所有,无意中割破了手,鲜血激活了手中的佛珠,解封了佛珠中的第一颗封印,获取了封印中的医术武术,以及上古医圣张巨的记忆,从此以后,屌丝逆袭,救治美女总裁,扇恶霸,踩狂少,无往不利,亮闪闪的人生便开始了...
一次意外的逃脱,却又落入虎穴,被他拎着去领了结婚证。他是谁?传说中商业奇才站在顶尖尖上的男人,霸道杀伐果断阴戾的大冰块?嗯,的确很霸道杀伐的确很果断至于冰块?谁踏马的说的,简直宠得她不行好吗...
昔日网络金曲渡我作者笔名盲枝的顾念因坚持原则卷入一场风波,一朝跌入谷底,在销声匿迹两年后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编剧,因有妖剧组与男主骆修相遇,并在机缘巧合的误会下碰撞出一系列欢乐诙谐的趣味故事。经历波折之后,顾念重新建立斗志,在克服上升困难和洗清当年风波传闻之后,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乐观且依旧坚持原则的金牌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