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一个朋友,在大陆曾当过省府委员、厅长一类的职务,他狷介得使人有点怕他。就如我和他坐公共汽车,我替他付了一张公车票,他一定要想办法下一次替我付回一张。这种人非常可爱,一毫不苟取,一毫不苟与。还有一个朋友,抗战时在某单位工作的廖先生,学问好,道德也好,我非常敬重他。一九四九、五○年,我到了台北,有一次和他约会,他坐汽车到衡阳街和我见了面以后,就下车,和我坐一辆三轮车走。照他的习惯是走路的,坐三轮车还是依我的习惯。所以换车,是因为他到衡阳街是公事,和我见面后的活动是私事,就把公家的汽车放回去。他这种不苟取不苟与的精神,我非常佩服。胜利以后,他奉命到上海接触金融界,很多金融界的巨头都在座,而他穿一套旧中山装,像个乡巴佬一样到场,大家都不认识他。他晚年信佛,住在观音山的戴公祠。廖先生临死的时候,好像预先知道,早几天就约一些好朋友当天去吃饭。饭后洗好澡,穿好衣服,邀朋友们一起和他念佛。念着念着他不念了,不动了,就这样去了。这是很妙的。这位朋友,的确做到了狷介,做官几十年,就如此清白。像廖先生临死时的从容自在,真可算&ldo;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rdo;一点没有牵挂,很坦然,而且早一个星期就知道。所以道德修养与生死来去,都有关系,&ldo;狂而不直&rdo;,有许多人狂,豪迈得很。但是假狂的人很多,内心不正直,歪曲心肠,这是一个大毛病。
&ldo;侗而不愿&rdo;,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样子,但一个人貌似忠厚,而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ldo;倥倥而不信&rdo;,有许多人自己是空空洞洞的,却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自己,只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的作一辈子人。&ldo;吾不知之矣&rdo;,孔子说有这三种人,我不知道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这三句话,也就是孔子当时看时代在变乱中,多半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能直,老实相而内心并不厚道;再加上非常浅薄,浅薄到没有内容,还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又不好好求学。因此孔子很感叹。事实上一个乱离的社会,这都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今天处于这个时代,看到一些人物,也有孔子同样的感叹:&ldo;吾不知之矣!&rdo;这句话很幽默,意思是说实在不知道这部历史将变成什么样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以正面言论结束上面的话。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ldo;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do;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ldo;学如不及&rdo;,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大家要特别注意。尤其中年以上的朋友,对这句话更须要反省。有时我们看到许多中年以上的朋友,学问事业成就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事实上如不再加努力,就要落伍被淘汰了。思想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淘汰。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我看到几位中年朋友,的确是值得佩服。家里藏书非常多。他们的年龄,都快到六十岁了,每天公事非常忙,夜间读书每每到两三点钟才睡。因此他们的学识、能力,不断在进步。所以这一点习惯一定要养成。依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读书的习惯养成了,要无书不读,甚至坏的一面也要懂,懂了不跟他走,那才是真本事。
三代之治
孔子说了孔门学问中个人的修养,和作人做事的大原则以后,接着是评论中国历史哲学的一个标准。儒家在历史上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ldo;巍巍乎&rdo;三个字,大家都知道是崇高、伟大的意思,用白话可以写到几十个字的句子,古人三个字就形容出来了,甚而可以只用一个&ldo;巍&rdo;字,就表达出来了。这不去管他。孔子说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这三代是著名的&ldo;公天下&rdo;。这种帝王位置的传替叫做&ldo;禅让&rdo;,禹以后变为&ldo;家天下&rdo;,但并不是禹的本意,因为禹所传的人,没有找对,后来才又找到禹的儿子继承下来,这才变成家天下。大家要研究&ldo;公天下&rdo;的道理,千万要注意前面提到的《伯夷列传》。这篇书很难读的,这篇书懂了,对于中国的历史哲学大概也就懂了。这样才能了解司马迁对于历史哲学和人生哲学的观点。
