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7章 张浚赵鼎被离间(第1页)

金兀朮这时屯兵于黎阳,他却作壁上观,没有派人前去增援。刘豫发兵南侵的时候,曾经向金国乞求派兵相助。金主完颜亶召集群臣商议,太宗长子蒲卢虎道:“先帝之前立刘豫为帝,是希望刘豫辟疆保境,使他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让我们能休兵息民。现在刘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休息无期。如果发兵得胜,是刘豫得利,而实际是我受弊。何况前年因为刘豫出兵想,已经遭遇了挫折和损失损,现在难道还能答应他吗?”完颜亶因此不肯发兵,只派遣金兀术驻兵在黎阳,坐观成败。

到刘麟、刘猊败回后,金国还派遣使者去诘责刘豫,说他无能。至此,刘豫进退两难,渐渐失去了金人的欢心。金人除了责问刘豫的罪状,还有废刘豫之意。刘豫觉察到此事,就请立刘麟为太子,来窥测金人的意图。金人答刘豫说道:“慢慢来,应派人去询问,征求百姓的意见。”

张浚因为刘豫各路军队都已败退,于是请求乘势攻打河南,还乞求赵构速到建康,可是赵鼎却认为不如回跸临安。赵构如果真有心恢复失地,自然应该北进,而不应南退。赵鼎也是名相,与张浚本应协力图功。可是张浚请求赵构去建康,赵鼎反而请回临安,这是因为两人已经有些不和。

自从张浚督军江淮之后,曾经派遣参谋吕祉上奏事情。吕祉对赵鼎说话,就极力夸赞张浚,赵鼎难免有些沮丧。吕祉回去禀告张浚的时候,又总是说赵鼎有意刁难,张浚信以为真,于是他把所有的愤懑,发泄在奏书里。赵构曾经对赵鼎说道:“将来张浚与你不和,必是出于吕祉一人,你不可不防!”

赵鼎却答道:“臣与张浚本来就如兄弟一样,毫无嫌怨。现在既然被吕祉离间,致使张浚嫌弃我,就不如留下张浚一人专权,得以让他尽展才能,臣愿意告退。”赵构说道:“等张浚回来再议。”张浚与赵鼎都是怀抱公忠之人,虽然是由吕祉挑拨,赵鼎也没有推坦诚相见。赵构本来应调和两相的矛盾,他却没有做什么有效的工作。

张浚来到平江,面请赵构移驾建康。张浚向赵构汇报说道:“刘光世屡屡不肯出战,敌人来了,就知道跑,此人不可为大将,请陛下收回他的兵权。”赵鼎不等赵构表态,站出来反对张浚意见,说道::“刘光世世代为将,现在无缘无故地罢免他的职务,收回他的兵权,恐怕将士离心,引起兵变。”刘光世确实是将门之后,但却带兵无方,他自己又贪财,又好酒色。打仗的时候,总爱耍滑头,保存实力。麾下将士的军纪也差,经常欺压百姓,抢夺民财。幸亏他手下有王德、郦琼两个能打仗的将领,替他挣了不少面子。这些事情,赵鼎当然看在眼里,他之所以提出异议,是故意与张浚唱反调。

张浚见赵鼎同自己唱反调,心里自然不爽,气愤地说道:“朝廷正要图谋恢复,不能让贪生怕死之人逍遥自在,朝廷要严明军纪,振作士气,这样才能进攻河南,讨平逆贼刘豫。”赵鼎却说道:“河南并不是不可以攻取,但攻下河南,就能确保金人不会入侵了吗?打败刘豫容易,但和金人对敌就难了。”赵鼎的两番议论,不是他不明白,而是意气用事。张浚说道:“刘豫不灭,我们就多了一个敌人。我们驻守东南,金人不一定不会来攻打。”张浚正色道:“近年来,陛下亲临长江防线,士气百倍,同金兵和伪齐军打仗,胜多败少,如此好的形势下,怎么能再言向江南撤退呢?”

