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第1页)

至今日本仍旧有&ldo;物故&rdo;一词,特指去世,也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一点痕迹。

而在《三国志&iddot;向朗传》中却写道:&ldo;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rdo;

也就是说马谡的结局,光是《三国志》中就有三种说法:处死、狱中死,以及逃亡。

不过仔细推敲来看,这三者并不矛盾。这三个说法也许是同一件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马谡可能是先企图逃亡,被抓,然后被判处了死刑,并死在了监狱中。

从&ldo;朗知情不举,亮恨之&rdo;这一点来看,马谡逃亡的时间发生于蜀军从陇西撤退之后,而且他逃亡的目标并不是去私下去找诸葛亮‐‐也许他打算北投曹魏,或者准备直接南下成都找后主与蒋婉说情,不过这一点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总之马谡非但没有主动投案自首,反而绕过了诸葛亮企图逃亡。

但即使有向朗帮忙,马谡最后还是被抓住了。接下来就是诸葛亮的&ldo;戮谡以谢众&rdo;。虽然文中说是&ldo;谢众&rdo;,但未必意味着公开处决。考虑到马谡的身份,诸葛亮也许采用的是&ldo;狱中赐死&rdo;这类比较温和的做法,然后将死亡结果公之于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马谡首先被公开判处了死刑,但是&ldo;判罪&rdo;和&ldo;行刑&rdo;两步程序之间还有一段间隔的时间。就在这段间隔时间里,马谡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ldo;物故&rdo;。因此在法律程序和公文上他是&ldo;被戮&rdo;,而实际死因则是&ldo;物故&rdo;(小说中就采用了这一种可能性)

无论是病死还是赐死,根据前面考证,都可以被称为&ldo;物故&rdo;。

关于费褘

吾友叶公讳开对于费褘其人有专题文章论断,此处就不赘言,请参看《暗流汹涌---也谈费文伟》。小说中的费褘性格就是参考此文而形成的。

关于费褘遇刺事件

《三国志&iddot;蜀书&iddot;费祎传》云:&ldo;(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rdo;

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再起了大变动,蜀国鹰派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

刺客郭循的履历是这样的。《魏氏春秋》说他&ldo;素有业行,著名西州。&rdo;延熙十五年,《资治通鉴&iddot;嘉平四年》载:&ldo;汉姜维寇西平,获中郎将郭循&rdo;。就是说姜维进攻西平,虽然西平没打下来,但抓获了时任魏中郎的郭循。后来郭循归顺蜀汉,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做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

但是这个人却并不是真心归顺,他终于还是刺杀了费祎。魏国得知以后,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资治通鉴&iddot;嘉平五年》)

这起刺杀事件仔细推究的话,疑点非常之多。就动机来说,这不可能是魏国朝廷策划的阴谋。费祎是出了名的鸽派,他在任期间是蜀魏两国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几乎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魏国正乐享其成,不可能刺杀掉他而让鹰派姜维上台,自找麻烦。

这也不可能是私人恩怨,郭循跟费祎就算有仇,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会攻打西平,自己会不会被俘,被俘以后是直接杀掉还是受到重用等等。如果真的是因私人恩怨而刺杀费祎的话,不可能将整个计划建筑在这么多偶然之上。

而这两个可能都排除掉的话,剩下的最有动机杀费祎的人,那就是姜维。

姜维与费祎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前者是主伐伐魏的鹰派,而后者则是坚持保守战略的鸽派。在费祎当政期间,&ldo;(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rdo;可以说姜维被费祎压制的很惨。费祎死后,能够获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维。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里很有深意地如此记录道:&ldo;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rdo;。短短一行字,姜维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

换句话说,费祎的死,姜维是有着充分的动机。

而姜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姜维传》裴注里有载: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功名很执著,而且不象〈三国演义〉里一样是个楞青头,反而很有城府,好&ldo;阴养死士&rdo;。而郭循在众目暌睽的岁初大会上刺杀了费文伟,摆明了他自己就是拼个同归于尽,不想活着回去,这是标准的死士作风。

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郭循的履历我们会发现。西平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捉住郭循的是姜维,把他抓住不杀反而送回朝廷的还是姜维。换句话说,郭循看似是偶然地被俘才入蜀,实际上这些偶然却是完全可以被姜维所控制‐‐姜维有能力决定发动战役的时间,地点以及对俘虏的处置,这一连串偶然只有姜维能将其成必然。