说到司马迁的文章,也可以说有一点坏道。何谓&ldo;坏道&rdo;?世界上骂人文章写得最好的,是司马迁;批评文章写得最好的,也是司马迁。好在字面上看不出来在骂人,也看不出来在批评人。他写了《史记》以后,在一封给朋友的回信《报任少卿书》中,就说写了这部《史记》&ldo;藏之名山,传之其人。&rdo;我们幼年读书,只知道司马迁的文章写得很美。把整篇文章一读,觉得司马迁牢骚大了,都在骂人,牛也吹大了。他说周公汇集了中国文化,到孔子是五百年。孔子整理、发挥了中国文化以后,到他司马迁时,中间又是五百年。于是由他来写《史记》。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一千多年以来,除了周公、孔子和他司马迁以外,其他的人都没有思想。他认为自己写了《史记》,没有人看得懂,只好&ldo;藏之名山&rdo;,等到将来有人看得懂的时候,再&ldo;传之其人&rdo;。
他在《伯夷列传》中,对于&ldo;公天下&rdo;的历史哲学道理,在第一节中就说得很有条理。他的意思说,不要以为古代&ldo;公天下&rdo;的&ldo;禅让&rdo;是那么简单的。他说尧年纪大了,要找一个继承人,找到了舜。舜是一个大孝子,尧才把他找来,并没有立即让舜当皇帝,要他从基层工作做
起,各方面的事情都做,给他经历,训练他,一直经历了几十年,然后才把国家政权交给他。所以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上说&ldo;传天下若斯之难也!&rdo;这句话表面上看,只是普通的感慨,毫不相干的字眼。但透过这些字眼,才会知道思想的背景。他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替国家做事的人,要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加上道德才能,经过考察又考察,认为可以传位才把帝位交给他。这表示传天下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困难的。舜找禹更慎重了,当时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没有办好,犯罪被杀掉了。舜再用他的儿子禹来治水,大禹治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胼手胝足,自己下去做工,九年在外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九年中在外工作,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时间回去,(也有人唱反调,写反面文章,说这是故意假装给人看,目的想当皇帝。事实上也可以说作此批评的,没有行政经验,一个真有责任心的人,实在会忙得没有时间回家。)然后也是做了几十年,舜才把帝位交给禹。这是《伯夷列传》讲到历史哲学,然后讲到人生,叙述伯夷、叔齐放着国君不当,当隐士去,两个人逃了。为什么从尧舜禹三代的禅让,说到伯夷叔齐的不当皇帝?为什么有人皇帝不当,有人想当皇帝当不到?他没有点明,这篇文章很难懂吧!这就是人生观点,等于所谓&ldo;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rdo;所以这篇《伯夷列传》,上面是说传位之难,下面则说有人可当皇帝还推掉不想当,可是他没有说明,要读者自己去体会。现在我们不讲这篇文章,到此打住。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何如 如何修证佛法 孟子旁通 你妈就在那里 一树海棠压梨花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温故而知新 烈狗 我爱吃肉肉 唯识与中观 易经杂说 桃色镜头 修车沦陷 卿宓 严拓 猫犬系男子 历史的经验 小崽崽他超行的
那女警背后有只女鬼,我奋不顾身的扑上去救人,好吧,我救了人,顺便还把女警的裙子给扯下来了,谁能告诉她我不是故意的救了女警一命,却坏了女鬼的好事,女鬼要报复我,各种恐怖各种诡异,我要保命只能拨开层层迷雾,而这一切才只是开始。恐怖的女鬼,神秘的鬼偶,诡异的回魂术,无法想象的幽灵山庄,背后层层疑云,原来这一切才是揭开面纱,一个跨越几百年的风水奇局,一个庞大的古老传承,带着你的好奇走进来吧,天黑不要闭眼。...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顾知漫一直都活在逃避和痛苦之中。五岁那年,她目睹了太多死亡。一直到方铭瀚的出现,她终于决定正视这段过去。可真相的背后,是另一个悲剧。以及让人毛骨悚然的人性和自私...
...
萌宝来袭,宠文爽文,身心干净1v1这是一部娱乐圈双重生文,男女主重归于好,抱着萌娃秀尽恩爱撒尽狗粮的故事。粉丝眼里的靳绍煜性子清冷不善交流无欲无求这年头,怎么能连个微博都没有?一众迷妹实在为他的终身大事而发愁。后来,她们抓狂了,靳影帝不仅不是孤身一人,媳妇还是国民女神?纳尼?还怀孕了?高冷的靳影帝...
你使用了外挂,催眠术提升九百九十九级。你使用了外挂,融合了巨熊功巨鲸功等一百八十门古武,获得泰坦神功,觉醒泰坦巨力。这是一个枪炮古武改造人半兽人邪灵并存的时代。当新时代的枪炮敲响了旧时代的丧钟,唐文带着外挂降临了。我从旧日来,主宰新时代!老月已经完本法师奥义永恒武道长生种皆是精品,老月出品...
我好痛,司慕哥哥,救我!在她危机四伏之时,梦中的男神从天而降,为了抱住他大腿,她开启了惊天地泣鬼神般的追夫模式。婚后司慕哥哥,有人欺负我。第二天,欺负她的人,惨遭报复,爬到她面前跪地求饶。某女纳闷,这个霸道冷情的男人,怎么一夜间,像变了个人,无时无刻要把她宠上天!少爷,少奶奶把您的名表打包扛出去低价卖了!某少微微眯眸她高兴就好。隔天,管家匆匆跑来少爷,少奶奶把您给卖了!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