赵构对刘光世擅自逃跑的行为也很不满,因为他差点又要逃跑。但考虑到剥夺刘光世的兵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不露声色,让两位宰相尽情争吵。在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时,对张浚说道::“你说得对,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安排。”赵鼎见赵构支持张浚,当然很生气,于是坚决要求辞职。赵构想了想说道:“你到绍兴云浮当知府,以后朕还会用到你的。”赵鼎改任观文殿大学士,到绍兴当知府去了。

次年是绍兴七年,赵构诏命陈与义参知政事,沈与求同知枢密院事。张浚想再去视查军队,没有告诉沈与求,直接向赵构求得圣旨。沈与求得知,叹息着说道:“这是军国大事,我竟然没有听说,如何能担当此职位?”于是请求辞官。赵构却不肯答应,不久病死。

数日后,忠训郎何藓从金国回来,报称赵佶和郑太后相继死了,赵构装模作样地悲哭道:“隆祐太后爱朕如同己出,不幸之前就已经死了。朕所希望的是太上帝后,能迎奉回朝,让朕尽人子孝思。哪知他们又死在了异地,真是令人悲痛欲绝!”

赵构于是命持穿孝服守制。百官七次上表,请求用日易替代月。知严州胡寅却请求服丧三年,衣墨临戎,以教化天下。赵构因此扬言要行三年之丧,张浚上奏道:“天子的孝顺,与士民不同,当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不在缟素虚文。现在棺木没有回来,天下依然涂炭。愿陛下挥泪而起,痛定思痛,以安天下为己任,才是真的尽孝之人。”

赵构暗喜,就命张浚草诏,告谕群臣。外朝勉强答应了众人的请求,宫中依然服丧三年。隆祐太后孟氏,死于绍兴元年四月,享年五十九岁。丧祭用母后临朝礼,所以追上尊谥,用四字称为昭慈献烈皇太后。后来又改献烈为圣献。到赵佶死了,是绍兴五年四月,郑太后去世,距道赵佶只有数月,十年五十二岁,两人都死在五国城。

赵构服孟后之丧,是临时服的。服生父嫡母丧,直到何藓南归,才得知,因此距丧期已隔二年。赵构当即追尊赵佶尊号为徽宗,郑太后尊谥曰显肃。赵构生母韦贤妃,也跟着赵佶到北边去打猎。建炎初年,曾被遥尊为宣和皇后。因为郑太后已死,又被遥尊为皇太后。

赵构生母韦贵妃,是开封人。她出身贫寒,当时她被父母送到丹阳退休宰相苏颂家做丫鬟。只是没做几天,韦氏就出了差错。在侍寝时,韦氏因为不小心,将宰相的床弄湿了,这事被苏颂认为是大贵之兆,便将其送入京中。

元符年间,哲宗挑选女子分赐诸王,韦氏经武官李从约介绍,进入了赵佶府中。开始的时候,韦氏没有得到赵佶的宠幸,也就是一个侍婢。哲宗赵煦病死,赵佶继位,韦氏成为赵佶宠妃郑氏也就是后来的显肃皇后侍女。除了韦氏,郑贵妃手下还有另外一个侍女乔氏,韦氏和这个侍女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二人偷偷约定,苟富贵勿相忘,要是两人之中有人以后能够飞上枝头,一定要互相拉上一把。

这名乔氏侍女后来被赵佶宠幸,成了贵妃。乔氏借机向赵佶推荐了韦氏。命运眷顾了韦氏,她仅仅被赵佶宠幸一次,便有了龙种,生下了赵构。母凭子贵,韦氏的身份由“才人”变成了“婕妤”,后来晋升为婉容。靖康二年,由于赵构到金营当人质,韦氏被晋升为贤妃。

靖难之役。金军在汴梁烧杀抢掠。贤妃韦氏的好日子,随之结束。很多宋朝的公主和妃子被迫跟着赵佶去北方打猎。在金国,她们都过得十分悲惨,成为了金国将士随意取乐的玩物。由于受不了金人的羞辱,很多嫔妃都选择了自缢。身为皇妃的她经常被金朝士兵侮辱,金国宰相完颜宗贤对韦氏十分喜爱,在他的淫威之下,韦氏不得不屈身与他。最后成为了完颜宗贤的妃子,给他生下两个孩子。赵构即位后,韦贤妃被遥尊为"宣和皇后"。郑太后死后,她又成了太后。