这几条证据综合在一起推测,再加上动机的充分性,很难不叫人怀疑姜维在这起刺杀事件里是无辜的。

我们这些生活在后世的人,凭借残缺不全的史料尚且能推断出姜维有杀人的动机和嫌疑,当时的蜀国肯定也有人会怀疑到他。但是史书上的记载中姜维是完全无辜的,和这事丝毫没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在《资治通鉴&iddot;嘉平四年》载有这样一件事:&ldo;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rdo;这一条记载很值得怀疑,因为如果真是郭循上寿时候想刺杀后主而&ldo;为左右所遏&rdo;的话,那他的意图早在拜见后主前就暴露出来的话,当时就应该被拿下治罪,怎么可能还会放任他到延熙十六年年初去参加岁初宴会并接近费祎呢?

更何况,刺杀后主对于魏国来说是没什么好处可言的。那时候刘禅的儿子刘睿在延熙元年就被册封为太子,而且朝内并无立嗣之争。也就是说,刘禅的死不会导致蜀汉局势混乱。一名魏国降人又什么理由对后主如此痛恨到了屡次企图刺杀的地步呢?

所以这一条记载不象是对郭循拜见后主情景的描述,倒象是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为了充分证明郭循&ldo;存心不良&rdo;而后加进去的补叙。然而,这条补叙看起来似乎只是蜀汉群臣深入揭批郭循反革命行径的一条黑材料,但仔细推究来看,却不难发现这条补叙却大有深意。它给人一个暗示:&ldo;郭循原本是打算刺杀后主,因为太难下手,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转而刺杀后主的首席重臣费祎。&rdo;

只要蜀国相信那条记载是真实的,那姜维的嫌疑就可以澄清了‐‐&ldo;我总没动机杀我朝皇帝吧&rdo;,进一步推论的话,也许这个记载就是姜维或者他授意的某位朝官说出来的。

最后要提的是郭循的身份。以郭循在魏国的地位和名望,与姜维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进入蜀国的&ldo;郭循&rdo;,也许只是姜维以一名死士做的替身罢了,而真正的郭循也许已经死于西平战役之中。以姜维的地位,想要藏匿特定敌人尸体,以自己的亲信代替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出金屋记  霸道总鬼缠上我  女为悦己者  妾本难为  全修真界都等我出新品  文化不苦旅  只因暮色难寻  忠犬不挑食[快穿]  佛系上位日常[娱乐圈]  盛世反穿手札  重生让那只龙充满爱[系统]  豪门重生手记  萌系大陆  佛系女配不想死  嫡女成长实录  古代小清新  玫瑰挞  (网王同人)致萝莉  快穿之数据青卯  皇后别闹了  

热门小说推荐
星河贵族

星河贵族

大时代的星空下,贸易冲突,星际争霸,资源竞争,贵族交锋越演越烈。这是最好的时代,她允许人们拥有梦想。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所有人怀带着理想前仆后继被埋葬。贫民窟的少年林海,以没心没肺的刁民姿态,像...

极品小农民

极品小农民

秦乐意外得到了传说中的山之心,从此他的生活不一样了,种种田,养养鱼,治治病,让他在村子里的生活再也不一般。...

蛟神变

蛟神变

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少年,天生无半点灵力,一窍不通,修真路上吃尽无数苦楚。也有一个个奇遇。修真世界正魔邪三道相互厮杀,虽入正途可又偏偏天生魔体。加之无意间修行邪魔两道修行真法,以至他成为正魔邪三道共同讨伐的对象。只是这个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团宠妈咪:我有7个舅舅

团宠妈咪:我有7个舅舅

慕绾绾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痛。父亲的追杀,继姐跟继母的陷害。一朝失身后,她远离伤心地,五年后再归来,功成名就的她身边带了个小朋友,还找到了七个哥哥?慕仔仔妈咪,你别动怒哦,仔仔帮你惩罚这个坏女人。大哥小妹,谁敢欺负你我就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二三四五六七哥面面相觑后,坚定握拳俺也是!厉泽风抱着自己的慕绾绾,看着这一个个宠爱她的男人们,皱了眉。厉泽风我感觉我没有存在感。慕绾绾???厉泽风这样吧,我把星星摘下来送给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