赵构又对左右说道:“宣和太后春秋已高,朕日夜记念,内心不安。屡次想屈己讲和,以便迎回,无奈金人不答应,令朕无法可施。现在太上皇和太后的梓宫没有回来,朕不得不遣使奉迎。如金人肯归还梓宫,以及宣和太后等,朕不妨委屈自己!”说完,赵构召王伦入朝,命他为奉迎梓宫使。

赵构对王伦说道:“现在金国执政,听说是由挞懒等专权,卿可转告挞懒,只要他们同意归还梓宫以及母后,朕当不惜屈已修和。而且河南一带,与其付给了刘豫,不如仍旧还给我。卿去好好说话,不要误了朕的大事!”王伦唯唯而出,当日北去。张浚听说赵构又想议和,急忙入见赵构,请命大将,率三军发哀成服,向北复仇。

赵构却默然不答。张浚退朝后,上疏道:陛下思慕两宫,忧劳百姓,臣之至愚,获遭任用,臣每感慨自期,誓歼敌仇,十年之间,亲养阙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顾。其意也想遂陛下孝养之心,拯生民于涂炭。昊天不吊,祸变忽生,使陛下抱无穷之痛,罪将谁执?念昔陕、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于此,刷此至耻,惟尔是属。”而臣终隳成功,使敌无惮。今日之祸,端自臣致,乞赐罢黜,以正臣罪,臣不胜惶恐待命之至!看小说,来小燕文学,关闭阅读模式,体验高速阅读!

大明之钢铁帝国  清风徐徐轻几许  听闻瑾先生暗恋我许久  无上太玄  长安少年游  无限之应聘者  重生神话之莫小北  蝶二号  捡个老公是大佬!  穿越之魔兽女骑士  守望先锋之佣兵系统  神豪:开局心跳奖励  穿越忍界之旗木黑音  我真有最强系统  长生庄主  万古犹存  仙子也混娱乐圈  我是吞天大魔王  大宋昏君  穆总找上门,前妻请复婚  

热门小说推荐
护美高手在都市

护美高手在都市

第一次下山的小道士柳阳,武功高超医术绝世,面对美女小徒孙的诱惑,该何去何从?...

龙主全文免费阅读

龙主全文免费阅读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龙尘传

龙尘传

飞卢小说网原创小说龙尘传逃难少年甄行巧遇修仙家族外放女弟子宋离,学习道法,相互倾心。甄行费尽心思的经营未来,不得不扯入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每次艰难险阻总进退两难,结果又意想不到,奇遇不断,有畅快有虐心,多段感情接踵而来,人鬼妖半妖灵。一步步揭开甄行真正身世,...

爱妻无价

爱妻无价

一纸契约,他们闪速结婚。他宠她,疼她,让她成为天下所有女人艳慕的对象。当她拿着怀孕化验单,满脸幸福地站在他面前时,他却递上一张离婚协议书。她没要他给的天价补偿,净身出户。五年后,她挽着未婚夫挑选婚纱时,他忽然出现,将她拽到身边,霸道地说,老婆,我儿子说了,不想要后爹。...

透视金瞳

透视金瞳

张一龙本只是拍卖公司的一名小小职员,一次意外却使他拥有了一只神奇的右眼,右眼不但能透视世间万物,还能吸收各种古老法器的灵气,随着眼睛法力的提升,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越来越大,透视环视移转物体看透过去预知未来无所不能,最终炼成真真的天眼。从此,鉴宝,赌石,赌博,看病,破案,游刃有余美女白领,尤物上司,市长千金,天使护士,邻家少女,妙龄警花接踵而至,演绎一段段暧昧旖旎的佳话。拥有了法眼异能的张一龙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发财泡妞两不误的彪悍人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